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預習能夠使學生初步了解到自己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點,也能夠回顧之前學習的舊知識,切實做到溫故而知新。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教師應當巧妙結合信息技術進行教育引導,鼓勵學生借助微課視頻以及各類方法進行自主預習,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并且使學生更好地應用課后時間進行知識探索。文章探究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高年級英語預習,并提出具體的英語預習教學指導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互聯(lián)網(wǎng);小學高年級;英語預習
一、 引言
在小學英語環(huán)節(jié)過程中,英語是第一大語言,學好英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今后的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都有巨大作用,有效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擺脫傳統(tǒng)的以學定教、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夠在輕松自由的條件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并且能夠通過教師的輔助,提高對英語預習的效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所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前預習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開展小學高年級英語預習。
二、 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前預習中的重要意義
經(jīng)濟社會在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也相應地長足進步,其中,互聯(lián)網(wǎng)這一媒介,作為一種科學技術的手段,在英語教學使用的過程中,獲取了超乎意料的效果,并且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對于許多人來說,這種媒介對于現(xiàn)實生活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小學高年級英語,所涉及的知識范疇都是相對于低年級而言,比較深入的知識層面,主要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學習一些語法知識為初中英語學習做鋪墊,對于學生和教師而言,這一階段工作是比較煩瑣、復雜的,只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才能夠使得課堂效率高效提升。因此,對于高年級小學英語課程提前預習是非常重要的。
新課程具體提出的內(nèi)容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新課程標準為英語教學改革提出了具體要求,英語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培養(yǎng),并且要將英語學習與現(xiàn)代化教育信息技術有效融合,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產(chǎn)生英語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英語學習渠道,并且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有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切實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由于信息化時代已經(jīng)到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以結合時代發(fā)展步伐,通過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打破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時空限制,學生可以在課后對于自身英語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針對化復習,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三、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高年級英語預習存在的問題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進行英語預習的過程中,大部分都因為教師布置的書面作業(yè)去預習功課,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部分教師對于預習這方面的意識比較淡薄,在面對小學生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處于高年級階段,小學生對于英語知識層面的認識有所提升,并且,小學生由于身體在不斷地成長發(fā)育,學習能力以及智力方面有所提升,所以在高年級英語學習階段,就對英語知識層面進行深入的學習。但是,受中國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往往采取以往教學模式,不會讓高年級學生進行過多的英語預習,這樣,由于知識的加深,以及沒有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導致小學生在課堂上會出現(xiàn)學習障礙。此外,小學階段是整個學習生涯中的黃金時期,習慣在小學生中的塑造力量是十分大的,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生的自主能力也會比較差,所以需要老師作為引路人,在課后布置一些預習作業(yè),這樣小學生才會在課下進行科學有效的英語知識預習。
當前,英語高年級教學中,絕大部分的知識教師都會在課堂上講解,教師對于課下的時間會比較少的應用,并且絕大部分課后時間都是進行書面家庭作業(yè)的布置,學生通過家庭作業(yè)的完成,最終達到對課上所學知識的鞏固記憶,這種方式雖然能夠達到一定程度的效果和學習,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在講解英語課堂知識之前,要求學生進行預習,那么學生在英語知識有一定理解的程度下去學習,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的過程中,也會相應地減少很多障礙,并且能夠加快英語教學的進度,學生課前對于英語知識的預習加上教師的講解,對于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會相應地提高。
四、 “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視角下小學高年級英語預習對策
正如前文所提到,在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的英語教學觀念還沒有得到及時的轉變,高年級學生對于英語預習方面的重視程度也比較低,這一行為,嚴重阻礙了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高效學習,這就需要教師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方式對教學模式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并且得到實質(zhì)的運用,最終來幫助學生進行英語預習。
(一)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
