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縱觀近幾年來各大高校韓語教學的課堂,我們不難發(fā)現會話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少韓語專業(yè)的同學在學習這門語言時,雖然具有良好的書面表達能力,但在會話方面缺十分欠缺。本中主要對學生會話能力差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民辦院校中提升學生韓語會話能力的一些辦法。
◆關鍵詞:民辦高校;韓語會話;提升對策
近幾年來,社會對韓語專人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不少民辦高校也都開設了韓語專業(yè)。在學生進行外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會話能力,但通過對民辦高校開設的韓語專業(yè)教學調查后,我們發(fā)現不少學生都沒有較強的韓語會話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的韓語會話能力得到提升,是目前高校最需要引起重視的事情。
一、導致學生韓語會話能力較差的原因
(一)學校以及教師沒有將會話課堂重視起來
在學習語言時,我們都知道“聽、說、讀、寫”每個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不少民辦高校在設置韓語專業(yè)學習課程時,依舊重點安排韓語中的精讀課程以及聽力課程,而對于能夠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會話課程卻沒有引起重視。并且,在實際的韓語教學過程中,由于讀寫課程更容易進行開展,因此教師也就慢慢忽略了會話課程。
(二)會話教學時沒有準備豐富的教學資料且教學過程單一
很多民辦高校在教學韓語時,沒有為學生準備能夠提高他們應用能力會話教材。很多高?,F在進行教學的教材只是精品教材,這些教材內容編寫的往往不夠直觀,對于一些學生需要重點進行掌握的詞匯和語法知識,也沒有用圖像來突出表達,學生在學習這些韓語會話知識時,常常會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會話課堂上也就提不起任何學習興趣了。
(三)教師沒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會話練習環(huán)境
在韓語會話課堂上,很多教師只是為學生講解了一些與會話相關的理論知識,并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進行實際的操練。并且很多的韓語教師在授課時,認為學生不具備較強的聽說能力,依舊在課堂上使用大量的漢語進行教學,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習韓語,自然也就無法提升自己的會話能力了。
(四)教師沒有為學生灌輸韓國人的思維方式
每個民族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特有的一些風俗習慣,如果學生在學習韓語知識時,不具備一定的語言文化背景嘗試,那么學生在進行會話時,就很難將換過人的思維方式以及語言表達習慣運用在交流之中了,這也是導致學生韓語會話能力差的原因之一。
二、民辦院校學生韓語會話能力提升對策
(一)重新設計課程,將會話教學重視起來
民辦高校的韓語專業(yè)課程,需要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前提下,將學生培養(yǎng)為職業(yè)型、應用型以及技能型的人才。所以學校在設計課程時,需要將就業(yè)作為教學的目標,將師資力量、課程安排以及考核體系等方面進行重點的改革,這樣才能讓學生的韓語應用能力得到培養(yǎng)。在安排韓語課程時,對于會話課程,可以為學生增加一些能夠讓學生在實際應用方面得到提升的實踐課程或者選修課程。在組建韓語教學師資時,學校需要提升師資水平,選擇一些性格開朗且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韓語會話課的主講教師。在考核學生韓語學習效果時,也要改變以前那種只是考核學生韓語詞匯量和語法掌握程度的筆試方式,而是需要將考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安排口語測試來綜合判定學生的韓語學習情況。
(二)使用不同教材進行教學,豐富會話教學的內容
教師在進行韓語會話教學時,需要將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以及專業(yè)建設目標要求進行有機地結合,在選擇會話教材時,可以為學生選擇一些詞匯難度適當且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教材。在韓語會話教學課堂開展到一定階段后,可以為學生推薦類似于《韓國語常用句型》、《開口說韓語》等書籍,讓他們能夠通過自學書籍,去積累一些在進行口語表達時能夠運用到的句型。除此之外,還可以為學生們推薦一些韓國出版的教材或者雜志,這樣學生就能對韓國語言中的詞匯以及他們使用到的表達方式有所掌握。學生在這種會話課堂中學習語言知識,能夠感受到課堂內容的豐富性,從而對提升學生會話能力有較大的幫助。
(三)為學生創(chuàng)造會話課堂環(huán)境
教師在教授學生韓語時,要多在課堂中使用韓語進行教學。并且,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多媒體技術運用進來,學生在通過視聽手段進行韓語學習時,能夠讓他們具有活躍的思維。總之,在教學時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韓語學習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更加融入其中。
(四)將會話教學與文化教學進行緊密結合
雖然韓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但在韓國文化體系中,韓國人的行為言論也受到了他們自身思維方式的影響。如果想要讓學生學習韓語時提升他們的會話能力,那么教師就需要將會話教學與韓國文化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學生在了解了韓國文化之后,便會對韓語對話有新的認識。學生在學習到韓國大量的文化知識后,不僅能夠對韓國人的思維方式更加理解,還能讓學生的會話交流能力得到提升。
三、結束語
評價學生學習外語的一項重要的標準,就是看學生是否具有會話能力,同時具有會話能力也是這也是學生們學習語言的最終目標。因此,作為民辦高效得韓語會話教師,在教學時需要結合會話課程的要求和目標,將韓國文化融入到教學的課堂上,讓學生對韓語的學習充滿興趣,這樣學生在對韓語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之后,就會自己主動去發(fā)現韓語的魅力,同時學生在這種心態(tài)下學習韓語會話,也就會克服以前那種對口語表達的焦慮心理了,這也讓民辦高校提高學生韓語會話能力得到一定的成功。
參考文獻
[1]樸正實,王海軍.韓國語專業(yè)教學內容及方法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03):56-57.
[2]馬淑香.語言現象中積淀的韓國人的文化思想[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01):77-80.
作者簡介
張婉(1989.06—),女,漢族,黑龍江人,講師,研究生。
課題:校級課題:朝鮮語特色專業(yè)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