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鑫
摘 要:機械基礎課程對于中職機械工程專業(yè)的學生而言,是最基礎的課程之一。學習就是建房子,如果地基不穩(wěn)固,那么后面所建造的房子將會面臨倒塌的風險。本文根據目前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深化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對深化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提出相關解決策略。
關鍵詞:中職 機械基礎 課程 教學 改革
機械基礎課程十分重要,其包含的理論知識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工作都將發(fā)揮重要作用。專業(yè)基礎知識掌握得牢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幫助學生勝任今后的工作。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同時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不同的中職院校都在進行不同的改革。本人從目前大多數(shù)中職院校的教學實際出發(fā),詳細闡述相關內容。
一、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不夠
目前,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教師以自己為課堂的中心,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給學生灌輸知識,不知道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所講內容;二是教師上完課之后,忽視對學生的答疑環(huán)節(jié),也不重視學生的課后學習任務的布置;三是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較為單一,以黑板板書的教學形式為主,一方面是因為部分教師年紀較大,不能與時俱進;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師不能及時更新教學理念,選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效果卻是事倍功半。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值得教師思考。
(二)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生在學習機械基礎課程時,往往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方面是因為這門課程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距較遠,較為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相關內容。另一方面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依舊沿用過去死記硬背的方式,沒有能夠真正掌握知識,這與學生對學習的認知有關;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沒法得到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不會在課外時間閱讀相關的書籍和文獻,無法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浪費大量時間在打游戲和看抖音上,學習能力正在不斷退化。
(三)所使用的教材未跟上時代發(fā)展步伐
目前,不同的中職院校所使用的機械基礎課程教材是不同的,使用高教版教材的學校較多。這本教材存在的問題較多。第一,內容過泛,沒有真正形成一個系統(tǒng);第二,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呈現(xiàn),沒有能夠突出機械基礎的相關內容,反而涉及了很多不必要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雜亂無章;第三,整本教材的設計也不夠科學,內容缺乏連貫性,在學習過程中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
二、深化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的策略
(一)打破傳統(tǒng),實現(xiàn)模式創(chuàng)新
如何真正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這是值得教師在教學中一直關注的問題。過去,教師更注重的是教學,認為自己講課結束,任務便完成了。而事實是只有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幫助學生真正吸收相應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彼此通過協(xié)調的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總體表現(xiàn)為活動依據。這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稱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學。例如在學習鏈的結構這一小節(jié)內容時,教師在上課前應該分好學習小組,同時布置好相應的任務,最后在課堂上讓小組代表回答問題,同時也讓各個小組之間進行質詢和評價。這樣就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學生提高綜合素質
過去在整個課程體系的設計中,課程內容設計缺乏系統(tǒng)性及針對性。為了讓學生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q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以學生為本,同時還應該梳理整個學科的相關知識,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系統(tǒng),在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科思維體系,并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一個印象。目前,我們的社會缺少的是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所以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鼓勵學生能夠真正沉淀自我,靜下心來學習專業(yè)知識。學校應該組織相應的比賽,鼓勵學生在比賽中展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三)注重實踐教學,實行基地演練
中職教育注重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過程中應加大實踐教學的比例。實踐教學可以分階段進行,一開始可以是看教師在實驗室里進行相關的演示;第二階段是進入工廠見習,看操作工人是如何完成他們的工作的,并通過與合作企業(yè)高級工程師的溝通交流,幫助學生樹立職業(yè)理想;到最后的實習階段,要讓學生進入相應的基地,自己動手進行操作與演練,積累經驗。
(四)應用多媒體工具開拓教學渠道
1.學會使用多媒體工具提高教學效率
機械基礎課程常常需要畫圖,但是僅僅靠黑板和粉筆去畫圖,不僅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也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所以為了保證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可以提前在PPT上準備好相應的圖畫,利用繽紛的色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通過PPT能夠更加詳細地展現(xiàn)出相關零部件的結構特點。除此之外,還應該將視頻教學穿插于課堂中。機械基礎的手工藝操作也需要借助視頻呈現(xiàn)相關內容,學生跟著視頻學習,可以促進自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2.利用學習以及社交APP進行課后教學
想要真正掌握機械基礎的知識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應該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知識的復習和鞏固。利用相應的學習和社交APP,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外時間學習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如以微課為載體,讓學生在微課的幫助下對知識的重難點進行理解與記憶,同時利用社交APP作為教師與學生課余時間的學習交流工具,目前最常用的形式為QQ群與微信群,兩者相結合,教師可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也能夠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五)及時更新教材內容
除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以外,教師還要通過生動的例子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相關知識,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在教材內容上應該進一步突出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要求,鼓勵更多的中職學生動手和實踐,真正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中國的制造業(yè)也在不斷發(fā)展。機械工程專業(yè)的學生應該學好機械基礎專業(yè)知識。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無法讓學生真正理解專業(yè)知識,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刻不容緩。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夠為制造業(yè)輸送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張佳.深化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的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6(36).
[2]胡小文.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機械職業(yè)教育,2013(11).
[3]孫靜霞.淺談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職業(yè),2010(15).
[4]葛文杰.深化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07(12).
(作者單位:浙江省安吉職業(yè)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