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娟
摘 要: 近年來,城市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行業(yè)的在飛速進步的同時人們的安全意識也逐漸提高。因此,在具體的工民建施工作業(yè)期間,人們也強化了對施工質量的關注。故而,為了可以進一步提升工民建施工質量,在今后的工程建設階段,應該強化對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 樁基礎施工技術;工民建施工;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8.079
1 建筑樁基礎工程特點
樁基礎主要包括承臺和基樁2部分。承臺將地下基樁與上部建筑進行連接,從而提升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建筑樁基礎工程有穩(wěn)定性能好、平衡能力好和剛度大3個特點。穩(wěn)定性能強主要是指樁基礎的承載能力高,通過衡量樁基礎的承載能力也是衡量建筑工程技術的指標。樁基礎技術的另一特點是平衡能力較好,通過樁基礎技術的建設使建筑后期的平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時平衡能力的提升也是加固穩(wěn)定性能的另外一個措施。樁基礎的承載能力和平衡能力都是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能。此外,樁基礎剛度主要指樁基礎能承載上層建筑的負荷量大。樁基礎負荷量的提升只有通過技術的創(chuàng)新使得樁基礎的承載能力更大。
2 樁基礎工程的要求
樁基礎工程施工過程的要求主要包括樁基軸位放線位置的確定,通過三角網控制點的引入從而使得樁基軸位的定位處于較為科學合理的位置。此外,樁基礎的標高控制也要根據水準基點進行設置。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施工,沉樁順序必須按照編號進行放樣。對于樁基礎分部的驗收主要包括樁頂標高和垂直度等的精確度檢查。施工完畢后,樁頂標高低于施工現(xiàn)場的標高時則會出現(xiàn)無法驗收樁位的現(xiàn)象。因此為避免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在打樁時必須按照標高高度進行打樁,此外,檢查人員在打樁過程中也要進行核驗,實時監(jiān)控避免后期工程驗收時出現(xiàn)各種問題。
3 樁基礎施工技術在工民建施工中的應用研究
3.1 挖孔樁施工技術
挖孔樁分為人工挖孔樁和機械成孔樁,機械成孔灌注樁又分為震動成孔灌注樁、沖擊成孔灌注樁、旋挖成孔灌注樁、長螺旋鉆孔灌注樁等樁基礎形式。每種樁基礎形式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一般情況下,人工挖孔樁不適合流沙層和淤泥層,人工孔樁樁徑大、承載力大,但工期相對較長,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員參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的造價;沖孔樁不適用于流沙層、大孤石土層,施工速度快、造價低;振動成孔灌注樁、旋挖成孔灌注樁、長螺旋鉆孔灌注樁不適用于大孤石土層,施工速度快,但樁徑小、承載力小需要樁數(shù)多,由于放鋼筋籠是插入式,鋼筋保護層厚度不能保證,跟澆混凝土過程中,有可能土層擠壓產生井宿,工程質量難保證。在具體的工民建施工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想保證樁基施工技術應用的更加合理,那么就一定要科學的分析,合理選擇樁基礎形式,編制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如果場地條件比較特殊,必須要借助人工挖孔樁方式時,則需要對每日成孔深度進行嚴格把控,將其控制在1m以內,同時,支模扎鋼筋在孔壁灌注混凝土,以便孔壁施工質量以及效果能夠得到保障。機械成孔灌注樁成孔過程中,需要注意在滿足設計深度需求的基礎上,再進行一部分澆混凝土擴孔操作,并在護臂中安裝鋼筋籠,最后澆筑混凝土。
3.2 沉灌注樁施工技術
針對沉灌注樁施工,其是樁基工程施工技術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在實際的施工作業(yè)開展期間,首先要利用錘擊震動的手段進行開孔。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也對沉管產生夯擊的效果。并且,在沉管期間,其需要注意的事項比較多,比如:在對沉管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在直徑方面,需要將其控制在30cm~50cm之間,長度在20m以下[3],單樁的承載力需要在25N。這種樁基礎施工過程中應重點注意拔管灌注混凝土工藝,這直接影響成樁質量。振動灌注樁施工工藝:為了提高樁的質量和承載能力,沉管灌注樁常采用單打法、復打法、反插法等施工工藝。單打法(又稱一次拔管法):拔管時,每提升0.5m~1.0m,振動5s~10s,然后再拔管0.5m~1.0m,這樣反復進行,直至全部拔出;復打法:在同一樁孔內連續(xù)進行兩次單打,或根據需要進行局部復打。施工時,應保證前后兩次沉管軸線重合,并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反插法:鋼管每提升0.5m,再下插0.3m,這樣反復進行,直至拔出。
3.3 鋼筋籠施工技術
在工民建裝工程施工過程中,對于鋼筋籠施工技術來說,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般而言,在具體的鋼結構施工工作開展階段,一定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考量,嚴格注意保證工程施工質量。一方面,在預制鋼筋籠期間,需要把控鋼筋的型號、規(guī)格及數(shù)量等,嚴格根據施工圖紙要求進行,確保保證鋼筋籠的直線長度與外徑長度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提升鋼筋籠的施工效果。另一方面,在鋼筋籠安裝階段,需要有效的對三點吊裝模式進行利用。施工期間,應該先對鋼筋籠的位置進行固定,然后再開展護塊安裝[4]。在這一期間,需要對鋼筋保護層厚度進行控制,然后對鋼筋籠的截面接頭以及鋼筋接頭數(shù)量進行把控,盡可能的控制在50%以內。此外,在對鋼筋籠開展施工作業(yè)過程中,需要嚴格的對沉渣進行關注,必須確保其能夠一次清空,保證不會出現(xiàn)二次操作的現(xiàn)象。
3.4 靜力壓樁施工技術
所謂的靜力壓樁施工技術,其主要是對靜壓樁機進行應用,依靠其自身重力以及樁架配重對預制樁的反作用力,促使預制樁沉入地下。作為擠土樁,在施工工作實際的進行階段,其非常容易對施工區(qū)域土層結構進行破壞,如果土層結構遭到破壞,那么就會使得超孔隙水壓力出現(xiàn)。因此,在對這一技術進行應用期間,應該保持連續(xù)。同時,對于靜壓力樁施工技術來說,其具有操作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無震動等優(yōu)勢。故而,對這一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的提升工民建施工效率,對促進工程整體質量的提高非常有益。但是靜壓樁施工對場地平整度及強度要求比較嚴格。
結束語:綜合而言,將樁基礎施工技術科學且合理的應用在工民建施工中,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工程質量以及效果的提升。近年來,城市發(fā)展進程在不斷推進的同時,也使得施工質量問題頻頻出現(xiàn)。所以,為了能夠有效對這些問題進行規(guī)避。在今后的施工開展期間,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科學且合理的對樁基礎施工技術進行應用,強化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王勇民.樁基施工技術分析在工民建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0):117~118.
[2] 官聲旭.樁基工程施工技術在工民建中的應用效果觀察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fā),2018(2):135~136.
[3] 李玉東.樁基工程施工技術在工民建中的運用問題以及具體路徑淺談[J].門窗,2017(10):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