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虹
摘 要: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教師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文章指出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分析影響學生閱讀的原因,并提出促使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以好奇心調動求知欲;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推薦合適的書籍;品嘗閱讀的樂趣。
關鍵詞:課外閱讀;自主閱讀;閱讀興趣;閱讀方法
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人最愛讀書,一個是以色列,另一個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64本,匈牙利國土面積雖小,卻擁有近兩萬家圖書館。一個崇尚讀書的國家,當然也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以色列建國時間雖短,但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8人,匈牙利諾貝爾獎獲得者有14人。由此可看出讀書是獲得智慧的捷徑。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薄墩Z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部分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閱讀總量和各學段的閱讀分量,即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小學階段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對各個學段的閱讀目標都有明確規(guī)定;在“實施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笨傊處煾又匾暸囵B(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讓閱讀深入學生生活,讓廣泛的課外閱讀成為學生的必修課。
一、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語文學習內容主要包括閱讀和寫作。一般認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閱讀教學的使命,而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寫作教學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但實際上,寫作教學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并沒有我們所期望的或者我們自認為的那么大。學生寫作上的進步,固然得益于學生的寫作實踐,但在更大程度上,卻是靠閱讀來推動的。學生如果單從課本獲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廣博的閱讀,僅僅靠課文上那幾十篇課文,很難真正提高語文能力。有專家稱:閱讀是語文學科的生命,對一個孩子來說,他不可能有很多直接經(jīng)驗,更多的是間接經(jīng)驗,而閱讀就是積累,是儲藏,是汲取前人認識生活、認識社會、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精華,然后化為自己的營養(yǎng)。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也說過,他學習語文,三分得益于課內,七分得益于課外。因此,教師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不能只滿足于課內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閱讀內容,而應讓學生在課外能廣泛地閱讀,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擴展,成為學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影響學生閱讀的原因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笨墒乾F(xiàn)在的學生一提筆就感到十分困難,最主要是當前學生閱讀量太少。閱讀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根本,閱讀是吸收、積累,寫作是抒發(fā)、表達,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而影響學生閱讀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觀念落后,桎梏閱讀
課外書的閱讀令學生打開了認知外界的一扇窗,可有的家長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qū),認為孩子看課外書是看“閑書”。他們更愿意孩子把時間用來聽寫、背誦、寫作文……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語文學習水平。如此下來,孩子很難保持學習興趣,閱讀也變得被動起來。其實,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使其在快樂參與中養(yǎng)成閱讀習慣才更重要。其次有的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課堂上不給學生自主閱讀和交流表達的機會,沒有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課后布置許多抄寫的作業(yè)或各種練習題,占據(jù)學生過多課外時間。即使有課外閱讀作業(yè),也少不了摘錄或寫讀后感,這不能提高學生閱讀的欲望,不能讓閱讀充滿樂趣。
(二)影視沖擊,心靈浮躁
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迅猛,科技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快。以電視、電腦、手機為主的現(xiàn)代信息媒體以其傳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動性、快捷性和豐富性,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獲取娛樂的主要途徑,這使得人們用于閱讀的時間大大減少。網(wǎng)絡游戲花樣翻新,電視劇情節(jié)曲折動人,動畫片則聲情并茂,對自制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電子娛樂是一種致命的誘惑,如果學生把課后的時間都花在這方面,就很難能靜下心來閱讀。
看電影、電視時,聲音、圖像……一切都是設定好的,只是一個相對被動的接受過程。而閱讀的過程卻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語言文字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能夠與遙隔千載的先人們進行超越時空的精神對話,心靈可以在另一個想象的世界里翱翔……閱讀能夠激發(fā)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促使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
(一)以好奇心調動求知欲
好奇心是學習興趣的源泉,求知欲是學習興趣的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的心理,加以循序漸進的誘導,調動他們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在教授《湯姆索亞歷險記》這篇課文時,教師給學生講姨媽給湯姆拔牙的片段,妙趣橫生的故事在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中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有的學生也許看過這本書,在教師講述時會附和,這時教師要贊揚這位學生閱讀面廣,并讓他給大家講講,這位學生會特別有成就感,教師順勢給學生推薦這本書,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喚起他們閱讀的欲望。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好”讀書、“樂”讀書是關鍵?!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要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活動,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氣質各不相同,會對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表現(xiàn)出不同的興趣和傾向性。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閱讀傾向,不能硬性規(guī)定閱讀內容。有的教師和家長認為學生看漫畫書對學習沒幫助,會阻止學生閱讀,一味地要求學生看作文或和考試有關的閱讀材料。這樣會適得其反,學生容易產(chǎn)生叛逆心理,我們只要尊重學生讀書的選擇,學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維激活了,閱讀自主了,自然閱讀興趣與熱情也就萌生了。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課外閱讀的重要陣地。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喜歡閱讀,父母就得為孩子做出表率。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父母熱愛讀書,孩子也會對書籍情有獨鐘。父母同孩子一起讀書是最好的親子活動。大家同讀一本書,然后和孩子就自己的感受或某一個問題進行交流,各自說說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傾聽孩子的獨特見解,欣賞他們稚嫩的創(chuàng)意,對每個孩子來說,父母對孩子認可是最強大的力量,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和平等,而且能培養(yǎng)他們讀書的興趣。有時父母對書本的討論也會激發(fā)孩子閱讀的愿望,在這樣濃厚的家庭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下,孩子很自然就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四)推薦合適的書籍
鼓勵學生閱讀的時候,應注意到現(xiàn)在的書籍很多,但良莠不齊,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選擇思想健康、有助于其發(fā)展的書籍。每個人的興趣都不一樣,教師給學生推薦書籍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男生喜歡科學幻想、探險、自然,生物、機械、天文地理等類型的書籍。而女生更喜歡童話、文學類。以輕松幽默的表達方式,豐富多彩的科學知識,便于操作、有趣又好玩的科學實驗,充滿懸念的科學故事,別具一格的互動欄目,這樣的書籍更容易吸引小學生的眼球。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增長知識,從而感受到讀書的樂趣,激發(fā)更強烈的讀書欲望,最終形成閱讀習慣。
(五)品嘗閱讀的樂趣
學生體會到閱讀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才會有更大的閱讀動力。這就需要搭建一個平臺,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可以通過誦讀會、接龍賽、搶答題、講故事、征文賽、辯論會等活動,讓學生品嘗到讀書的收獲。同時,更多的學生看到了別人的閱讀經(jīng)歷和成果,從而激發(fā)閱讀愿望。
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加強課外閱讀,是時代對語文教學的呼喚。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點燃學生的閱讀興趣,讓課外閱讀陪伴學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