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摘 ? 要:在新冠肺炎期間,為實現“停課不停學”,各中小學由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轉變?yōu)榫€上教學。基于OBE理論,以研究意義、理論基礎為切入點,將京版二上Unit5 Lesson17的線上教學溝通指導與反饋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從而推動目前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在線教學;OBE理論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0)19/22-0072-05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中小學秉著“停課不停學”的指導辦法,由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轉變?yōu)樾屡d的線上教學?!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以下簡稱《課標》)明確指出“積極利用音像、廣播、電視、網絡信息等,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如何在疫情期間利用網絡手段填補教學過程中的“信息溝”(information gap),促進師生良性的教學互動與及時的反饋,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科情感,是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在線教學是眾多一線教師和學者的選擇之一,根據現有文獻,在線教學的理論依據不甚清晰。因此,找到符合當前大背景要求以及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理論基礎,并對在線教學的溝通指導與反饋進行設計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內容。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科的積極情感,達成英語教學的目標,本研究基于OBE理論,以京版小學英語(一年級起點)二上Unit5 Lesson17的教學溝通與反饋為案例,分析如何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教學以及輔導。
一、研究意義
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fā)具有偶發(f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在線教學的發(fā)展進程?!霸诰€教學”是指一種以網絡平臺為媒介進行師生教學互動,完成教學內容的教學形式。
截止到2020年6月,知網關于“在線教學”的文獻一共有2,650篇,其中期刊有2,502篇,博碩論文有16篇。在2002年到2020年的18年里,有關“在線教學”的相關文獻發(fā)表量在2020年達到最高值,約有1170篇;關注度逐年增加,其中從2015年到2020年關注度上漲得最快。(見圖1)
從圖中反映兩個問題:1.為什么“在線教學”的相關文獻發(fā)表量在2020年達到最高值?2.為什么2015年到2020年關于 “在線教學”的關注度上漲最快?
問題1:社會性原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中小學由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轉變?yōu)樾屡d的線上教學,這極大地促進了教師與學者對“在線教學”的研究興趣,因此文章的發(fā)表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問題2:研究表明:受《課標》中“豐富的課程資源對英語學習極為重要……積極利用音像、廣播、電視、網絡信息等,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的影響,極大地促進了小學英語教學的豐富性,引導教師更加注重資源的多元化。由此可見,線上教學完全符合《課標》的新要求。在2012年頒布《課標》之后,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把“網絡信息”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特別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在2015年到2020年這五年吸引了眾多學者與教師的關注,因此關注度上漲得最快。
筆者又將“OBE理論” “在線教學”和“英語”這三個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檢索,與之相關的參考文獻一共有39篇,其中有關“小學英語”的文章只有2篇(見圖3)。
綜上所述,受《課標》的頒布影響,一些學者和教師開始對“線上教學”產生了興趣。關于“線上教學”的文獻數量較多,但有關“OBE理論”和“小學英語”的研究較少。本文在新冠肺炎的背景下,以《課標》為指導,將“OBE理論”作為基礎,旨在研究小學英語在線教學溝通指導與反饋的案例,豐富其實踐意義。
二、理論基礎
結果導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簡稱 OBE,又名產出導向教育或者成果導向教育。截止到2020年5月,根據知網文獻可知,“結果導向教育”首先由斯派狄(Spady)提出,他認為結果導向教育的重點不在于提升學生的成績,而在于學習過程結束后學生真正擁有的能力。OBE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重點關注學生“獲得了什么”,而不是教師為教學“講授了什么”。其基本原理是“所有學生均能成功”(success for all)。
OBE 是反向設計,正向實施,圍繞著預設的最終學習結果進行逆推,設定培養(yǎng)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和相應的評價機制。用反饋改善教學設計,以提升教學質量。
OBE 導向下的課堂教學方式,由“講”轉為“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化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運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這個教學組織者的作用。
教學流程設計依據 OBE 理論,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結果為參考,通過學生對學習結果的反饋調整課堂設計。我們把課堂設計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課前是預習階段;課中,教師根據學生自學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一邊講一邊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并進行回答;課后主要是布置作業(yè)和個性化輔導。
綜上所述:筆者對基于OBE理論的線上教學界定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導向,讓學生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自學,在教師的指導溝通與反饋下完成學習內容。
三、案例分析
本次線上教學設計的目標緊緊圍繞著OBE理論: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導向,結合教參要求。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及時溝通、指導與反饋,激發(fā)學生的學科興趣,培養(yǎng)正向的學科情感。
(一)教學目標的設計
結合當前疫情和學生在家的實際情況,以OBE理論中提及的“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為基礎,將指導與反饋方面的預設教學目標設定為:
