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杜郎口中學,這么一所小小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究竟有什么可學呢?當我置身于校園之中,置身于教室之中,置身于課堂之中,我忽然明白了這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學生與教師都忙忙碌碌,從每天的清晨開始,從教室走廊的每一個角落開始,展示、反思、總結(jié),哪一刻不是細節(jié)的體現(xiàn)?哪一處不是忙碌的結(jié)果?我的感覺是印證了最常說的一句話:細節(jié)決定成敗,付出才有收獲。
關(guān)鍵詞: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思考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這是我對杜郎口學生的描述,也是杜郎口最讓我震撼的地方。從晚自習到白天的課堂,不知道學生是因為參觀者絡繹不絕的緣故還是因為他們本身的習慣如此,學生的眼睛沒理開過書本、教師,學生的思想沒離開過課堂。參觀晚自習時,有的教室是安靜的,有的教室是喧嘩的,作為教師的我真的不忍心進門,剛開始小心翼翼,生怕打斷孩子們的學習,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的顧慮是多余的,我們這些參觀者就像穿了隱形衣,學生看都不會看你一眼,雖然教室里站著的、坐著的都有,雖然讓你感覺亂哄哄,但是他們亂的有秩序。孩子們背的津津有味,我的好奇心驅(qū)使我問了其中一個同學他們在干什么,他回答我說:“正在上課,請不要交流?!钡拇_,正在上課,如果每個教師都像我一樣,那這些不計其數(shù)的參觀者得打擾到多少孩子的學習,我為我的行為感到羞愧,我想我還是帶著我的好奇心等待答案吧。
一節(jié)晚自習的時間很長,我終于等到了我要的答案,他們剛剛的一切都是為了“展示”。教師喊停并提示學生四五六組向前注意站位,學生馬上安靜下來,圍繞著講桌站成一團,在我們看來很亂,但是他們哪個小組站在哪個位置之前是確定的。接下來就是他們的展示,看似很普通就是英語對話背誦,只不過表現(xiàn)的方式不同,我們的課堂是教師提問學生答、教師點名學生背,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是為了應付檢查的學、為了應付考試的學。而這里學習卻成了主動行為,大概是每個小組都會有兩名同學到黑板前,背誦他們剛才的內(nèi)容。通過他們的展示,我發(fā)現(xiàn)流利成了最基本的要求,學生會在流利背誦的基礎上附加動作、表情,有的小組還會別出心裁,每個人背后跟了一個翻譯,四個人的表演為他們小組贏得了掌聲。在展示的過程中還有評價,每個學生可以就剛才展示的同學做一個總結(jié),給他挖掘優(yōu)點、指出錯誤,這個評價包含展示同學的發(fā)音、動作、表情、兩人的和諧性等等,還可以拓展需要強調(diào)的重點單詞、句式。這些行為之前在我看來都是教師的行為,而在杜郎口評價一個學生回答的好不好、總結(jié)考試的重點字詞句卻成了學生的行為,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空間拓展了,敢去想老師所想、做老師所做,怎么能不在自己的展示中賦予更高的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對別人的行為做出了要求,又怎么可能不反省自己的行為?學生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單詞讀音錯誤,糾正之后這個學生會帶領全班同學一起讀三遍,聲音一遍比一遍高,情緒一次比一次亢奮,頗有李陽瘋狂英語的范兒。學生無論是展示背誦還是指正錯誤,都是一種自信的狀態(tài),臉龐雖稚嫩但無所畏懼。還有一點就是學生的展示不是一窩蜂,不是你一言我還得辯解兩語,一個小組或一個人在黑板前展示或評價,就不會有另一個小組或個人去爭搶,他們會自覺的站回原地,等待下一個表現(xiàn)機會。他們的展示是爭先恐后的、有序的、快節(jié)奏的。
我們感嘆學生的那種自發(fā)的表現(xiàn),究竟怎么能讓學生達到這樣的水平,如何把學生管理到這么聽話,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后來和杜郎口教師的交流,我了解到培養(yǎng)學生初期,僅僅一堂自習課是達不到展示的效果的,一篇課文他們有可能預習七八節(jié)課,為的就是讓學生能充分的展示自己,他們的預習不是漫無目的的,而是目標明確的、層次化的、遞進式的預習,等到學生明白拿到一篇課文究竟要怎么預習、展示什么的時候,就慢慢壓縮預習時間。重點的課文精講,精到分析其中的用詞、語句、情感、寫作技巧,非重點課文略過,這樣就解決了教學進度的問題。在整個展示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杜郎口中學的展示不僅在學生身上,也體現(xiàn)在教師身上。如果說杜郎口的校園文化是什么,我想應該是教師的白板和學生的黑板。走廊里都擺著教師對今天這堂課的反思,密密麻麻,我想這不僅僅是給我們做樣子的,而是他們對于每一堂課的認真思考,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這一點也成就了其中的教師,為什么杜郎口的教師有話可寫,有書可以出版,這就來源于每天的展示反思。教室的墻壁上懸掛的名言和我們不同,我們的是名人說的,他們的是教師自己寫的,這本身又是一種展示。
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有些做法我們也做了,為什么我們對于合作學習會望而卻步,為什么我們總感覺如邯鄲學步一般?我想這是一個系統(tǒng)的、需要動員所有人都參與的工程,而且一定要有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實施準則。還有就是我們沒有堅持,常常用了一次合作之后,感覺學生的能力達不到預想的效果,下一節(jié)課又退回了老路,堅持下來也許我們的學生也能做到,或者達到符合我們學校特點的效果。最后就是細節(jié)的完善,名牌之所以昂貴,僅僅因為它精致了一點點,但就是這一點點需要顧客付出十倍乃至二十倍的價錢,由此可見細節(jié)的重要性。
我對于杜郎口的理解還很淺薄,仍然有很多的困惑,這些問題、困惑會引發(fā)我的思考,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考新的教學模式,思考自主合作學習。
參考文獻:
[1]丁嫦于. 在自主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均衡發(fā)展[J]. 新課程(中學),2013,(12):124-125.
[2]程可征.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教學模式的思考[J]. 基礎教育論壇,2012,(10):42-43.
煙臺理工學校 山東煙臺 張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