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點名活動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集中點名是安全的首要責任。點名活動一般處于早餐和活動前的中間過渡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同時注意到在不同節(jié)奏進行任務的幼兒,但在點名活動中時常發(fā)生吵鬧、代替喊到、發(fā)出怪叫、胡亂插話等現(xiàn)象,班級常規(guī)常常一團糟。由此,我在想:點名活動要怎么玩呢?怎樣做幼兒才會主動期待點名活動?他們會怎樣有趣的表達“我在這兒”呢?帶著新奇與思考我開始了第一次觀察。
一天早餐結束后,進入點名環(huán)節(jié),馮老師拿上點名冊開始按序點名?!袄罹ш?、李晶陽”,連著喊了好幾個沒人應答,旁邊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告訴李晶陽要喊到,可他還是沒有反應,只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看著教師。于是教師抬頭用專注的眼神又看著他說:“李晶陽?”他伸長了脖子,依然注視著教師。教師:“點到你的名字時,請喊‘到。”接著他喊了一聲“到”。
飯后散步時,我問李晶陽:“早上為什么沒有喊‘到?”他說:“我記住了下次喊‘到,但我不知道喊‘到是什么意思?”于是第二天在點名開始前我告訴幼兒:“點名字喊‘到就是告訴別人‘我在這兒的意思。你可以回答‘到,也可以回答‘這兒?!?/p>
活動調整:從第一次的常規(guī)點名中可以看出,幼兒對于點名活動處于迷茫狀態(tài),完全是被動的附和。點名時,有人用聲音來回答,有人卻用眼神來回答,可見幼兒的應答方式?jīng)]有局限于一種,而是利用了身體的各個器官進行應答。于是,我們設計了聲音回應點名、拍手回應點名、擁抱點名等方式。
早餐結束后,開始進入點名環(huán)節(jié),教師按序點名,曹玉溪(拍手)、李晶陽(拍手)……李澤瑞,結果三個小朋友一起拍了起來,教師說:“一個人只有一個名字,只能喊一次到,用別人的名字,這是不禮貌的?!庇谑牵c名繼續(xù):“姜睿希,姜睿希(好多小朋友說沒來)?!薄拔以谶@兒呢!”過了一會兒,姜睿希才抬起頭說。教師說:“點名時要認真傾聽,錯過你獨一無二的名字,你的朋友會記不住你的?!?/p>
活動調整:當點名失去趣味時,幼兒的等待就變?yōu)榱讼麡O等待,導致狀況百出。于是教師仔細思考,將詞語的學習貫穿到重復的練習中。第二次的點名活動中,有的幼兒對于活動非常感興趣,而有的卻有點走神,應答方式多變,但點名方式固化,改成唱出來會發(fā)生什么呢?
點名活動開始了,教師說:“今天我們請小貓老師來給我們點名字,那點到名字時,你會說什么來回答小貓老師呢?”“喵喵,喵喵喵?!薄安苡裣ㄟ鬟鬟鳎?,李晶陽(喵喵),趙子勛(喵喵喵喵喵)……”之后的小朋友越說越長,幼兒不再動來動去坐不住,臉上帶著期盼的目光在等待著自己的名字。但幼兒模仿的詞有的很長,有的很短,有時會變成比誰回答得長,于是,教師適當調整,改為數(shù)數(shù)自己的名字是幾個字,就說幾個“喵”,點名順利進行。
活動調整:動物的擬聲詞模仿為點名活動增加了很大的趣味性,幼兒不再消極地等待,專注力與期待度大大提升,但自發(fā)的拖延音確實影響到了后面的小朋友,游戲就要有游戲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才會讓行為更規(guī)范。為此教師稍稍一改,采用了節(jié)奏式的點名方式,對歌式的回答方式,幼兒也很自然地被帶到了節(jié)奏中,點名游戲變得多變、有趣且易掌握。
升中班了,為了方便幼兒園的管理,我們?yōu)榘嗬锏拿课挥變壕幜藢W號。早餐后開始點名:“曹玉溪(1號)李晶陽(2號)……馮默林(19號)秦凱美(?)”小朋友們說:“該20號了?!瘪T默林提醒說:“我是19,你在我后面是20號?!鼻貏P美:“20號?!?/p>
活動調整:幼兒對于數(shù)字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還沒有將名字和號碼相對應,還不夠有主動性。于是教師從兩個方面開始嘗試,首先打亂學號順序點名,讓數(shù)字號碼成為幼兒的特別關聯(lián)。其次名字學號換著點,從逆向思維的角度讓幼兒感知數(shù)字號碼和名字之間不同名稱同一作用的對應關系。
點名活動開始了,第一排的幼兒很快就坐好了,但其他幼兒有的還沒有搬好椅子,有的還在喝水,幼兒分成了多種狀態(tài)同時進行。坐好的王芊衡、劉子航、趙子勛開始玩鬧,上廁所的聶莫語、王紫夢也沒有著急加速的行為。趙子勛跑過來說:“老師,坐好了干什么?他們動作太慢了!”于是教師說:“今天請表現(xiàn)動作快的小朋友學著老師的口令,請他們坐好按序點學號,小朋友來喊‘到?!庇谑?,趙子勛小朋友很興奮地跑到了最前面:“請小朋友坐好,現(xiàn)在點名開始,1號(到)、2號(到)……36號!”教師說:“我們班沒有36號,35號就結束了,請你數(shù)一數(shù)今天一共來了幾位小朋友?老師也會數(shù)一次,我們來驗證一下,和老師數(shù)的一樣,就是數(shù)對了?!壁w子勛先從自己開始開始數(shù),數(shù)完站到前面說:“我們中五班今天一共來了30位小朋友。”教師說:“和我數(shù)的一樣,你說得對,大家為他鼓掌?!?/p>
