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 詩人荷爾德林說:“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痹谏钪腥藗兲幪幾非笾娨?,追逐著美好的向往。而語文則是一個詩意的世界,它承載著人類豐富的情感、思想和人類綿綿不絕的文明。詩意就如同語文的血脈、生命,主宰著它的命運。因此語文與詩意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是一門與詩意共存、共舞的學科。筆者認為在語文的天地里充滿的應(yīng)該是濃郁的詩意、無所不在的詩情。
關(guān)鍵詞 語文;課堂;詩意
詩歌之美在語言,語言之美在詩意。詩意之于語文,就如同陽光雨露之于植物。語文的魅力在于它彌漫著濃濃的詩意,訴說著縷縷的詩情。語文集靈性與浪漫、激情與旋律、優(yōu)雅與干練于一身,處處將詩意演繹得惟妙惟肖、登峰造極。那么語文課的詩意在何處體現(xiàn)呢?現(xiàn)略加概述,以表筆者之拙見。
一、文本如詩,心沁之
語文教材的篇章,皆為篩選的名家名篇,文質(zhì)兼美而意味雋永。自古皆言“美文如畫,畫如詩?!币黄炎鳘q如一幅幅的美麗畫卷,引人流連駐足,樂而忘返,沉浸其中。教材中描寫美麗而神奇的大自然的文章,不論是繁花似錦的美景,還是一處不起眼的小景致,都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瑰麗和靜美;描寫社會生活的文章,或表現(xiàn)真摯的友誼,或表現(xiàn)強烈的愛國情感……這些風格及內(nèi)容迥異的文章,無不以它獨特的美蕩滌人們的心靈,浸染著人們的詩心;這些豐富、絕妙的藝術(shù)美更給我們以詩的意味,美的享受。它們就如同一位美人,彰顯著自己形態(tài)各異的美,讓人嘆為觀止。語文教師應(yīng)充分挖掘文中之“詩意”,將其熠熠生輝的一面展示給學生,著眼于引導(dǎo)學生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shù),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和熱情。一篇篇優(yōu)美的詩文,都是文化的饕餮大餐,都值得我們大家用心靈去解讀,用心靈去體悟。
二、語境如詩,心往之
語境是作家在寫作時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選擇一定的言語形式,因此語言總是離不開語境的,語境是語言構(gòu)成的所依托而生的重要環(huán)境。語言的產(chǎn)生源于人類的生活,而語言則在日復(fù)一日的生活中得到錘煉。因此對于語言的理解,教師們需要結(jié)合生活實際中形成的畫面,然后再經(jīng)過自己的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將初步理解的畫面進行修改、整理,形成立體畫面。
三、師語如詩,心醉之
語文如詩、如畫、如歌、如夢,要想讓學生學好并愛上語文,就得在學生心底積淀一份浪漫,不斷注入詩情,這需要的是一位具有詩心、詩意、詩情、詩語的教師,而這樣的教師,在舉手投足之間處處洋溢著的都是屬于自己的那份詩意和瀟灑。用詩語與學生交流的教師,不僅自己詩情滿懷,而且課堂也會詩情飛揚,學生的詩意也會悄然萌芽,心靈也得到了滋養(yǎng),課堂處處充盈著詩意的旋律。在教學中,筆者以一顆詩心精心設(shè)計自己的詩意語言,有的時候自己都會陶醉其中。因為筆者覺得教學語言決定著一節(jié)課的成敗。教師如樂曲般優(yōu)美、如詩般精髓的語言,會很快抓住學生的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童心如詩,心慕之
純真干凈是童心;天真爛漫是童心;潔白無暇是童心;無所拘束是童心。童心是美好的,它就如同詩一樣,是一個美妙的世界,需要我們用心去想象,用心去感受。如詩如畫的童心,更需要我們?nèi)プ鹬?、去呵護。在教學中,教師應(yīng)呈現(xiàn)出一番“百花齊放”的景象,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讀語文,說出自己的每一個想法,用各種不同的語言詮釋自己的發(fā)現(xiàn),繪出自己思維中最美的那道光芒。其實,生活中有時我們難免覺得純真的童心很幼稚,但只要用心去感受,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童心是很美好的,它如一眼清泉,滋潤著被塵埃蒙蔽雙眼的人們,讓人們感受到如春風般的溫暖,使心靈感受到一次次的洗禮。因此在需要時,教師應(yīng)走下講臺,俯下身來與學生交流,與學生探討,從學生的視角看問題,就會與學生心靈產(chǎn)生共鳴,自然而然也就會微笑著面對學生稚嫩而奇特的答案。課堂上應(yīng)給予學生更多的民主和自由,賞識與肯定,尊重與信任,平等與合作。要呵護學生的“詩心”“詩情”,讓他們詩意地行走在課堂上,把詩意的種子種在詩意的童心世界里,讓童心隨著詩意徜徉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之中。
五、結(jié)尾語:詩心具詩意、詩情著人生
如果說語文就如同一首詩,語文教師就如同在詩的字里行間翻飛跳躍著的音符。有了教師的彈奏,有了教師的協(xié)助,有了教師的詩情,語文的樂園才會生機勃發(fā),才會水美草肥,才會精彩無限!教師應(yīng)該放飛自己如純真赤子般的詩心,潔白無瑕的詩情,詩意地棲息在語文的家園,讓詩意的雙翼暢行無阻,漸行漸遠而漸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