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福明
摘 要 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各級教育教學關注的熱點話題。心理健康不單單是一個人成長發(fā)育的必要基礎,同時也是衡量人才的一項重要標準。培養(yǎng)小學生的健康心理是當代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而語文學科較強的人文性特征決定了其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滿足了新課改對語文學科的教育要求,更是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方法。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與閱讀教學間的聯(lián)系,并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在確保教學效率的同時,使學生獲得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但太過專業(yè)化的心理知識對小學生來說比較復雜,學習起來也有一定的困難。通過將心理健康知識滲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借助文章閱讀讓學生感受其抒發(fā)的美好品質,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小學生,使其心理得到健康的發(fā)展。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積極優(yōu)化閱讀教學,借助對正面人物形象的解讀,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并感受故事當中表現(xiàn)出來的美好品質,從而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和生活。以此,筆者將圍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展開詳細分析,就如何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相關建議性策略。
一、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語文知識當中承載著大量優(yōu)秀民族文化,可以為小學生指明方向。借助閱讀學習,小學生能夠深深體會到那些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且其中蘊含的高尚品質也將對小學生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促進小學生心理發(fā)展。另一方面,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無論課內閱讀或者課外閱讀,其中都蘊含著許多做人的道理供小學生感悟,特別是能夠幫助學生認清是非對錯,引導其樹立良好的心理方向。除此之外,通過閱讀可以使小學生的涵養(yǎng)得到提升,從而為培養(yǎng)其健康心理奠定扎實的基礎。閱讀,不僅能夠積極影響著小學生的涵養(yǎng)氣質,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其良好的性格,使學生獲得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策略
(一)構建良好的閱讀情境,深化學生的認識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因此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很多時候會無法理解文章表達的內容。而一旦小學生理解的深度不夠,就難以體會文章中傳遞的思想觀念,致使閱讀教學的魅力無法被充分發(fā)散出來。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閱讀學習的時候,應該根據(jù)文章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好愛和個性特征等,為其構建良好的閱讀情境,使學生能夠在特定情境中展開閱讀學習,從而猶如身臨其境一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同時獲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當課堂教學進行到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中五年級上冊關于《小橋流水人家》一課相關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并借助多媒體設備將課文中描述的畫面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當學生完全沉浸在情境當中時,就會更好地理解課文所表達的內容和抒發(fā)的情感,能夠幫助學生維護其想象力與善良純凈的心靈,使其對生活和未來充滿美好的遐想。
(二)積極延伸閱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通常來說,小學生在開展語文閱讀學習的時候,很難深入理解文章所傳遞的思想情感。教師必須針對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理解能力,有效引導其開展延伸閱讀,讓小學生盡可能地從不同方面思考問題,進而逐漸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性格特點,獲得健康快樂的成長。
(三)開展合理化教學評價,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合理的教學評價也有助于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展開自主閱讀,并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針對小學生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應該充分尊重其個體差異,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強弱進行思考,進而運用更加合理化、科學化的方式評價小學生的表現(xiàn),使學生不單單可以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同時也能夠以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些不足,改善這些不足。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學到更多知識,更得到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可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和學生間的有效互動與交流,以此為小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使小學生更加積極地面對未來的生活和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知識學習,豐富其想象力,同時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也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構建良好的閱讀情境,深化學生的認識;積極延伸閱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合理化教學評價,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通過有意識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小學生獲得全面、健康的發(fā)展,從而更加積極地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宮存蘋.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9(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