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紅
目前,多數(shù)患者由于長期入院治療需要持續(xù)靜脈給藥,反復靜脈穿刺會給患者帶來痛苦。PICC置管可使反復穿刺的情況有效解決,可使患者的痛苦明顯減輕,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如靜脈硬化有以及靜脈炎等[1]。但臨床中會產(chǎn)生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使患者的痛苦與治療費用增加。為了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率,現(xiàn)對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的原因與護理措施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這一期間,選取本院收治的102例PICC置管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6例,年齡31~69歲,中位年齡(50.26±19.54)歲;疾病類型:乳腺癌34例,鼻咽癌23例,肺癌32例,白血病13例。
1.2 方法
對全部患者非計劃性拔管出現(xiàn)原因進行回顧性分析,主要包括導管脫落、導管堵塞、皮膚過敏、導管相關性感染等,并提出相應的護理措施。
2 結(jié)果
102例PICC置管患者中,非計劃拔管13例,發(fā)生率12.74%,其中包括導管脫落、導管堵塞、皮膚過敏、導管相關性感染,分別有6例、2例、3例、2例,所占比例分別為5.88%、1.96%、2.94%、1.96%。見下表1:
3 討論
3.1 皮膚過敏
皮膚瘙癢難以忍受,產(chǎn)生水皰、糜爛或者滲出抓癢后會增加發(fā)紅面積,夜間很難入睡,降低其生活質(zhì)量[2]。
(1)原因分析:對化療藥物存在毒性反應;患者屬于過敏體質(zhì);消毒液沒有干就貼膜,護理人員不規(guī)范維護管道。
(2)護理對策:盡可能派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取得資質(zhì)的護士維護導管,對患者有無乳膠等過敏史進行詢問;維護管道過程中不能采用對皮膚刺激性強的消毒液,如乙醇類,可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給予有效的飲食指導,多喝水,使體內(nèi)毒素加快排出,多吃新鮮的蔬菜與水果,多吃營養(yǎng)難豐富的食物,適當加強活動,使機體抵抗力有效提升[3]。
3.2 導管堵塞
PICC導管堵塞以輸液速度放緩或者停止,推注的時候阻力增大與抽不出回血為表現(xiàn)。
(1)原因分析:由于長時間滴注脂肪乳等高粘稠性液體沒有按要求沖管;由于輸液結(jié)束后沒有及時更換液體,血液回流凝固導致堵塞,次日在應用尿激酶復通不成功而拔管;患者置管肢體過分用力導致血液反流與管腔內(nèi)產(chǎn)生血凝塊而出現(xiàn)堵塞。
(2)護理對策:為了防止兩種PH值不同藥物混合后出現(xiàn)結(jié)晶與沉淀,輸注兩種不相溶液體時需選擇0.9%NS沖管超過10分。防止置管側(cè)肢體過分活動與用力屏氣,若管道存在回血需馬上回院處理。對液體滴數(shù)隨時觀察,在液體滴速減慢或者沖管阻力增大的時候,需對管道不完全阻塞情況及時處理。
日常維護中,根據(jù)A、C、L導管維護程序予以維護。如果出現(xiàn)導管堵塞,不能用力推注或者沖管。液體不滴或者變慢需馬上檢查體外因素與體位,不能盲目拔管為患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4]。
3.3 導管脫落
(1)原因分析:出院后帶管回家休息,置管上肢過分活動,出汗后貼膜出現(xiàn)松動,引發(fā)導管滑脫而拔管;還可能由于皮膚瘙癢難耐自行剝脫部分貼膜引發(fā)導管脫出回院處理進行拔管。
(2)護理對策:導管需有效固定,置管者做好標記,對置管時間與置入長度等準確記錄,每次更年貼膜需認真觀察,如果存在異常情況需馬上處理。針對皮膚擦涂軟膏患者需待皮膚徹底干燥后再貼膜,是否有效固定對導管的穩(wěn)定性有直接影響。置管后外觀外露尾端向上呈U型放置,思樂扣固定,其屬于無菌包裝,不含乳膠,免縫式固定可使創(chuàng)傷明顯減少,還可以防止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
3.4 導管相關性感染
有兩類,一類為導管相關性局部感染,另一類為導管相關性全身性感染。
(1)原因分析:感染主要是因為無菌操作不規(guī)范或者沒有及時換藥等導致的。
(2)護理對策:建立PICC維護間,每隔1周更換一次肝素帽與敷貼,每次輸液前對肝素帽用消毒棉簽反復擦拭,時間不少于15秒,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將定期消毒與換膜的重要性與意義向患者介紹;選擇透明且透氣性強的貼膜,貼膜如果潮濕或松動,需馬上更換。在穿刺點不要涂抹抗菌藥物預防感染;若導管穿刺點紅腫或滲液,可選擇導管口細菌進行培養(yǎng),采用碘伏原液濕敷,每天一次,每次半小時,不能對穿刺點反復擠壓,對細菌經(jīng)穿刺點進到血管導致全身感染有效預防;一定情況下可采用抗生素口服處理,經(jīng)處理后可對感染有效控制,通常不需要拔出導管[5]。
總之,PICC置管過程中,護理人員需有效維護,對引發(fā)非計劃拔管的原因充分認識,對潛在的危險因素充分注意,探究有效的護理措施,獲得患者與家屬的積極配合,使非計劃拔管的出現(xiàn)明顯減少,確保順利治療。
參考文獻
劉照輝.低出生體重兒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原因及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7):147-149.
李美容,李和杏,林惠容.腫瘤內(nèi)科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的危險因素分析[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9,48(4):149-150.
金娜.乳腺癌患者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的危險因素分析[J].智慧健康,2018,4(34):118-120.
鄭曉純,范玉瀅,杜愛紅, 等.基于影響因素分析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風險護理[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9,57(29):161-164.
韓忠秀,覃秀玉,唐忠敏, 等.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蛇志,2015,27(4):45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