通過觀看“空中課堂”和教師輔導視頻,學生能夠用“Whats this?” “It has ... ”“It likes to eat... ” “It can ... ”多角度描述動物的特征,并用“Its a/an ... ”回答動物的名稱,積極參與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本節(jié)課預設的教學目標設計屬于表現型目標,即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能力進行培養(yǎng),更加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將結果型目標用于改善原有的教學設計,以提升教學質量。
(二)依據OBE理論的設計方案及實施
本案例以線上教學為背景,并結合OBE理論,通過觀看“空中課堂”和教師輔導視頻幫助學生達成基本預設目標,在課間答疑互動中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范圍選擇:二年級3班。課時:第一課時。(見圖4)
1.“課前”準備階段。課前準備:首先以班級為單位建群,命名為“二(3)班英語輔導群”。之后布置課前預習作業(yè),主要是要求學生聽課文和單詞的音頻,能夠跟讀,并用“一起小學”app測試學生跟讀課文和單詞的準確性。
如圖5所示,教師版app顯示課文與單詞跟讀平均分為99分。從報告結果可以得出,該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較強,對本課重點句型和單詞的語音語調把握得較好。根據學情分析可以在學生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課外的句型,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增加了“It likes to eat ...”“It can ...”兩個新的句型,幫助學生在線上互動中多角度描述動物的特征,拓寬學生的表達方式。
2. “課中”學習階段?!罢n中”學習主要包括觀看空中課堂、觀看輔導視頻和課間答疑。
(1)觀看空中課堂,記錄疑點。學生通過觀看全國統(tǒng)一的空中課堂,學習“Whats this?” “It has ...”和“panda”等單詞,并用“Its a/an ...”回答動物的名稱。
(2)觀看輔導視頻。學生在觀看完空中課堂后觀看教師在群里發(fā)的輔導視頻,學生能夠再次練習用“Whats this?” “It has ... ”描述動物的特征,并用“Its a/an ... ”回答動物的名稱;教師結合學情在輔導視頻中添加的“It likes to eat... ”“It can ... ”句型,幫助學生多角度描述動物的特征。教師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例如,What does it look like? What can it do?等幫助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3)課間答疑。利用課間的時間在“二(3)班英語輔導群”里進行答疑。學生提出疑問,教師在線解答。
例如,××同學對輔導視頻中添加的新句型“It likes to eat... ”中“l(fā)ike”需要加“s”產生了不解。在線溝通與指導中,教師主要面對的是家長,所以在微信群里最好以一種最直接且兒童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講解,在初步滲透語法概念的基礎上方便家長對學生進行二次輔導。所以,筆者在群里的語音是這樣的:“××,你好。你提的問題很有意義。這個問題涉及語法,“It”是動物或者物品的“它”,屬于“第三人稱單數”,后面的動詞比如今天所學的“l(fā)ike(喜歡)”見到“It”就會叫上好朋友“s”變成“l(fā)ikes”。請你一定注意,在一般情況下“動詞”會叫上好朋友“s”,但有時候“動詞”會叫上其他的好朋友,不一定是“s”哦。隨著我們學的內容越來越多,你就會見到“動詞”的很多好朋友。你明白了嗎?如果不明白請私信我?!?/p>
以上溝通指導與反饋的片段是以當前學生在家學習的背景為前提,結合現有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和學習情況進行適時指導,在有趣的“動詞的朋友”中初步建立語法概念,為以后的英語學習進行鋪墊。
3.“課后”輔導階段?!罢n后”的練習是完成“目標檢測”練習冊的第17課。作業(yè)主要以背書為主。教師在“班級小管家”中布置“練習:完成L17目標,并拍照上傳。作業(yè):背L17課文單詞小韻文(背書視頻發(fā)到英語輔導群)?!保ㄒ妶D6)
“課下”教師進行批改作業(yè),在下午5點把學生完成練習和作業(yè)的情況發(fā)送到“二(3)班英語輔導群”,優(yōu)秀作業(yè)會在群里提出表揚,對未提交或者待改正的學生私信溝通,在一定情況下保證了能夠以學生實際情況為中心進行個性化溝通指導與反饋。(見圖7)
本案例是以“學生為中心”,以“OBE理論”中的“學生的學習結果”為導向,將線上教學分為“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作業(yè)”三個階段。
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利用“一起小學”app來檢測學生的預習結果,并根據“預習結果”進行預設目標的修改,使“教法”與“學法”相結合,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初步理解。
在“課中學習”階段,學生通過觀看“空中課堂”和“教師輔導視頻”自學本課教學內容,并記錄疑點和問題;在答疑活動中,教師在“英語輔導群”里以一種最直接且兒童可以理解的語言解答學生的疑問,逐步消除教師與學生、家長與學生存在的溝通障礙,方便家長在課后對學生進行二次輔導。
在“課后輔導”階段,基于“班級小管家”中“學生學習結果”的情況,對教學設計進行再次調整,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有助于總結和講解易錯題,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利用網絡平臺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fā)極具偶然性,給中小學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開展線上教學不僅緩解了延期開學期間教學的困境,還保證了教學進度。期間各中小學摸索線上教學的新途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推動疫情后教學的質量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疫情過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白 ? 玉.小學英語學科線上教學問題與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20,(05).
[2]肖 ? 莉.基于OBE教育理論的現代漢語教學改革探析——以高專師范類小學教育專業(yè)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03).
[3]周 ? 雪.成果導向教育視野下的應用型大學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以學生就業(yè)需求調查為切入點[J].教育教學論壇,2020,(15).
[4]劉 ? 莉.“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學英語課程線上教學學習策略調查[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0,41,(04).
[5]高啟榮.疫情防控期間高職院校線上教學策略探折——以商務英語專業(yè)線上教學為例[J].英語廣場,2020,(11).
[6]凌霄燕.區(qū)域線上教學有序推進的實踐與思考——以《拱墅區(qū)小學英語學科教學計劃指南》的制定和落實為例[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0,(03).
[7]曾維平,萬永勇.這個教學團隊把疫情搬上英語“空中課堂”——記萍鄉(xiāng)市參加線上教學八年級英語課程錄制團隊[J].江西教育,2020,(07).
[8]李小妮.線上教學在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探究[J].冶金管理,2020,(01).
[9]孫世娟.淺析網絡生態(tài)環(huán)境下高校英語“線下+線上”教學新模式[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