活動調整:學號對應,總數(shù)對應,增加了幼兒對數(shù)字順數(shù)和對應數(shù)的難度,不但加強了幼兒的主動思考,更增強了幼兒的自信。但動作快的幼兒總是很快,動作慢的還是很慢,怎么樣才能把責任放到每個人身上呢?我們開始采用學號輪流制,從1號開始,每日一位,輪到的幼兒要提前站到前面,幫助其他幼兒安靜下來。
今天輪到30號吳若菲小朋友點名字了,她很快就吃完了早飯,站到前面說:“請小朋友坐坐好,分針馬上走到2了,早餐時間要結束了。1號(到)、2號(到)……35號(到)?!彪S后她開始點總數(shù),并匯報:“今天中五班一共來了32位小朋友。”“今天老師要獎勵你,可以邀請比你的學號大1的小朋友起立并和他擊掌?!蓖踱F衡馬上站起來說:“是我,我是31號?!彼麄兣d奮地擊了掌?!氨饶愕奶柎a小1個數(shù)是幾?”王芊蘅說:“29號,是29號王澤晨?!瘪T默林說:“在我19號后面的數(shù)是20,是比我大1個的數(shù)?!庇變杭娂娝伎己捅容^著學號之間的大小關系。
活動調整:將數(shù)字的比大小及數(shù)學目標中數(shù)字的多1、少1運用到點名活動中,不僅增進了幼兒之間的交往,更促進了幼兒的主動學習。但我發(fā)現(xiàn)雖然集中在一起利于點名時的共同學習,但同時解散進區(qū)入坐時,容易發(fā)生擁擠的現(xiàn)象,于是我們再次考慮可以分批解散。如點名幼兒可自由提問:比15號大的號碼請進區(qū),其余幼兒等待。
今日早餐結束后,輪班的丁梓芯小朋友時不時看著鐘表上的分針,還悄悄地催促未送碗的小朋友 。等到分針走到2時,她立刻走到前面說:“點名時間到,請小朋友到前面坐坐好,請上廁所和洗手的小朋友抓緊時間?!贝蠹叶季o湊起來,調整座椅,加快腳步,一分鐘后所有的小朋友都已坐好。接著她說:“大五班的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2號丁梓芯,今天輪到我點名。1號(到)、2號(到)、3號(無人應答)……18號(無人應答)……23號(無人應答)……35號(到),現(xiàn)在我來數(shù)總數(shù)?!焙鋈挥袀€小朋友小聲地和她說了點什么,她就忘記數(shù)到了幾,又重新回來數(shù)。最后,她站在前面說:“大五班原來一共有35位小朋友,今天一共來了31為小朋友?!贝丝探處焼枺骸澳墙裉煲还灿袔孜恍∨笥褯]有來呢?”有一個小朋友說:“有4個小椅子空著,那就是有4個小朋友沒來?!边€有的幼兒在認真地念沒來小朋友的名字,于是我們共同探討并發(fā)現(xiàn)了用每日來園總數(shù)向上數(shù)和原來總數(shù)向下數(shù)的方式來計算的方法。
活動調整:此階段幼兒充分感知了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并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理解了加法和減法的意義,主動學習的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且自我管理成長表現(xiàn)明顯。但發(fā)展中也出現(xiàn)問題:由于人數(shù)較多,一一對應地數(shù)數(shù),時間過長且有部分的消極等待,于是我們采用固定每一排只坐10人,并請每排的左邊第一人為小組長,負責清點自己所在那一排的人數(shù)是否夠10人,不夠加人,多了減人。最后負責點名的小朋友可以10個10個數(shù),不夠10個的一個一個往上數(shù)。
隨著游戲的不斷深入,幼兒從被動的接受到主動的配合再到自主的管理,從不變到多變,他們已經(jīng)了解了游戲的趨向。為做好幼小銜接準備,豐富點名活動,在幼兒點名前的準備階段可嘗試將點名內(nèi)容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畫出來做記錄。
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都是游戲,游戲中都蘊含著智慧。游戲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發(fā)展性。當游戲沒有前期經(jīng)驗時,游戲處于放空狀態(tài),無法繼續(xù);當游戲趣味性太高時,會出現(xiàn)混亂、本末倒置的現(xiàn)象;當游戲一直無法成長時,游戲將失去存在的價值。
幼兒的教育在生活,幼兒的生活無小事。幼兒的主動性來自于幼兒的參與,將被動的配合變?yōu)橹鲃拥膮⑴c是幼兒在幼兒園中重要的生活學習方式。教師應盡量將任務放在幼兒的身上,給予其嘗試與模仿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責任感,讓幼兒感知到被需要。點名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花點心思,關注幼兒的興趣點,將創(chuàng)新融入一日生活的細節(jié)中,讓點名不再是教師的任務,而是一片知識的海洋,創(chuàng)想的樂園。
(責任編輯:張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