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基翠
喜歡讀書才能把書讀好!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比鹗康淖骷覄P勒也曾經說過:“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廣闊的海洋?!币黄玫奈恼聲寣W生的心靈純凈而有正義感,它會引導學生從此走向成人,一步步走向美好的境界!如果從小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就會讓自己獲得巨大的快樂,就能認識大自然和人生,了解人和社會,懂得做人的道理,成為對家庭有益、對國家有用的人!正因為如此,我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看自己喜歡的、有益的﹑健康的書,我的學生在小學三年級就有看《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的,雖然他們對這些名著不一定都看得懂,但他們對其中的故事記憶深刻,講起劉備的《三顧茅廬》,關羽《千里走單騎》,張飛當陽橋上大吼三聲嚇退曹操八十萬大軍等故事,講得津津有味、頭頭是道。除了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我還在語文課上教給他們讀書的方法,好詞佳句的積累方法。下面筆者就簡單談談自己的一點經驗。
首先,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的熱情。
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并在活動中形成。興趣越濃,越有積極性,學習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兒童的興趣。只有產生了興趣,才能談到閱讀與積累。這些活動是:好詞好句擂臺賽、故事會、每日新聞發(fā)布會等。每天中午進行20分鐘的午間閱讀,所讀的內容是和語文教材配套的《國學經典》和《語文同步閱讀》。
其次,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積累的速度,在課堂上我還注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靠讀。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課堂上反反復復的讀,掌握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認真的讀,找到主要線索;帶著問題讀,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權,讓他們體會閱讀的趣味性,產生閱讀的激情,從而喜歡閱讀。
讀書習慣有很多方面,其中勤于動筆,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習慣之一,圈圈﹑劃劃﹑勾勾﹑做批注。徐特立就曾提倡過“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精神。勤于動筆對于認真讀書,深入體會課文的內容是有好處的。這種方法也要交給學生,使其從小就有勤于動筆的習慣,讀書時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學生產生了閱讀的興趣,學會了閱讀的方法,就會產生自主閱讀的愿望。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并積累素材,為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讀課外書籍的同時,我還適時給學生提供表演的機會,不斷給予其鼓勵,從而堅持長久的閱讀,真正養(yǎng)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如在做家庭作業(yè)時,讀一篇優(yōu)秀作文,抄幾個好詞,幾句好句;有時讀完一本好書,或一篇好文章后,寫一寫主要內容,或故事梗概。上完有關思念家鄉(xiāng)的詩詞和課文后,策劃一次活動,讓學生盡情地表演各種節(jié)目,如背誦古詩詞,演唱歌曲,表演小品……寒暑假布置學生讀中外名著,開學開展一次故事會,對講得好的學生給予物質獎勵。
農村小學的學生課外讀物資源貧乏,大部分學生家里藏書很少,學校閱覽室的書也不多,且大部分圖書都是西昌市其他單位捐的新書和舊書,學校閱覽室每天只能有一個年級的學生有機會放學在閱覽室讀一個小時的書,80%的學生家里沒有電腦,即使有電腦,也不能上網。所以在閱讀課上只有發(fā)動全班學生書籍共享,資源共享,互相交換,既經濟有實惠,還能認真地看,不是說“書非借不能讀”嗎?這樣還能觸動他們抓緊時間,多讀好書。另外全班同學湊錢每年訂閱三種報刊,交換閱讀,擴大知識面。
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學習積累,已經掌握了很多課外知識,并積累了很多好詞、好句、好詩詞,、好文章、好故事,語言表達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學習習慣也基本而養(yǎng)成。多年來,本人親自編輯出版《小學生作文精選》的書,出版了6本,出版作文集《飛舞的文學花瓣》8輯,共收集了學生優(yōu)秀作文800篇左右,做到人手一冊,在學生中廣泛交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總復習時要舍得留時間讓學生閱讀、體會、交流、點評、借鑒、學習。學生受益匪淺。整理《中華經典文言文誦讀》50余篇,激發(fā)學生對古文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對古文的閱讀水平,擴大學生對古文的閱讀面,增長學生對古文的知識。唐朝的詩人杜甫不是說過一句千古不變的名言嗎?“讀破萬卷書,下筆如有神?!?/p>
總之,語文課內交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語文課外布置學生大量閱讀,大量閱讀,以此為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反之,沒有閱讀和積累,作文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閱讀和積累是學生寫作的起點和源泉。所以我們提倡學生從小就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四川省西昌市禮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