養(yǎng)成一個高效并且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比較發(fā)達,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技術,把課堂知識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來給學生一個印象。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利用騰訊會議、慕課、微課等終端設備,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了解,并且可以在其中提出問題,這樣方便教師課上進行快捷的指導,在此過程中,就能夠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英語預習習慣,一個良好的預習習慣,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課后,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對于學生的學習反饋進行一些統(tǒng)計,由于小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在網(wǎng)上指導的過程中,可以彈出一些問題,并且讓學生及時地回答,回答準確后,才能夠繼續(xù)進行復習、預習,并且互聯(lián)網(wǎng)終端技術的好處是,教師可以出一些試題對于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測,這樣既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夠進行高效的預習。
(二)轉變教師的觀念
部分小學英語教師有的從大學剛畢業(yè),有的教學經(jīng)驗比較陳舊,有的剛進入小學高年級的英語教學階段,所以對于這一模式的教學還不是十分的習慣,并且一些老舊的學習觀念也沒有及時地轉變過來,對于英語預習也沒有重視,而是過度地沉迷于一些課堂教學模式,只是一味地追求最終的學習成績,這時候就需要學校對小學英語高年級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能夠帶領教師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觀看一些相關的公開課程,了解英語預習的重要性,這樣教師在觀看的過程中也會更加重視。
(三)應用微課引導學生理解英語文化差異
相比較低年級的單詞記憶和語法進行知識點而言,小學生的求知欲望都會比較強,對于高年級學生簡單的單詞和句型對話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和需求,所以在英語預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當抓住信息技術教學優(yōu)勢,使學生在預習中更好地了解英語文化背景,深入分析國內(nèi)外語境差異與文化差異,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例如在講解“Chinese New Year”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都對中國的春節(jié)十分了解,但是在春節(jié)這一天外國人是怎樣慶祝的,他們會像我們一樣放鞭炮,吃餃子過團圓節(jié)嗎?”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課后搜集,可以通過視頻或者使相關資料查找中西方節(jié)日間的差距,能夠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并且提高學生的主人翁學習意識。
(四)借助信息技術加深學生對單詞語法理解
對于小學生英語預習而言,通過預習能夠提高理解能力,但是在預習過程中學習,可能只會對單詞與語法有初步的印象,如果教師不進行引導,學生可能會忘記,所以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或者其他App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加強學生對于單詞語法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通過學生的預習以及課堂上教師講解,能夠明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Good habits”這節(jié)知識點時,首先要播放視頻,使學生認識到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極為重要,然后引導學生跟著語法單詞,了解在具體的語境下養(yǎng)成良好習慣需要做什么,在英文歌曲以及卡通視頻的陪伴下,學生對于該單元的知識點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也能夠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由于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等眾多特點,能夠擺脫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生無論是課前時間還是早自習時間,抑或是睡覺之前都可以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微課時間比較短,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原因是,上課時間太久,導致坐不住,所以微課這一模式大大地幫助學生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首先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及教學大綱合理地錄制微課預習內(nèi)容,為學生提供趣味的微課學習資源,開拓學生學習視角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The king's new clothes”這節(jié)知識點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預習興趣,教師在錄制視頻時可以融入與文章相配套的寓言故事,通過制作微課視頻,使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故事情境中學習相關單詞和語法句型,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使學生在課前積極地進行思考。
五、 結語
結合上述,能夠總結得出,在小學英語課前預習過程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能夠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英語預習視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這也是當前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重視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親自錄制,也可以上網(wǎng)絡上尋找優(yōu)秀視頻資源,引導學生了解國內(nèi)外的文化差異,幫助學生加強對于單詞和語法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也為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人才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梅.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英語廣場,2016(7):161-162.
[2]王靜波.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視角下小學高年級英語預習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6):174-175.
[3]鐘煥情.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視角下小學高年級英語預習研究[J].亞太教育,2016(13):25-26.
[4]徐賀.小學英語開放式課外作業(yè)的有效設計[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6(3):38-39.
作者簡介:王孝治,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小寨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