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紅橋區(qū)西沽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天津 300131)
內容提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治療儀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Hcy及Hs-CRP變化的影響。方法:選取于本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治療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46例,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各23例,兩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礎治療,對照組采用維生素B1和甲鈷胺治療,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采用糖尿病治療儀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Hcy及Hs-CRP變化。結果:治療前,兩組Hcy和Hs-CRP水平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低于觀察組(P<0.05);對照組Hcy和Hs-CRP水平均高于觀察組(P<0.05)。結論:糖尿病治療儀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Hcy和Hs-CRP水平,效果良好,值得應用。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是糖尿病患者致殘的主要因素,隨著糖尿病病程的進展,其發(fā)生率可高達60%~90%,嚴重威脅患者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1]。相關研究[2]發(fā)現,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有著密切關系。目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無特異性手段,以促進受損神經恢復為主要目的。在中醫(yī)學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屬于“脈痹”“消渴”等范疇,與血行凝滯、脈道瘀阻、氣陰虧耗和消渴日久等因素有關,患者多表現為肢體麻木和疼痛。糖尿病治療儀根據中醫(yī)經絡學原理研制而成,通過穴位照射促進血液流通。基于此,本文將探究糖尿病治療儀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Hcy及Hs-CRP變化的影響,內容如下。
以2017年9月~2019年9月為研究時間段,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本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接收的4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分為兩組,各23例。其中,觀察組男13例,女10例,年齡40~69歲,平均(54.53±1.42)歲,糖尿病病程2~9年,平均(5.57±0.61)年;對照組男12例,女11例,年齡40~70歲,平均(55.13±1.48)歲,糖尿病病程2~10年,平均(6.14±0.54)年。本研究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檢查時,患者四肢伴有針刺痛感和對稱性麻木,膝蓋和跟腱反射變弱或消失;感覺神經傳導速度<40m/s,下肢神經傳導速度<45m/s;排除標準:伴有嚴重心、腎、酮癥酸中毒等并發(fā)癥;合并其他神經系統(tǒng)性疾病;治療依從性不佳。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
兩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礎治療,包括正確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合理控制飲食和規(guī)范運動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維生素B1和甲鈷胺治療,即肌肉注射100mg維生素B1(國藥準字H42020592,生產廠家:湖北興華制藥有限公司)和500mg甲鈷胺(國藥準字H20058993,生產廠家:揚子江藥業(yè)集團南京海陵藥業(yè)有限公司),1次/d。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采用糖尿病治療儀治療,即采用WLTY-2000型電腦糖尿病治療儀(生產廠家:北京偉力技貿公司),電源接通后,按“癥狀”鍵選擇“糖尿病神經病變”屏幕,根據貼穴圖選取太溪、魚際、關元、中脘、脾俞、肺俞、胰俞、足三里(右)、足三里(左)照對穴、涌泉(左)、涌泉(右)照對穴等,連接并固定好毫米波探頭和電極,毫米波照射頻率設置為36GHz,治療脈沖頻率設置為1Hz,按“設定”鍵對每個穴位的超低頻電脈沖強度進行設定,再按“治療”鍵。糖尿病治療儀將依照每個穴位自動治療4min,1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28d。
①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判斷為顯效:膝腱反射和深淺感覺明顯好轉,自覺癥狀明顯改善;有效:膝腱反射和深淺感覺有所好轉,自覺癥狀有所改善;無效:膝腱反射和深淺感覺無變化,自覺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cy和Hs-CRP水平。
數據納入SPSS22.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1。
表1.對比兩組治療效果[n(%)]
治療前,兩組Hcy和Hs-CRP水平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對照組Hcy和Hs-CRP水平均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2。
表2.對比兩組Hcy和Hs-CRP變化(±s)
表2.對比兩組Hcy和Hs-CRP變化(±s)
治療后Hcy(μmol/L) Hs-CRP(mg/L) Hcy(μmol/L) Hs-CRP(mg/L)觀察組 23 11.12±1.63 25.31±3.05 7.62±1.12 16.33±1.26對照組 23 10.96±1.72 25.16±3.12 10.23±2.31 22.15±2.41 t 0.323 0.164 4.875 10.263 P 0.747 0.869 0.000 0.000組別 n 治療前
目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神經內膜微血管病變引起的神經營養(yǎng)障礙有關,患者常伴有自發(fā)性疼痛、麻木痙攣、四肢感覺異樣和膀胱功能障礙等臨床癥狀。近年來,相關研究[3]發(fā)現,Hs-CRP可反映早期血管病變標識物,而高Hcy可通過一氧化氮、氧化應激等途徑對微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傷,加重神經病變,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fā)生密切相關?;诖?,本文特針對糖尿病治療儀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Hcy及Hs-CRP變化的影響展開分析,結果如下。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低于觀察組;對照組Hcy和Hs-CRP水平均高于觀察組。分析其原因可知,甲鈷胺屬于內源性輔酶B12,對糖尿病病變神經的多元醇有著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促進神經細胞再生,目前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常用藥物之一。相關研究[4]發(fā)現,血液流變學異常和微循環(huán)障礙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表現為紅細胞變形能力減弱,血液黏度增高,從而引起周圍神經營養(yǎng)障礙,導致神經細胞水腫或壞死,進而減慢神經傳導速度。糖尿病治療儀是一種中醫(yī)高科技電子治療儀器,結合了中醫(yī)學經絡原理和電子毫米波技術,具有非介入性和無創(chuàng)傷性等優(yōu)點。糖尿病治療儀的原理是通過先進毫米波脈沖頻率照射治療技術以特定的頻率電脈沖對人體的特定穴位進行刺激,再通過經絡途徑和體液途徑實現能量轉換,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提高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機體的免疫功能,以及擴張及延伸毛細血管,改變血流速度,從而增加血流量,緩解患者因血糖水平異常出現的下肢感覺異?;蚵槟咎弁础⑵つw瘙癢等癥狀,同時改善患者的微循環(huán),促進末梢神經和血管再生或修復,達到改善血管和神經癥狀的目的,以及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微血管病變。相關研究[5]發(fā)現,糖尿病治療儀通過對雙側足三里、太溪、中脘等多個穴位進行磁熱治療,多層次發(fā)揮作用,從整體出發(fā),加速止痛物質的代謝,促進神經再生,調節(jié)人體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起到益氣活血、疏通經絡及調和臟腑的效果,從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經糖尿病治療儀治療后,可有效降低Hcy和Hs-CRP水平,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