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秀清
摘要:網(wǎng)上教研不同于常規(guī)教研,不講究形式主義,要注重實效。不必拘泥于教研時間的限制,時間可長可短,旨在解決問題;教研的次數(shù)也不必固化,可以更靈活地組織,某一課上完可進行研討,某一類問題也可專題研討。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線上教學;人物品質(zhì);人物特點;寫人方法
宅家抗疫期間學《囊螢夜讀》是有非常意義的。車胤的精神,無疑能激勵學生,讓學生在家“停課不停學”,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高度自律、克服困難、吸收知識。教師若能引入媒體報道的諸多“現(xiàn)代版車胤”事跡,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在這艱難時勢下,也阻擋不了他們的求學之路。下面是筆者的線上教學實況。
同學們好!
今天我們來學習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下冊第22課《文言文二則》里的《囊螢夜讀》??吹秸n題“囊螢夜讀”,你會想到哪個成語故事?《囊螢映雪》,老師還想到了《三字經(jīng)》里的“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這句話是講車胤把螢火蟲放在紗袋里,把紗袋當成照明工具來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他們兩人家境貧苦,卻能在艱苦條件下繼續(xù)求學。接著,大家來看看“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這句話告訴我們:漢朝的朱買臣,以砍柴維持生活,每天邊擔柴邊讀書;隋朝的李密,放牛時把書掛在牛角上,有時間就讀。說明他們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仍堅持讀書。
一、教師范讀明文意
文言文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三、四年級時,我們就學習了好幾篇寫人的文言文,認識了好多名人,如:聰明機智的司馬光,善良而有毅力的精衛(wèi),善于思考的王戎等。我們今天再來認識一位人物。他叫車胤。《囊螢夜讀》里是這樣描寫車胤的:
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請大家按下暫停鍵,自己讀一讀。(生自由讀,生字加拼音,生字正音)
文言課文大多具有音韻美和節(jié)奏美,以及特有的氣勢和神韻,特別適合朗讀。我加上節(jié)奏再讀一遍。
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 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請大家按下暫停鍵,自己練讀一遍。
文言文中有兩個多音字,該怎么讀呢?“盛”在字典里有兩種讀音,請看看,該選哪個讀音呢?
“把東西放進容器里”這個選項是最接近的,據(jù)義定音,讀“chéng ”?!皵?shù)十只”的“數(shù)”,讀“shù”。
二、回顧已知用方法
古人寫作惜字如金,本文僅用33個字就寫了一個人物故事,我們常需要用幾百個字甚至是上千字才寫得清楚。了解古人是如何寫作的,得先從整體上理解古文所寫的內(nèi)容,然后再逐字理解古文的具體意思,這樣才有可能學習古人的表達方法。
讀文言文,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方法。我們來說一說有哪些方法呢?
一是借助注釋,我們可以讀懂:“恭勤”“通”“練囊”等。
二是通過擴詞,我們可以讀懂:“胤恭勤不倦”的“倦”是“疲倦”的意思,“家貧不常得油”的“貧”是“貧窮”的意思。
三是聯(lián)系上下文,我們可以讀懂“以夜繼日”。車胤恭勤不倦,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可見他讀起書來,不知疲倦,夏日的夜晚用螢火蟲裝到袋子里照著書讀,讀到深夜也不覺得累。
四是借助插圖,我們可以讀懂文言文的大意。圖中,從滿地的書卷,可見他讀書之多;從線吊著的“囊螢”作燈,可見他雖家貧不常得油,也阻擋不了他勤奮夜讀的決心;從車胤的神態(tài),可見他恭勤不倦,以夜繼日,入迷地讀書。
這幾種方法是幫助我們自學文言文的好辦法,希望大家利用這些方法自學《鐵杵成針》。
三、文以載道學精神
車胤家貧窮,不常有燈油可供他夜讀,他發(fā)現(xiàn)螢火蟲會發(fā)光,就抓了幾十只螢火蟲做燈照明讀書,且夜以繼日地讀書,結果成為了博學多識、有學問的人。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生發(fā)言:(勤學、創(chuàng)造條件讀書,善于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無論環(huán)境多么惡劣,都能勤奮苦學。讓我們用自己的話講講車胤的事跡吧:晉朝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知識廣博,學問精通。他家境貧寒,不能經(jīng)常得到燈油。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個螢火蟲照著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
古人這種求學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欽佩呀!在那樣貧困的情況下,能夠克服困難,不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努力學習。今天我們有方便舒適的環(huán)境,如果不知道珍惜,那真是慚愧?。」庞熊囏?、孫康,今有誰呢?請看下圖:
“方艙醫(yī)院讀書哥”。在疫情波及之下,他仍能安靜地讀書。在不少人為疫情而心生焦慮的情況下,這種內(nèi)心世界的安寧與強大更顯得難能可貴。
最后,讓我們用《囊螢夜讀》表揚一下“現(xiàn)代車胤”“方艙醫(yī)院讀書哥”吧!師生齊讀:
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四、遷移方法學寫作
《囊螢夜讀》只有33個字,用簡潔的語言交代了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前面先交代事情的結果——車胤“博學多通”,再交代事情的起因——車胤“家貧不常得油”,和事情的經(jīng)過——車胤“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這篇小古文在表達方式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先總起,“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介紹車胤是個怎樣的人;再圍繞著這一個中心句寫他為什么能成為這樣的人,幫助讀者抓到關鍵詞句理解文章的大意。
很多同學不會這樣寫。習作時,一開頭就是“有一天”“有一次”,旁人讀完了他寫的一段話,還是不知所云。大家寫人物,應該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要在開頭處把人物的特點或者品質(zhì)先寫下來。找一兩個形容詞,把人物的特點概括出來,如“勤奮刻苦”“發(fā)憤圖強”“廢寢忘食”等,再接著寫具體的事例。
請看看以下幾幅圖吧!
看完后,大家有何感想?這就是現(xiàn)代版的車胤。請大家想象,選其中的一個或者你熟悉的一個人,寫一段話。
《守護》:大山里的信號弱,媽媽在室外用塑料薄膜和竹條搭棚,讓女兒在里面安心上網(wǎng)課。你只管專心讀書,剩下的交給媽媽。
《夢想》:家里沒網(wǎng)的他,向鄰居家借網(wǎng)上課。為了不打擾鄰居,屋頂就變成了他的教室。病毒隔離了校園,病毒隔離不了少年的夢想。
《專注》:家里信號不好,她一直跑到雪山的山頂,視頻畫面才開始流暢。地上是皚皚白雪,抬頭是茫茫雪山,在這里聽老師講課,這種感覺太好了。專注念書的你,是青春最好的樣子。
作業(yè):用自己的話,寫一段介紹抗疫期間堅持讀書的人物或你喜歡的一個人的一個特點。第一句必須是總起句。
今天就學到這里,感謝聆聽,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