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強
摘 要:留白被運用在文學作品、繪畫和話劇中,運用留白能夠使得作品內(nèi)容更加吸引讀者的眼球,讓讀者在腦海里有一個獨立的想象空間。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巧妙地將“留白”進行運用,不僅能夠使得教學更加精彩,而且還能讓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無限的挖掘,也讓語文課堂從枯燥無味到樂趣無窮,讓小學語文課堂更加豐富。
關(guān)鍵詞:巧用留白;小學;語文課堂
我們常常提起的“留白”本是國畫在創(chuàng)作中使用的一種構(gòu)圖技巧,它的含義是計白當黑,通俗來說,可以在作品上達到虛與實的相互映襯,形與神相互兼?zhèn)涞哪康模沟盟囆g(shù)的境界更上一層樓。例如南宋山水畫家中很有名氣的馬遠所作的名畫《寒江獨釣圖》,只用墨與紙、黑與白畫出了一葉扁舟漂浮在水面,一個漁翁坐在船上垂釣,環(huán)顧四周,作者只用了兩三筆代過,空白部分讓看到此畫的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將“留白”進行運用,正是符合了小學生好奇的心理,使得小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語文的魅力。以下從幾個方面例證在語文課堂中巧用留白起到的效果。
一、通過留白在表達方式上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意境
語文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進行閱讀時,所具有的主導(dǎo)地位決定了教師的重要任務(wù)是引導(dǎo)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能夠通過課文閱讀感受到文中所營造的意境,并能夠有所感悟。教師在教學中可將感悟部分留下空白,讓學生通過閱讀有所體驗。在課堂中閱讀中,一首富有意境的詩句,一篇感人的文章,可讓學生先表達自己的感想,讓學生能夠通讀詩句、文章后有自己獨立的感受。例如,教師在對《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篇文章進行教學時,通過音樂的形式,打開學生的感官,“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水中的魚兒望著我們”“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同學們在美妙的歌聲中能夠感受到很輕松的心情,似乎自己已經(jīng)身處在其中,跟著小伙伴們一起在劃著小船了,通過音樂的形式還能讓學生很輕松地學習到文章的內(nèi)容,更加加深了學生的記憶,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
二、通過留白在知識上讓學生在大腦中構(gòu)建形象
在課堂中講解某些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該知識上留下空白,使得學生主動地去搜索、去探索知識。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有經(jīng)驗的教師往往只是微微打開一扇通向一望無際的知識原野的窗子?!蔽覀兛梢灾溃舭自谥R上并不是說對知識的拋棄,而是在教學中起到“畫筆點睛”的作用,學生在留白中敞開自己思想的大門,使思維能力得到不斷地提升,讓學生能夠因為好奇的心理而去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在探索中尋找美好的天地。通過格式塔心理學派“完形壓強”理論可以了解到,當不完整的形狀出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時,見到的人則會產(chǎn)生緊張不安以及“內(nèi)驅(qū)力”,這使得大腦更加興奮地想要去填補這些空缺,讓事物變得完美,讓內(nèi)心產(chǎn)生平衡感,收獲到滿滿的幸福。在教學中應(yīng)走出傳統(tǒng)模式下的怪圈,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成為主體,學生感受到自己處于主體地位后能夠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從而讓學生達到一定程度上的學習能力。
三、讓留白出現(xiàn)在思考上,在學生思維過程中得到體現(xiàn)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只對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進行關(guān)注,忽略了學生剖析問題的過程,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誤導(dǎo)學生,讓學生對答案死記硬背,而獨立思考這一技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越來越退化,大腦的運行能力逐漸減弱。在對學生進行提出問題時,美國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每個問題提出后,至少要等到三秒鐘。等待的意義有以下幾點:第一,讓學生能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在腦海中搜尋到答案后能夠?qū)栴}的回答有主動性;第二,這樣減少了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因為想不到答案而焦急,讓學生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第三,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對問題思考的過程也是通過不同路徑的,不同的思維能讓學生互相借鑒,互相彌補自己思考問題的不足。換句話說,問題的提出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學習到新的知識,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讓學生學習到有意義的東西。所以,教師在語文課堂中給學生留有時間去思考問題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讓教學達到真正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自己的能力得到無限激發(fā)。
四、讓留白在心理上點燃學生的探索能力
孔子曾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意思是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先讓學生積極思考,再進行適時啟發(fā)。我們可以知道,注重學生獨立思考是教學中的重點,教師在學生探索知識的路上不應(yīng)過多干擾,而應(yīng)起到指引的作用。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留白的情景,讓學生在想象的空間中不斷地打敗問題。例如,教師教學《大作家的小老師》這一課文時,可以提出如下問題:“大和小是反義詞,到底是什么樣的老師呢?”學生在聽到老師拋出這一問題后,內(nèi)心便產(chǎn)生了疑問,并會主動地對問題進行探索。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留有空白,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擁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在學習中能夠感受到語文課程帶來的趣味。
參考文獻
[1]顧善霞.巧用留白,讓小學語文課堂余味無窮[J].小學生作文輔導(dǎo),2017,(11):25.
[2]蔣梅蘭.留有余地綻放精彩——淺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留白藝術(shù)[J].考試周刊,2019,(82):65,67.
[3]徐美英.駐足留白處共賞別樣景[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1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