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麗 田原 徐國利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yī)院1臨床營養(yǎng)科,2心內(nèi)一科(烏魯木齊830000);3新疆軍區(qū)總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烏魯木齊830000)
肌肉衰減綜合征是與增齡相關(guān)的多器官疾病,與肌肉質(zhì)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下降密切相關(guān),顯著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增加了醫(yī)療財政支出的費用及社會養(yǎng)老的負擔(dān)[1-3],是“老年綜合征”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老年醫(yī)學(xué)研究的熱點。目前,我國正處于人口快速老齡化時期,老年相關(guān)性疾病的有效防治不僅是我國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而且還關(guān)系到我國的民生。在亞洲,老年人肌肉衰減綜合征的患病率為2.5%~45.7% ,且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增高[4-5];大陸社區(qū)老年人群中,女性肌肉衰減綜合征患病率為12.5%,男性為8.2%[6-7]。新疆目前關(guān)于肌肉衰減綜合征的調(diào)查資料不多。因此本研究對烏魯木齊地區(qū)漢族60 歲以上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群肌肉衰減綜合征患病率進行調(diào)查,并進行相關(guān)因素分析,為本地區(qū)老年人群肌肉衰減綜合征的預(yù)防提供部分參考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本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通過招募自愿者的方式,納入長期居住在新疆烏魯木齊城市或農(nóng)村≥20 歲的漢族成人499 例,選取20 歲≤年齡<40 歲183 例(男76 例,女107 例)健康年輕人作為老年人肌肉衰減綜合征的參考人群,60 歲以上體檢老年人316 例,年齡區(qū)間為60~91 歲,平均年齡為(69.60±8.14)歲,進行肌肉衰減綜合征的患病情況分析。
1.2 方法
1.2.1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1)簽署知情同意書;(2)年齡≥60 歲;(3)非長期臥床;(4)具備基本溝通能力;(5)籍貫為新疆,長期居住在新疆烏魯木齊城市或農(nóng)村20年及以上的居民。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1)置入人工關(guān)節(jié)者;(2)安裝心臟起搏器者;(3)患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外周動脈缺血或惡病質(zhì)者;(4)身體成分急性改變,如嚴重的水腫、脫水等;(5)不明原因的發(fā)熱或感染;(6)不能配合完成生物電阻抗測定。(7)資料不完全者。
1.2.2 病史及基本資料收集通過問卷調(diào)查,收集研究對象居住地、職業(yè)、文化水平、婚姻狀況和收入;個人疾病史、手術(shù)史、家族史、服藥史、吸煙和飲酒史、體力活動等。
1.2.3 體成分測量使用生物電阻抗分析儀(韓國,InBody270)測量人體成分,包括全身及四肢肌肉質(zhì)量、脂肪量和脂肪率等。
1.2.4 診斷標準肌肉衰減綜合征診斷標準:根據(jù)四肢骨骼肌含量(kg)與身高(m)的平方比值,計算骨骼肌指數(shù)(SMI),低于相應(yīng)族群青年人平均值的2 個標準差以上即可診斷為肌肉衰減綜合征[8]。
1.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使用SPSS 21.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rnov 方法檢驗計量資料正態(tài)性,計量資料服從正態(tài)分布則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以上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例(%)表示,多組比較采用χ2檢驗。肌肉衰減綜合征及其相關(guān)危險因素的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
2.1 烏魯木齊≥60 歲男性老年人群全身、軀干、四肢肌肉量和脂肪量隨年齡的變化情況本研究的連續(xù)型變量均服從正態(tài)分布,烏魯木齊≥60 歲男性老年人群BMI、腰臀脂肪比、腹圍均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P< 0.05),余體成分在各年齡段之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烏魯木齊男性老年人群各年齡段體成分的比較Tab.1 Age 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trunk,limb muscle mass and fat mass of male in Urumqi ±s
表1 烏魯木齊男性老年人群各年齡段體成分的比較Tab.1 Age 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trunk,limb muscle mass and fat mass of male in Urumqi ±s
