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梅
【摘?要】生物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能夠解決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的能力。新課程改革以后,社會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逐漸增高,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學科知識,還要掌握學習該門學科的能力和技能,這不僅是對學生的挑戰(zhàn)還是對教師的挑戰(zhàn)。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格外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將圍繞在甘南藏區(qū)如何培養(yǎng)學生在生物學科中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探析。
【關鍵詞】甘南藏區(qū);初中生物教學;核心素養(yǎng)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位于甘肅省西南部,經濟發(fā)展水平落后,教學資源匱乏。該地區(qū)學生主要以藏族學生為主,采用雙語教學模式,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比較薄弱,這極大地阻礙了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進程。為了改變教學現(xiàn)狀,要求教師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
一、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有別于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的關鍵之處在于生物學科包含生物實驗,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學生對于生物實驗的學習、操作和掌握。生物實驗也是培養(yǎng)學生生物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初中生的性格特點決定其有著較強的好奇心,所以,生物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在生物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幫助其養(yǎng)成正確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實驗教學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通過實驗教學,學生既能直接了解到生物知識的具體體現(xiàn),也能將自己在生物課本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具體實驗中。在實驗中,學生不但能鞏固自己的所學知識,還能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并通過不斷地練習發(fā)現(xiàn)新知識,從而促進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陶行知教育理念尤其強調興趣教育,即學生產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才能真正學進去,并能提高的學習效率。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操作,要用最簡單的說法來讓學生邊操作邊學習,這也能間接加深師生之間的關系。受教育資源匱乏的限制,教師也應該積極改進課本中所涉及的實驗,以提高實驗可實施性,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生物實驗中。
例如,在人教版《觀察細胞機構》這一章的學習中,首先,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告訴學生如何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在使用顯微鏡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然后,將顯微鏡拿到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自主操作,在學生操作的熟練度達到實驗要求時,教師再讓學生到實驗室中去觀察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接下來根據學生觀察到的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進行之后內容的學習。這樣,既能使學生熟練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又能吸引學生認真學習接下來的內容,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二、在生物概念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
甘南藏區(qū)的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教授比較抽象的概念和關系復雜的知識點,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順當堂課學習的內容,將核心概念和教師講解的知識點重難點聯(lián)系起來,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本內容。思維導圖不僅能高度概括學過的內容,還能展現(xiàn)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更容易記憶和理解從而鞏固原有知識。通過將復雜的知識點縱向串聯(lián)起來,學生的思維將更廣闊,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體系性,從而在之后的生物學習中更好地理解其他關系復雜、難以理順的知識點,這將有助于學生理解新的知識。思維導圖還能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串聯(lián),從而以思維導圖為藍本進行對比式記憶,以不斷促進學生生物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獨立繪制或默寫思維導圖以檢測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而促使學生積極地記憶思維導圖。
思維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是最重要的,只有學會如何思考才可以更深層次地學習生物。生物不同于其他學科,理論性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這要求學生學會去記憶知識點,死記硬背只會降低其對生物的認知深度。生物學習需要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知識框架,然后慢慢擴展知識框架,以便于記憶。
例如,在人教版《消化和吸收》這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法進行教學。這一章的內容主要涉及消化系統(tǒng),而消化系統(tǒng)的運作過程較為復雜。如果學生剛開始未能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那么學生就很容易繞進去,將各種知識概念混淆。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一邊向學生介紹消化系統(tǒng)的運作過程和原理,一邊在黑板上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思維導圖要繪制得足夠清晰,這樣才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難點。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作業(yè)的形式要求學生自行繪制思維導圖,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習生物的方法。
三、以學生為主體,體現(xiàn)其主體性
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學生不再只作為課堂上的傾聽者,還應該是課堂的主人。教師開展的一系列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這要求教師在傳授新知識時,要注意教學方式和方法,注意學生的聽課反應和課堂上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教師應該以生為本指引教學,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生物學科學習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學生的反饋,從而參考學生的反饋意見進行自我糾正,促進教師自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使教師能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服務,從而促進學生生物學科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只有學生聽進去了,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觀察植物細胞》時,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簡單地介紹植物細胞的各個機構及功能,剩下的時間都應該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練習繪畫植物細胞。有時候,教師的講解不如學生自己動手嘗試繪畫有效果,所以,教師要大膽地將課堂時間的自主使用權下放給學生。畫完后可以要求同桌之間互換檢查是否出現(xiàn)錯誤,檢查無誤后,教師可以讓一名學生到黑板上進行畫圖。這樣一來既能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還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生物學科的學科素養(yǎng),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四、結語
初中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關鍵階段,甘南藏區(qū)不能因為地方經濟較落后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適當調整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提高處理難題和進行實驗操作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薛敏.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2]李竹卿.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N].貴州民族報,2019-09-25.
[3]王兆紅.淺談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研究[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一)[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