葉杏梅
摘 ?要:初中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期,而語文課是初中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好語文更有利于學生對于其他課程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尋找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在新時代背景下,微課就是這樣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微課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本文將針對微課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語文課堂;微課;創(chuàng)新
教育教學方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也產生了重大的變革,而如何提高課堂效率也成為大家日益關注的話題。微課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現代化技術的產物,逐漸在教育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微課是指通過計算機和網絡將現代多媒體技術融入傳統(tǒng)教學之中,用視頻的方式呈現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以加深理解,從而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微課在課堂實踐中具有積極意義,然而我國現階段微課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弊端。
一、現階段微課運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能有效展現文本的文學性
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點就是展現文本的文學性,微課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又可以充分展現文學性。然而,就當前的形勢而言,大多數語文課堂中微課的運用難以展現語文文本自身的文學性,更無法讓學生體會豐富多彩的情感。在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難以充分體會文本所表達的內容及其背后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因而使微課的運用效果大打折扣。
(二)沒有對學生學習思路進行拓展
通過微課,可以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科上的綜合素質,使其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思路及各方面能力進行綜合的拓展。但是,就目前來看,許多語文教師將微課教學的內容局限于書本,并未對課文內容深入理解,僅僅將微課當做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的工具,對微課的運用停留在課本層面上,忽略了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的學習思路沒有達到良好的拓展。
(三)未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引入微課的初衷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以小見大,將其應用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當前對于微課的運用過于功利化,教學目的過強,導致微課最終流于形式,與傳統(tǒng)教學中的知識灌輸式教學無異。同時,當前的微課教學過于依賴教材,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微課在實際教學操作中并未實現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初衷。
二、在初中語文課堂進行微課實踐的有效方法
(一)利用微課巧設情境,營造良好氛圍
利用微課,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創(chuàng)設相對真實的教學情境,給學生以體驗感,讓學生充分融入課堂。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注意力,比如在學習《梅嶺三章》之前,給學生播放電影《長征》的視頻選段,通過視頻的播放,讓學生能夠實現共情,體會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并對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認識,以激發(fā)其愛國情懷,提高對于革命精神的理解,從而對于詩詞中飽含的為革命獻身的凜然正氣有更深刻的體會。
(二)運用微課點明文章主旨,幫助學生理解
初中階段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尚淺,沒有很好的閱讀基礎和知識儲備,導致在閱讀文章時可能無法準確抓住文章主旨,經常出現將文章閱讀完畢后卻無法理解文章內容的情形,最終打消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梢酝ㄟ^制作簡單明了的微課課件,將文章的主旨大意進行清晰的概括,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同時通過框架閱讀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孔乙己》時,可以通過對于作者魯迅所處年代背景的講解,讓同學們在通讀一遍文章之后對于主旨進行推測,然后引導學生確定文章主旨。通過分析文章中所描寫的社會環(huán)境,讓學生清晰把握文章主旨,對于人物形象有初步了解。然后根據主旨讓學生重新閱讀文章并且梳理故事情節(jié),對事件進行分析,從而把握人物形象。通過課件點明文章主旨,可以幫助學生避免因長期無法讀懂文章所導致的習得性無助,從而更好的理解文章。
(三)運用微課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往往停留在對于書本內容的理解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通常是圍繞教材,針對教材中的重難點進行講解,然而文字是抽象的,不利于理解,學習起來也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深入了解教材,將抽象的文字具象化,把微課的課件做的生動有趣,讓學生得以通過視頻或圖像的形式去感受作者通過文字所傳達的情感與思想,從而使語文學習簡單化,還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友好交流,開拓學生視野。
例如,在對《鄉(xiāng)愁》進行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對于詩人余光中所處的年代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師可以提前在網絡上找到所處時代背景的資料,讓學生體會到當時特殊的政治背景下,詩人被海峽所隔,有家難回時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并且可以播放他人朗讀《鄉(xiāng)愁》的音頻,讓學生體會情緒和朗讀技巧之后再對詩歌進行朗讀,最后,可以給學生播放紀錄片《美麗鄉(xiāng)愁》,讓學生對于詩歌中所表達的情緒有更深刻的理解,通過這種方式也加深了學生對于該段歷史的記憶,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四)通過微課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離不開聽、說、讀、寫四個環(huán)節(jié),而寫作更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寫作能力對于初中學生非常重要,同時,提高寫作能力對于閱讀能力及其他能力的提高也有助益。在寫景類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技術將題材融入情境,通過直觀的視覺沖擊,提高學生在此類文章中的寫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給學生播放一定的故事情境,以幫助學生走進生活,培養(yǎng)其感受生活的能力,避免遇到“提筆難”的困境。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三、結束語
微課是新課改下順應時代發(fā)展浪潮的產物,它為初中語文課堂帶來了活力,其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運用微課技術,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目前初中語文課堂中對于微課的運用尚存在不足,應該發(fā)現并完善當前階段微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促進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推廣和普及。
參考文獻
[1]侯強.關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185.
[2]姚建強.探究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J].名師在線,2020(06):84-85.
[3]張曉麗,祁杰川.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