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文化活動具有娛樂功能、團結功能,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載體。針對當前群眾文化活動質量低、流于形式、群眾參與度不高的現(xiàn)狀,筆者認為:舉辦方應當本著以群眾為主體的要求,精心組織實施,注重活動的多元性,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為建設和諧社會奠定基礎。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社會功能;組織和活動方式
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一個基本方針。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逐漸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誠然,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就越高。群眾文化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豐富人們精神生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人們對群眾文化的需求,已經由過去的“有沒有”轉變?yōu)椤昂貌缓谩?,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決定著人民群眾的參與度。因此,新時期,本著“以群眾為主體”的思想,精心組織與策劃群眾文化活動,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是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一、 群眾文化活動的社會功能
在建設社會主義文明強國的關鍵時期,群眾文化活動扮演著重要的意義,承載著很多社會功能,對推動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社會功能如下:
(一)娛樂功能
娛樂功能是群眾文化活動最為普遍也最為主要的功能。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們生活節(jié)奏越發(fā)加快,同時物質生活愈發(fā)豐富的今天,通過一些娛樂性的活動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是很多人業(yè)余時間共同的追求。群眾文化活動,沒有明確的范圍、藝術類型限制,大眾均可參與其中,并從中感到快樂,這就是群眾文化活動的娛樂功能。如“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來臨之際,針對轄區(qū)女性開展花藝體驗式學習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審美情趣,同時也是愉悅身心的有益活動。
(二)團結功能
群眾文化活動,是以群眾為主體的文化活動。談到“眾”,我們自然會聯(lián)想到“多”,即群眾文化活動是一定數(shù)量的人群參與的。參與活動的過程,能夠有效地增加群眾之間的溝通、交流和互動,增強群眾的集體主義意識,進一步團結人民,為促使和諧社會的建設奠定基礎。因此說,群眾文化活動具有一定的團結功能。
二、 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現(xiàn)狀
(一)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人才匱乏
優(yōu)質的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兩個重要的元素:一是錢,二是人。即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上的。在有物質基礎的同時,還需要專業(yè)化的人才組織實施,方能取得好的效果。當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效果之所以不佳,主要的因素在于: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專業(yè)化的人才匱乏,導致群眾文化活動難以取得好的效果。
(二)群眾參與度不高,積極性不強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是以“群眾”為基礎的。因此,活動是否有效開展,與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息息相關。在互聯(lián)網信息社會,智能手機、各種娛樂性的電子設備的普及,使得人們的生活因電子產品充斥而變得豐富而精彩。在此背景下,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群眾越來越少,且呈現(xiàn)老齡化的趨勢,即年輕人很少參與群眾文化活動。這種參與度不高的群眾文化活動現(xiàn)象,導致很多文化活動的開展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難以發(fā)揮實質性的作用。
三、 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方式和活動形式
(一)以群眾為主體,精心組織實施
人民群眾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因此,在組織實施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應當本著“以群眾為主體”的要求,注重服務的質量,提高群眾的滿意度。而要提高服務的質量,精心策劃和組織群眾文化活動至關重要。首先,活動舉辦方應當明確活動的主題,如節(jié)日文化活動,可以選擇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活動,主要原因在于傳統(tǒng)節(jié)日備受老一代的追崇,選擇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活動,不僅能夠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也能夠讓人民群眾對節(jié)日的精神追求,提高群眾滿意度。其次,明確了活動的主題之后,活動的宣傳和推廣至關重要,這是提高群眾參與度的關鍵?;ヂ?lián)網背景下,活動宣傳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如制作電子海報,通過微信群、微信朋友圈、QQ群等進行推廣,能夠提高人民群眾的知曉度;第三,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服務質量,讓參與活動的群眾有最佳的精神體驗,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
以端午節(jié)活動為例。端午節(jié)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是人民群眾極其重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針對端午節(jié)的活動有很多,如劃龍舟、包粽子等。相對劃龍舟而言,包粽子活動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因此,舉辦包粽子大賽,也是不錯的選擇。在舉辦包粽子大賽的過程中,舉辦方要注重以下幾點:一是精心制作端午節(jié)活動海報,尤其是電子海報,明確活動的時間、地點、聯(lián)系方式以及獎勵策略,借助網絡進行推廣,激發(fā)群眾報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準備好活動需要的材料,如粽子葉,糯米等一系列包粽子需要的食材;三是在活動舉辦的過程中,尤其是包粽子大賽開始前,給群眾講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我們?yōu)槭裁匆兆?,讓群眾知道端午?jié)的由來,有助于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
(二)注重活動的多元性,提高群眾參與度
針對當前群眾文化活動中群眾參與度不高的現(xiàn)狀,筆者認為:注重活動的多元性,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群眾參與活動,是提高群眾文化質量的關鍵所在。同時,針對積極參與活動的群眾,可以通過贈送一些小禮品的方式,讓群眾更加具有獲得感和滿意感,充分發(fā)揮群眾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營造和諧的社區(qū)文化氛圍。
綜上所述,新時期,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群眾文化活動作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載體,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針對當前群眾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舉辦方應當本著以群眾為主體的原則,精心組織實施,注重活動的多元性,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夏從松.關于新時代群眾文化活動策劃組織的探討[J].時代報告,2018(22).
[2]林文劍.新時代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9(16).
作者簡介:
祁志國,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三合鎮(zhèn)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