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建正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在與時俱進。我們的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出相應的改變。高中歷史課程是人類發(fā)展史的一個縮影,歷史不能忘記,對于歷史的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面對高考的試卷,更重要的是學習歷史的能力,將歷史作為一面鏡子,去更好的生活。如何在高中階段為學生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是我們廣大教師共同的追求。
關鍵詞:高中歷史;高效;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7-0226-01
前言
高中歷史的學習,往往被學生認為是一種負擔。高中歷史知識點非常的冗雜、瑣碎,并且面對高考學生壓力較大。在現階段的高中歷史課堂上存在著諸多問題,我們教師應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解決在歷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課上互動,增加課堂趣味性
我們常說不要拘泥于陳舊的教學理念,要跟著新世紀的步伐去接受新的教學理念。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敢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打造教師與學生互動的趣味性課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我們會發(fā)現這樣講課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在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述中。有的學生會出現走神的狀況,并且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知識的接受率很低。我們要想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就要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畢竟課堂是因為學生而存在的。學生發(fā)現問題會比教師講述效率更高。
比如我們在學習高中歷史必修一第四單元第十五課國共的十年對峙時,我先是對同學們提出問題,(一)共產黨為什么會發(fā)動起義,此次起義有哪些重大歷史意義?(二)紅軍長征對我們現在有什么啟迪?(三)為什么說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在我講課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提問,以此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在回答紅軍長征對我們現在有何啟迪時,將歷史延伸到我們的生活中,做到了以史為鑒,提高了學習效果。
2.學生主導課堂,講解教材知識
在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中,教師首先要轉變的是自己的教育理念。讓學生主導課堂,需要教師做出大膽的讓步。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思想,與時俱進,敢于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跳脫出來。翻轉課堂要求學生能夠吃透教材,能夠把握教材的重點內容。學生講解教材知識,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教材的問題,并且學生講述給學生聽,更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學生在講述的過程中,自己也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并且也能在講述的過程中發(fā)現新的問題,進而與其他學生進行討論探索,以此提高了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當然,這也要求教師能夠對課堂有整體的把握,學生的講述過程需要教師全程仔細聆聽去發(fā)現其中的問題最后做出總結。
比如我們在學習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一課“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時,由學生講解教材內容。我們的學生在經過課下的自主學習以后,在課堂上為大家講解“百家爭鳴”的含義、出現原因以及其歷史地位和影響。并且重點放在對儒家思想的講解中。介紹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講解儒家的主要思想:實行仁政、以德治民、禮樂制度、民本思想,還將孟子和荀子的儒學理念進行比較,比如二人關于性本善和性本惡的不同觀點。在最后簡單講解了道家和法家的代表思想。在課堂的講解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能力、思考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在學生講解結束后,我做出評價和補充,課堂效果良好。
3.充分備課,豐富課堂知識
相對于學生而言,老師的知識總是比較豐富的。在課堂中總會存在教師意想不到的狀況,所以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廣泛收集教材資料,豐富課堂知識,以免出現學生提問,教師無法解答的尷尬狀況。在高三歷史的課堂學習中,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對于教材知識的傳播,還有對于高考歷史可能涉及到的題目的擴展內容的講解。我們的學生并不是一般的學生,而是在面臨著高考難關的學生。我們要努力豐富學生的大腦知識含量,讓他們能夠從容的應對高考。
比如我們在學習高中歷史必修二第六單元第十八課羅斯福新政時,我先是找到了一份關于美國經濟危機的視頻,羅振宇講解的關于美國經濟危機影響下的美國狀況,增強視覺沖擊感。其次對于課本教材能容進行充分的理解、補充,做到精確講解、細致講解,并且準備與教材內容有關的訓練題目,比如根據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道選擇題和一道主觀題。選擇題是:羅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長期性的解決失業(yè)造成的問題的主要措施是( ):A舉辦公共工程;B實行《全國工業(yè)復興法》;C建立社會保障體系;D保護勞工權利。主觀題是,與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相比,現如今我國的經濟制度存在哪些優(yōu)勢和不足?時刻將高考與課堂相掛鉤,豐富課堂內容。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的作用在于教書育人。我們要做的并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傳播知識這么簡單,而是要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里高效的掌握知識、理解知識,不僅能夠從容地應對考試,也能夠從歷史中得到人生的借鑒。我們努力為學生營造高效的學習課堂,也是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探索能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黃玭.高中歷史高校課堂的有效構建[J].漢字文化,2018(S2):169-170.
[2] 李虎.高中歷史教學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中外教育,2016,(S2):455.
[3] 于亞楠.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研究,2019,1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