注:與60~69 歲組相比,*P<0.05
項目例數(shù)身高(cm)體質(zhì)量(kg)體質(zhì)量指數(shù)(kg/m2)蛋白質(zhì)含量(kg)無機鹽含量(kg)體脂肪量(kg)去脂體質(zhì)量(kg)骨骼肌肉質(zhì)量(kg)身體脂肪百分比(%)軀干去脂量(kg)軀干脂肪量(kg)腰臀脂肪比(%)內(nèi)臟脂肪水平腹圍(cm)骨骼肌指數(shù)(kg/m2)F 值P 值60~69 歲90 169.11±6.94 73.94±11.71 25.80±3.32 10.40±1.45 3.52±0.56 21.11±5.96 52.83±7.39 29.38±4.35 28.16±4.96 97.74±7.08 282.93±85.16 0.94±0.06 9.22±3.01 92.81±9.89 7.76±0.73 70~79 歲44 168.59±6.54 70.66±9.72 24.82±2.86 10.00±1.32 3.48±0.49 19.43±6.47 51.22±6.77 28.16±4.00 27.21±6.71 92.81±4.73 255.84±94.03 0.90±0.07*8.68±3.55 87.33±9.64 7.54±0.77≥80 歲20 172.10±3.48 68.28±11.37 23.00±3.54*9.98±1.96 3.20±0.48 17.26±8.66 51.02±8.98 28.16±5.87 24.64±9.88 101.44±37.34 208.56±116.98 0.87±0.16*7.90±4.33 83.22±15.18*8.62±5.27 1.075 1.381 3.261 0.694 1.496 1.620 0.475 0.694 1.314 1.472 2.837 4.055 0.699 4.319 1.076 0.347 0.258 0.044 0.503 0.231 0.205 0.624 0.503 0.275 0.236 0.065 0.021 0.500 0.017 0.346
2.2 烏魯木齊≥60 歲女性老年人群全身、軀干、四肢肌肉量和脂肪量隨年齡的變化情況烏魯木齊≥60 歲女性老年人群SMI 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P< 0.05),余體成分在各年齡段之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2 烏魯木齊女性老年人群各年齡段體成分的比較Tab.2 Age 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trunk,limb muscle mass and fat mass of female in Urumqi ±s
表2 烏魯木齊女性老年人群各年齡段體成分的比較Tab.2 Age 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trunk,limb muscle mass and fat mass of female in Urumqi ±s
注:與60~69 歲組相比,*P<0.05;與70~79 歲組相比,#P<0.05
項目例數(shù)身高(cm)體質(zhì)量(kg)體質(zhì)量指數(shù)(kg/m2)蛋白質(zhì)含量(kg)無機鹽含量(kg)體脂肪量(kg)去脂體質(zhì)量(kg)骨骼肌肉質(zhì)量(kg)身體脂肪百分比(%)軀干去脂量(kg)軀干脂肪量(kg)腰臀脂肪比(%)內(nèi)臟脂肪水平腹圍(cm)骨骼肌指數(shù)(kg/m2)60~69 歲92 159.80±6.31 65.56±8.50 25.71±3.49 8.00±0.88 2.85±0.32 24.55±6.41 41.01±4.45 22.14±2.66 36.97±6.28 99.11±6.22 253.39±77.98 0.94±0.06 12.37±4.17 90.39±9.70 6.37±0.56 70~79 歲38 159.95±6.02 65.14±8.97 25.45±3.42 7.98±0.95 2.89±0.34 24.06±6.13 41.08±4.93 22.08±2.92 36.52±5.69 98.43±6.54 247.11±71.80 0.94±0.06 12.21±3.52 89.77±9.11 6.27±0.70 F 值P 值≥80 歲32 157.81±7.95 60.94±10.85 24.31±2.81 7.51±1.27 2.80±0.44 22.06±6.43 38.88±6.39 20.67±3.86 35.64±6.74 94.61±8.26 228.78±67.37 0.92±0.08 11.69±4.30 86.19±11.10 5.82±0.83*#0.613 1.579 1.05 1.538 0.254 0.918 1.192 1.525 0.271 2.698 0.645 0.497 0.168 1.089 4.333 0.544 0.213 0.355 0.221 0.776 0.404 0.309 0.224 0.764 0.074 0.527 0.610 0.846 0.342 0.016
2.3 烏魯木齊≥60 歲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群肌肉衰減綜合征患病率比較烏魯木齊≥60 歲老年人群肌肉衰減綜合征的患病率為10.13%,其中女性患病率為11.11%,≥80 歲年齡段患病率最高,且各年齡段之間肌肉衰減綜合征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P<0.05);男性患病率為9.09%,且各年齡段及男性和女性之間肌肉衰減綜合征患病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3。
2.4 SMI與各因素相關(guān)性分析相關(guān)性分析顯示,性別、BMI、蛋白質(zhì)含量、無機鹽含量、去脂體重、骨骼肌肉質(zhì)量、軀干去脂量、軀干脂肪量、腰臀脂肪比、腹圍均與SMI 呈正相關(guān)(P< 0.05);而年齡、身體脂肪百分比與SMI 呈負相關(guān)(P< 0.05);體脂肪量、內(nèi)臟脂肪水平與SMI 不相關(guān)(P> 0.05)。見表4。
