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湘云
【摘要】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發(fā)展言語能力的同時,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向讀學寫側重于讀寫結合,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同時也具有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作用。立足于這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均得到培養(yǎng),效果顯著。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推進向讀學寫展開研究,立足于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學寫
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學科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向讀學寫,能夠在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而且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明確將閱讀、寫作分離開來,學生通過閱讀來進行語文技巧訓練,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利用寫作來鍛煉學生的書寫能力,沒有做到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這樣的教學模式忽視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的關系,使得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深度較淺,教學質量也相對較差。寫作訓練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主要方法,采用向讀學寫的教學模式,將兩者結合起來,通過寫作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達到同時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與單獨使用兩種方法教學比較,其教學效果更佳,能夠全方面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因此,制定向讀學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方案是當下需要重視并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立足仿寫,激發(fā)興趣
新課改的落實,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方式也應當?shù)玫礁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注重引導教育,引導學生了解文章作者的內(nèi)心想法,并掌握作者表達自己思想所使用的方法,從而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選擇使用。以《白樺》為例,這篇文章作者主要對窗前的白樺進行描寫,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使用比喻等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白樺,如涂上銀霜、如披上雪花,仿佛將窗前通體潔白的白樺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教師可以在學習這篇文章后,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物或者植物,使用文章作者的手法,選擇一個特定的場景,使用多種修辭手法,對喜歡的動物或者植物進行描述,并將自己對所選取事物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這種方法將閱讀作為寫作的基礎,在閱讀并理解文本后進行寫作,寫作的過程中將自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注入其中,利用文章作者的情感表達方法以及景物描述方法,學習效果得到顯著提升。
二、讀中感悟,挖掘內(nèi)涵
語文閱讀教學結束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寫讀后感,包括對作者情緒、文章所描述內(nèi)容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的理解,在讀后感的寫作中掌握寫作技巧,并熟練各種表達方式的應用,在寫作中能夠將自己情感清晰表達出來,學習生活的各種人際交流中也可以熟練表達情感,學生的綜合素質明顯提升,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將相和》為例,這篇文本主要表達的是藺相如和廉頗之間的矛盾和處理矛盾的方法,文中負荊請罪這一個小故事更是包含廉頗的深深的愧疚感,文本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誦,在朗誦的過程中角色扮演,感受廉頗內(nèi)心深深的愧疚感,然后教師抽取部分學生進行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要求將自身情感注入其中,朗讀結束后鼓勵學生將自己對文本的認識以及對作者心情的理解講出來,教師根據(jù)學生所闡述的對文本的見解以及認識制定適合學生的讀后感寫作框架,讓學生擁有清晰的讀后感寫作思路,教師還要進行寫作方法講述,讓沒有抽取到的學生能夠自己制定寫作框架,并書寫讀后感。讓學生將自己對文本認識寫出來,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文知識運用能力。
三、擴展文本,放飛想象
課文內(nèi)容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進行情節(jié)描述以及續(xù)寫,情節(jié)描述主要對一些文本中沒有仔細描述的事件進行詳細描述,續(xù)寫則主要針對一些結尾不清楚的文本,學生給這些結尾不清楚或者沒有結尾的文本續(xù)上結尾。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法改編文本內(nèi)容。以《窮人》為例,這篇文本沒有介紹主人公桑娜一家收養(yǎng)鄰居西蒙兩個孩子后的生活,因此文本沒有固定的結局,所有學生都可以根據(jù)課文素材發(fā)揮想象力進行后續(xù)情節(jié)構思,如桑娜一家人第二天又制作了新的漁網(wǎng),可以依靠新的漁網(wǎng)捕捉更多的魚來維持生計;多少年后桑娜和西蒙的孩子都長大成人,一同出海捕魚維持家用,桑娜與桑娜的丈夫也擺脫了生活的壓力。情節(jié)描述以及續(xù)寫、改編等都需要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并將自己的想象描述出來,內(nèi)心情緒描寫等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幫助其掌握反襯等修辭手法,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四、開展向讀學寫活動
首先是向讀學寫活動素材的選取。由于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很多事物接觸較少,其理解自然不足,因此選取向讀學寫活動素材時應當貼合生活,選擇課本中具有生活氣息的文本進行寫作引導。除此之外,一些對學生吸引力較強的神話故事以及語言故事也可以選取,使用這些素材能夠調(diào)動學生參加向讀學寫活動的積極性,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向讀學寫活動中。以《威尼斯的小艇》為例,這篇包含水、夢、艇的文章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又展示了威尼斯這座城市等獨特的魅力,完成閱讀教學工作后,教師可以采用向讀學寫之擷取創(chuàng)造法的手段,引導學生向家人或者朋友講述威尼斯的風光,完成后讓學生將整個講述威尼斯風光的事情記錄下來,以記敘文的形式呈現(xiàn)給老師,這種向讀學寫活動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完全調(diào)動起來,學生敢于也善于去表達自己的見解,整體語文素質得到提升。其次,寫作技巧的訓練。學生應當認真去了解寫作技巧,掌握并使用寫作技巧,達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效果。學生的知識儲備也較為重要,豐富的知識儲備是寫作的基礎,因此應當要求學生書寫日記,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閱讀以及寫作帶來的快樂,從而主動書寫日記,豐富寫作素材,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在語文學科學習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也是學生學習成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落實向讀學寫的教學方法,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并使用寫作的方法將自身情感表達出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文知識運用能力均得到鍛煉,綜合素質顯著提升,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姚源和. “讀—寫—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 2015(29):97.
[2]韓姝敏.“讀—寫—讀”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 2016(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