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課程教育標準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代化學生的學習需求。當今社會電子科技發(fā)展迅速,各種電子產品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再加上激烈的社會競爭給初中學生增添了不少學習壓力,因此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越來越少,初中體育課堂成為了初中學生唯一可進行體育鍛煉的途徑。那么如何在新課程教育標準的指導下開展初中體育校本課程,提高本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呢?本文將闡述筆者的幾點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體育;校本課程
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生活質量不斷提升,但相對身體素質卻越來越差,而初中時期正是學生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這也就意味著初中體育課程擔任著初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重任。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改革如火如荼,初中體育課程也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尋找適合本校學生的體育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充滿興趣的體育課程中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為自身身體成長提供良好保障。
一、現(xiàn)階段在新課標指導下初中體育校本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教學方式單一、沒有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計劃
雖然很多初中體育課程都認識到了體育教育改革,并且學校在體育課程安排上也給予了更多的時間,同時也提供了相應的體育鍛煉場地和器材,但改革方式和教學方式卻出現(xiàn)了單一的現(xiàn)象,很多教師沒有根據自己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體育教學計劃,比如新課改提出要給學生更多的自主鍛煉時間,體育教師就會將時間都交給學生,自己沒有講解任何體育項目要領和做示范,甚至很多學校的方式都一樣,都把時間給了學生,體育教師沒有發(fā)揮好引導作用。再比如新課改倡導學校積極開展體育項目競賽,很多學校就不顧學生的意見,盲目開展體育比賽。這些現(xiàn)象表明很多學?;蚪處煕]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體育教學,所以無法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二)對體育課程不夠重視,教學中存在敷衍或者體育課被霸占的現(xiàn)象
由于受到考試制度的影響,很多初中學校的體育課程往往都被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學科霸占,甚至每周僅有的那幾節(jié)體育課也無法正常開展。一些學校雖然開展體育課,但由于學校對體育這門課程不夠重視,導致體育教師也對體育課程不夠重視,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xiàn)敷衍的現(xiàn)象,經常在體育課上都是讓學生自由活動,很少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技能教學和訓練。更別提開展校本課程了。
二、新課標下初中體育校本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體育課堂教學
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不同,因此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存在一定差異。而新課改倡導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這也就意味著學校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如有的學生平時不愛鍛煉,身體虛弱,老師就不宜開展高強度的體育訓練,如長跑、以及需要爆發(fā)力的百米跑等,這都不符合這類學生的鍛煉需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運動量不大的體育項目進行鍛煉,由淺入深進行練習,比如可以先開展踢毽子、然后籃球比賽、之后再開展短跑、長跑等,按照運動強度從小到大的順序進行鍛煉,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對體育課程和體育項目產生畏難情緒,還可以使學生完成體育項目之后獲得成就感,進而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為自身身體素質的增強提供良好的保障。這不僅是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更是構建初中體育校本課堂的重要途徑。
(二)開展符合本校的體育競技比賽,構建初中體育校本課堂
體育競技比賽是展示學生體育技能和水平的平臺,但學校不能盲目開展體育競賽,也不能盲目和其他學校開展體育比賽,而是要積極開展適合自己學校學生發(fā)展的、可以達到檢測體育水平和鍛煉效果的體育競賽,這樣才能為本校參加區(qū)級體育競賽和市級體育競賽打好基礎。在開展本校體育競賽之前學校可以調查班級的情況,詢問學生是否愿意參與體育競賽,并且向教師征詢體育競賽的舉辦時間,以免影響其他課程的教學進度。之后就可以按照班級進行分組,讓每個班級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報名參加比賽,這樣就可以開展適合自己學校的、自己班級的體育競賽,使學生可以在比賽中檢測自己的體育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還可以在比賽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力、有助于學生形成集體主義精神。從而為參加區(qū)級體育比賽以及市級體育比賽打好基礎。由此可見,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構建初中體育校本課堂能夠有效促進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充滿興趣的情況下積極投入到體育鍛煉中,潛移默化的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
三、結束語
總之,初中體育校本課堂的構建可以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對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fā)和身體素質的增強有積極作用。身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新課程教育改革為指導思想,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體育課堂教學,從而構建體育校本課堂,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張維凱,趙華恩,趙曉紅,等.“健康中國2030”戰(zhàn)略背景下中小學武術校本課程開發(fā)的作用表達[J].武術研究,2018
[2]趙文韜.甘孜藏區(qū)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體育科技,2016
[3]張細謙,仲亞偉.教師教育新理念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體育學刊,2016
(深圳市福永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