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要更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來說,想要提高教學的效果,就需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能力出發(fā)。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閱讀是其中的一個重點,很多教師都堅持了刻板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閱讀理解活動限制在一個空間里面,這些都會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學生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給學生足夠的空間進行想象活動,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人們也更加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不斷地進行課程改革,選擇有效的方法來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文章就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具體地分析一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從而為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一、 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
不管是哪一門學科,學生是否感興趣都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但是在語文閱讀活動中,很多教師都沒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這就會讓學生沒有辦法投入到活動里面來,只是在完成教師設置的任務。另外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的效果,就會設置很多的作業(yè),這就回讓學生的學習壓力不斷地增加,從而對他們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造成阻礙,甚至討厭學習語文,這些都不利于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教師素養(yǎng)不高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特別是農村的小學教師都存在著教學素養(yǎng)不高的情況,哪怕是在閱讀活動中也不能突出教學的重難點,沒有科學的教學方法作為指導,對學生也不能做到集中化的管理,這就讓閱讀活動無法實現原本預設的效果。
(三)教師沒有注重閱讀教學活動
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對小學生來說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大大地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但是很多教師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或者為了能夠在短期里面實現教學的效果,就會直接在文章里面標出重難點,然后讓學生去對照著標準答案去記憶。這種被動地學習模式就會影響學生的理解和思維能力,不僅無法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也會影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從而阻礙學生能力的提升。
(四)教學方法太單一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都會把自己當成課堂的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設置的任務,這就會影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阻礙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 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生的思維大都比較的活躍,而且也很喜歡活動。所以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盡可能的順應學生的天性,增強他們的閱讀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引導他們去掌握知識,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也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地進行改進,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閱讀活動中給學生更多討論的時間,較少的去限制學生的思考,同時也要給他們更多創(chuàng)造性的引導,鼓勵學生正確的去進行思維,還要多進行師生互動,尊重學生提出的觀點,從他們的個體差異性出發(fā)來進行指導,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幫助他們感受文章的魅力,訓練他們在閱讀文章之后進行獨立的思考。比如讓學生想一想文章在描述這件事情的時候是想要表達什么感情、構建了怎樣的場景、體現了什么樣的人物心理特點、運用了哪些描寫的方法等等。通過引導學生提問和自我提問,就可以增強他們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匆匆”這一部分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出話題“時間的流逝”,讓學生思考一下自己對時間流逝的看法,從而提出自己的觀點。學生可以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教師也可以在給學生思考時間的基礎上合理地引導學生,從而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再進行小組內的討論,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借鑒,從而得出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就可以相互借鑒,從而得出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增強他們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
(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沒有尊重學生喜歡想象的天性,也沒有給學生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樣的做法反而會影響學生能力的提升,甚至讓學生討厭學習語文。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所以很容易在閱讀中不清楚文章表達的意思,或者表現出心不在焉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積極地引導學生,讓他們學會如何去進行閱讀學習。比如在情境教學活動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通過親身的表演來感受文章的內容,在完成教學內容的講解之后適時地引導學生,讓他們進行即興的表演,這也是增強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另外教師還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更好地觀察學生,了解他們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從而增強他們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
(三)進行閱讀的拓展
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應該對文章的寫法更好地去掌握,同時還要對語文學科的特點去研究,從而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進行延伸和拓展。因為課堂時間都是固定的,所以學生對自己剛剛學習的內容往往沒有辦法及時地鞏固,這就會阻礙學生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延伸,從而讓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的課外資料,或者設置一些圖書角,讓學生可以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鞏固自己學習的知識,也可以在課外閱讀中拓展知識。
(四)運用多樣化的閱讀方式
閱讀教學主要是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從而在閱讀中思考,了解語文閱讀的意境,進而更好地運用語言,因此在語文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感情地去朗讀課文,讓學生被有感情的閱讀吸引注意力。
比如教師在面對不同類型的文章的時候,也應該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閱讀。對于一些技術類的文章,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精讀。對于偏敘事類的文章,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泛讀等等。這樣就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方法引導學生閱讀,從而增強學生的主動性。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能力,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也可以順應社會的需要,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僅要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時間和空間,也要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金麗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J].初等教育,2017(10).
[2]種啟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J].初等教育,2018(2).
[3]鐘瑋琳.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J].初等教育,2013(7).
[4]付賀.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探究[J].初等教育,2018(6).
作者簡介:
王小舟,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祁陽縣白水鎮(zhèn)珠玉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