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鵬
摘要:目前,在課程活動化的影響下,素質教育越來越被重視,中小學也不再只是培養(yǎng)應試性的中小學生。體育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學生的活動興趣、情感、意志,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智力。中小學生教育注重“活動”為主,“教學”為輔,我們通過體育教學來豐富中小學生教育設計方案,從而更好的促進中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體育教學;中小學;興趣;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216-01
1.研究意義
體育教學的優(yōu)勢是十分清晰可見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學生的社會交往、團結協(xié)作、合作分享、語言表達和身體素質等。而體育教學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首先,體育教學中,中小學生可以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到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同時有效提高了中小學生間的合作、分享、互助能力的發(fā)展。其次,體育教學中,中小學生的語言以及認知能力發(fā)展會非常快,體育鍛煉等于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高級的模擬環(huán)境”,在玩耍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會明顯提高。體育教學對中小學生學習的影響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讓中小學生的體育體驗感得到提高,同時改善中小學生對活動規(guī)則的敏感程度,進而來提高中小學生的身心抗壓能力。要想做好這一工作,我們教師應該尋求一種更加豐富的體育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
2.研究現(xiàn)狀
只有對體育教學應用過程進行充分的調研,并將現(xiàn)有的體育教學開展過程進行分析,才能夠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應用工作的開展。之前的體育教學開展僅僅停留在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徑等運動中,中小學生一起進行活動,沒有考慮體育教學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材料的分層投放和教師的個別化指導等。中小學生的學習受生活習慣、學習壓力、課外多樣興趣班等因素影響,沒有自己選擇的主動權。多數(shù)學生會在課外時間參與各種體育興趣班的學習,試圖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但是學生自身卻沒有關注自己的興趣到底是什么,注重自身某一方面的體育專業(yè)能力提升。我們教師在活動設計時,往往忽略了中小學生的個性化追求,比如對比賽、競賽活動等有熱愛。現(xiàn)有的體育教學中,部分中小學生對體育活動內容沒有最基本的認識,連隨足球規(guī)則都還很懵懂。這個過程中,我們教師可以讓中小學生首先對中小學生教學有初步認識和了解,并通過視頻、圖片、體育教學等途徑使其愛上這項活動,從而更好地開展體育活動。
3.教學策略
體育教學需要每一個中小學生認真參與學習過程,也需要教師與中小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共同探討出適合中小學生需求,滿足教學效率提高的方式、方法。下面就具體教學策略總結如以下幾點:
3.1 完善體育教學個性化指導環(huán)節(jié),營造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環(huán)境。
教師要想提高中小學生的體育活動體驗感,就要積極地創(chuàng)造與中小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比賽活動,讓通力合作將紙片在規(guī)定的距離內送到指定的小組成員手中,然后計算總體時間,來提高學生的總體參與度。我們可以設計抱球跑的籃球運動,讓中小學生合作把一個籃球運到指定地點,然后終點的中小學生跑回起點。這樣中小學生可以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這一任務。體育教學對于教師來說具有很大難度,這是因為不同年級中小學生的個性不同,許多基礎差的中小學生容易約束不了自己的行為,而且中小學生多處于活動參與初級階段。教師通過引導中小學生參與跨班級的分組活動,通過這樣一個分組的過程讓中小學生產(chǎn)生對比性,體會到活動對他們智力、活動精神的認識。比如說在具體的活動中,我們把中小學生分為兩組做活動,然后分別對中小學生的體育感知能力進行分析,讓中小學生進行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從而提高中小學生的興趣。當然,帶領中小學生去參加一些公益性活動比賽活動,來提高中小學生對比賽精神的認同感也是有必要的。這一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對中小學生進行鼓勵,讓他們有更大的動力參與到實際活動中。
3.2 豐富混齡中小學生區(qū)域活動的內容及形式,分層次開發(fā)中小學生智力。
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普遍不能吃苦,甚至多數(shù)同學不愿意參與跑步活動。我們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要讓學生分階段提高跑步能力,特別是要多做跑步訓練。而不是一次設定一個較難達成的目標,我們要讓學生通過體育活動,來實現(xiàn)身心的釋放和發(fā)展。不同年齡的中小學生智力開發(fā)情況是不同的,特別是部分中小學生遠遠超過了同齡中小學生的智力水平。如果說我們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對中小學生的體育水平進行分組和測定,然后讓中小學生選擇參與不同的活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小學生對活動的不適應性。有效的體育教學模式并不是適用于每一個中小學生,它是需要教師對中小學生進行活動學習的初步引導,然后讓中小學生及其家長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的最佳模式。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去挖掘中小學生學習的潛力,讓中小學生樹立較為嚴謹和認真的活動精神。同時,通過實現(xiàn)同一學習層次的交流和不同層次之間的交流,可以分別從縱向和橫向上提高中小學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具體活動過程不是短期就可以實現(xiàn)的,它需要長期對中小學生進行中小學生活動理論與實踐的講解與引導,讓中小學生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參與到實際的活動過程中去。比如在課外活動環(huán)節(jié),讓中小學生自由組隊去操場,養(yǎng)成合作的習慣,在足球運動中培養(yǎng)更高的默契度。
4.結束語
體育教學在培養(yǎng)中小學生智力的同時,也可以提高中小學生的智力開發(fā)速度,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團結互助意識。體育教學可以結合不同類別的其他表演性項目的學習方法來引導中小學生興趣,開發(fā)中小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王維東.關于體育教學對中小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影響分析研究[J].山西青年,2015(04):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