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容
【摘 要】目的:探討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對心梗溶栓后預后效果影響。方法:選取88例在2018年8月-2019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溶栓的心?;颊咦鳛檠芯繉ο?,采用隨機法將88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療44例患者為對照組,采用普通肝素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44例患者為研究組,對比對照在組與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血清NO含量變化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心衰、心絞痛、出血、再梗死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血清NO含量檢測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心梗溶栓應用普通肝素聯合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可以有效減少心梗復發(fā)率,具有臨床使用以及推廣價值。
【關鍵詞】:心梗溶栓;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預后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2
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疾病,并且該疾病是由灌裝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而引起的心肌壞死[1]?;加性摷膊』颊呖赡馨橛行穆墒С?、休克、心力衰竭等癥狀,對患者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目前溶栓是治療該疾病主要方法,為了提高溶栓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要選取有效溶栓藥物進行治療。本研究選取88例在2018年8月-2019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溶栓的心?;颊咦鳛檠芯繉ο?,分別對其采用低分子肝素與普通肝素聯合低分子肝素,分析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對心梗溶栓后預后效果影響,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8月-2019年12月作為研究時間范圍,采用隨機法將在我院進行溶栓的心?;颊叻譃?組,研究組(n=44)與對照組(n=44),其中對照組44例患者最小年齡45歲,最大年齡73歲,平均年齡(56.37±2.11)歲,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2例,梗死部位:12例前壁、10例廣泛前壁、15例下壁、高側壁7例。研究組44例患者最小年齡46歲,最大年齡74歲,平均年齡(56.38±2.51)歲,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梗死部位:11例前壁、9例廣泛前壁、16例下壁、高側壁8例。研究組患者一般資料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經相關檢查確診為心肌梗死患者,并接受溶栓治療;患者以及家屬對本研究均表示知情,并同意參與其中。
排除標準:治療依從性差;患有嚴重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療,其具體治療方法:醫(yī)務人員給予患者注射85IU/kg低分子肝素,每天皮下注射2次,每個12小時注射一次,同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調整低分子肝素劑量。
研究組患者采用普通肝素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其具體治療方法:醫(yī)務人員對患者注射5000U(60-80U/Kg)肝素鈣,繼以12U/(kg/h)靜滴。溶栓后監(jiān)測APTT直至APTT值為50-70秒,通常維持48h。在普通肝素維持48h后給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醫(yī)務人員對小于75歲患者,1mg/kg Q12h,可給予8d,對于大于75歲患者,0.75mg/kg Q12h,每天皮下注射2次。
1.3 觀察指標
對比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隨訪半年觀察兩組患者心絞痛、心衰、出血、心梗發(fā)生率。觀察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血清NO濃度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組與對照組心?;颊呦嚓P數據記錄到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中,計數資料(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以n%,實施X2檢驗,計量資料(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血清NO含量變化對比),以表示,實t施檢驗,統(tǒng)計學檢驗標準,P<0.05。
2 結 果
2.1對比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研究組采用普通肝素聯合低分子肝素44例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2.2對比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組患者血清NO含量變化情況
研究組采用普通肝素聯合低分子肝素44例患者血清NO含量變化與對照組采用普通肝素治療44例患者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表2)
3討 論
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疾病,并且該疾病伴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癥狀發(fā)生,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目溶栓是治療心肌梗死常用方法,經相關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患者應用溶栓治療可以患者梗死范圍減小,使心肌血流量增加,進而可以降低梗死的復發(fā)率[2]。在溶栓后使用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預后效果。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化學降解而形成的,低分子肝素可以減少與血漿蛋白的結合,可以提高生物利用率,可以減少對血小板功能的影響,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3]。普通肝素與患者血漿蛋白的結合,可以使患者抗凝活性降低,進而降低普通肝素生物利用率。經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心衰2.27%、心絞痛2.27%、出血0.00%、再梗死2.27%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據此表明,心梗溶栓后應用普通肝素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具有較高穩(wěn)定性,可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經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血清NO含量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從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對照組患者有并發(fā)癥發(fā)生時,NO回升較緩慢。
綜上所述,心梗溶栓應用普通肝素聯合低分子肝素對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預后效果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國峻.30例老年急性心?;颊叩娜芩ㄖ委焄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6):329.
[2] 高勇.小劑量尿激酶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老年急性心梗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9,26(22):80-81.
[3] 譚文瓊.使用低分子肝素預防老年患者術后血栓相關性猝死的 效果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9,9(3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