3.1 烏魯木齊漢族老年人群全身、軀干、四肢肌肉量和脂肪量隨年齡的變化情況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烏魯木齊≥60 歲男性老年人群BMI、腰臀脂肪比、腹圍,女性老年人群SMI 均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呈逐漸降低趨勢,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這可能與烏魯木齊漢族男性老年人群健康意識較強,經(jīng)常鍛煉;女性絕經(jīng)后體內(nèi)激素水平改變而導(dǎo)致肌肉、脂肪組織在機體內(nèi)再分布有關(guān)。不同人群的體質(zhì)特征不同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烏魯木齊≥60 歲老年人群身高、體質(zhì)量,體成分蛋白質(zhì)含量、無機鹽含量、體脂肪量、去脂體質(zhì)量、骨骼肌肉質(zhì)量、身體脂肪百分比、軀干去脂量、軀干脂肪量、內(nèi)臟脂肪水平、SMI,雖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呈逐漸降低趨勢,但在各年齡段之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這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9-12]大致相同,與≥60 歲老年人群體成分趨于相對穩(wěn)定有關(guān)。說明身體成分各個指標隨著年齡的增加,各項指標變化幅度不盡相同。
表3 烏魯木齊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群肌肉衰減綜合征患病率比較Tab.3 Comparison of prevalence rate of sarcopenia(%)among different age older people in Urumqi %
表4 SMI 與各因素相關(guān)性分析Tab.4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MI and various factors
3.2 烏魯木齊漢族老年人群肌肉衰減綜合征的患病率烏魯木齊≥60 歲漢族老年人群肌肉衰減綜合征的患病率為10.13%,其中女性患病率為11.11%,≥80 歲年齡段患病率最高,且各年齡段肌肉衰減綜合征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13-14]一致。初步分析其原因,與女性絕經(jīng)后體內(nèi)激素水平改變,以及年齡增長,出現(xiàn)肌肉、脂肪組織在機體內(nèi)再分布有關(guān)[15]。男性患病率為9.09%,且各年齡段及男性和女性之間肌肉衰減綜合征患病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和以往相關(guān)報道不一致[16],可能與研究人群的樣本量小有關(guān)??傮w表現(xiàn)為不同年齡段,肌肉衰減綜合征的患病率也不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衰減綜合征的患病率升高。
3.3 烏魯木齊漢族老年人群SMI 與各因素的相關(guān)性相關(guān)性分析顯示,烏魯木齊≥60 歲漢族老年人群性別、年齡、BMI、腹圍,體成分蛋白質(zhì)含量、無機鹽含量,機體脂肪量身體脂肪百分比、軀干脂肪量,機體肌肉量去脂體重、骨骼肌肉質(zhì)量、軀干去脂量均與肌肉衰減綜合征密切相關(guān),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17-18]大致相同。肌肉衰減綜合征發(fā)病機制與蛋白質(zhì)合成與分解失衡、熱量和蛋白質(zhì)攝入改變等相關(guān)[19-21],故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肌肉衰減綜合征與體成分蛋白質(zhì)含量、無機鹽含量密切相關(guān)。本研究結(jié)果再次表明,肌肉衰減綜合征與增齡所帶來的肌肉減少和機體脂肪量增加有關(guān)。同時體脂肪量、內(nèi)臟脂肪水平與SMI 不相關(guān),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22-25]不一致,可能與我院門診漢族體檢人群相對生活質(zhì)量及健康狀況較好,無法代表普遍人群水平,樣本量小有關(guān)。
綜上所述,烏魯木齊漢族老年人群肌肉衰減綜合征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80 歲年齡段患病率最高,為26.92%。因此,對于≥60 歲老年人群,應(yīng)積極開展人體成分測定,了解其肌肉、脂肪含量及分布,給予早期識別、及時干預(yù),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及社會效益。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處于初級階段,缺乏診斷標準及臨床循證學(xué)證據(jù)。老年人群機體脂肪量的增加平衡了肌肉的減少,往往表現(xiàn)為體重?zé)o明顯改變。加強新疆烏魯木齊醫(yī)護人員對肌肉衰減綜合征的診斷意識,全民普及肌肉衰減綜合征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肌肉衰減綜合征的早期檢測率并制定有效干預(yù)措施對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zhì)量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