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平,郭玉芳
南海經濟開發(fā)區(qū)人民醫(yī)院院感染科,廣東佛山 215500
醫(yī)院是患者集中就診及護理的地方,床墊、棉芯、枕芯等床單位是患者住院期間接觸最多、使用時間最長的物品,經常因為血液、體液、排泄物等而被污染。由于床單位多難以清洗消毒,多采用更換床單、被罩、枕套等形式,如果不能進行有效的清潔,床單位將會成為醫(yī)院重要的潛在傳染源[1]。因此,保證床單位的清潔是醫(yī)院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整理床單位和整理病房是基礎護理的兩個基本工作,其中,整理床單位是護理工作中減少院內感染的重要部分,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證床單位的清潔,較少院內感染的發(fā)生率,是醫(yī)院護理工作的重要職責[2]。為此,本文通過對整理床單位10例次空氣中細菌數量的檢測及對比情況,探究整理床單位對病房空氣細菌數的影響情況,從而指導護理人員整理床單位后,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降低病房空氣中的細菌數量。
2019年11月,監(jiān)測南海經濟開發(fā)區(qū)人民醫(yī)院外科病房內10例次整理床單位前后病房空氣細菌數目,病房通風條件良好,光照適宜,室內溫度控制在20~24℃,濕度設置為50%~60%,實驗前僅僅隊病房進行常規(guī)消毒,不進行其他特殊操作[3]。
由護理人員對床單位進行大整理處理:對于每張病床,如果被褥由于血液、體液、排泄物等存在嚴重污染的,則更換床單、被褥、枕芯等;不存在污染的,護理人員需從床頭至床尾進行整理,保證床單位的清潔、干凈、平整,并將周圍的各種物件按要求擺放整齊[4]。
(1)采樣方法:護理人員需按照《消毒技術規(guī)范》采用平皿沉降法,選取床單位整理前5 min、整理后30 min兩個時間點,分別將5個平皿放置在病房的東、南、西、北、中5個位置,其中角落放置點需距離墻面1 m,取樣高度距離地面1米處。每次試驗,5個平皿需要在空氣中暴露5 min[5]。(2)檢測方法:樣品采集完成后,將培養(yǎng)皿放在35℃的培養(yǎng)箱中48 h,選擇光線明亮處觀察培養(yǎng)皿中細菌菌落數目,計算公式為“空氣含菌量(cfu/m3)=每皿平均菌落數×50 000/平皿暴露時間×平皿面積”。最后選取每次細菌菌落數檢測結果的5份標本的平均值做為最終結果。菌種鑒定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定》進行操作[1,6-7]。
本文用SPSS 20進行實驗數據分析。采用百分數(%)進行計數,組間進行卡方檢驗,用±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8]。
床單位整理前5 min、整理后30 min病房空氣中細菌菌落數存在明顯差異,前者菌落數在103.21~200.34 cfu/m3,整理前5 min病房空氣中的細菌菌落數均不高于200.34 cfu/m3;整理后30 min病房空氣中細菌菌落數在132.29~375.63 cfu/m3。病房空氣中80%菌落數超過200 cfu/m3。結果表明,床單位整理后30 min的菌落數明顯多于床單位整理前5 min,可見,病房中的空氣細菌數量在整理床單位后明顯上升,見表1。
床單位整理前5 min,病房空氣中采集標本中共分離病原菌332株,其中,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最多,共120株,檢出率占比為36.14%。其次是藤黃/里拉微球菌、芽孢桿菌屬,檢出率分別為21.39%、14.46%。,床單位整理后30 min,病房空氣中采集標本中共分離病原菌1269株,其中,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最多,共360株,檢出率占比為28.37%。其次是藤黃/里拉微球菌、芽孢桿菌屬,檢出率分別為20.72%、16.00%??梢?,床單位整理前后,病房空氣中細菌種類變化不大,見表2。
外科病房中床單位在使用過程中,會被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液等污染,這些污染物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而醫(yī)院目前多采取更換床單、被罩、枕芯等方式進行清理,可能消毒措施落實不到位,造成床單位的嚴重污染,進而導致院內交叉感染。同時護理人員在對病房進行基礎護理時,由于人員活動量增加等原因,床單位中的部分污染微生物會漂浮至空氣中,導致病房空氣中的細菌數量增加[9-10]。
本研究結果表明:床單位整理前5 min病房空氣中的細菌菌落數均不高于200.34 cfu/m3,床單位整理后30 min,病房空氣中80%菌落數超過200 cfu/m3。床單位整理后30 min的菌落數明顯多于床單位整理前5 min,可見,病房中的空氣細菌數量在整理床單位后明顯上升。研究分析認為:整理床單位時,護理人員數量相對增多,病房門窗緊閉,人員活動度相對增加,床單位中的細菌會漂浮在空氣中,直接導致整理后病房空氣中的細菌數大量增加。此外,本研究也監(jiān)測了病房整理床單位前后空氣中細菌種類變化情況,床單位整理前后,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藤黃/里拉微球菌、芽孢桿菌屬三類病菌數量居多,病房空氣中細菌種類變化不大。可見,整理床單位會增加病房空氣中的細菌數量,并不會影響菌群構成情況。
表2 病房整理床單位前后空氣中細菌種類變化情況Tab.2 Variation of bacterial species in the air of wards before and after bed unit making
綜上所述,整理床單位會增加病房空氣中的細菌數量,根據分析,多由于人員活動度增加、消毒工作不到位等。因此,醫(yī)院護理需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病房消毒規(guī)程,并對護理人員進行系統(tǒng)化培訓,設置科學合理的工作考核機制,定期對護士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并采取相應的獎懲措施,提高護理人員的規(guī)范化操作能力,進而督促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規(guī)程對床單位整理后的空氣、物品、地面進行消毒。(2)護理人員在整理床單位時,提倡濕式整理床鋪,操作規(guī)范,動作不宜過大。同時減少人員流動。(3)指導患者注意個人衛(wèi)生。(4)加強開窗通風,盡量保證病房內空氣清潔、新鮮。(5)定期對病房空氣中細菌菌落數量進行監(jiān)測,同時床單位整理后必須進行檢測,并做好相應的處理工作[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