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璐
摘要:為了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公共英語課程必須注重自身質量,體驗式教學可以綜合提升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因此,體驗式教學如何讓學生在公共英語課程中獲得良好體驗就成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很多教師在公共英語課程中都發(fā)現(xiàn)原有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并不能讓學生在任意情況下都得到良好體驗。本文將展開相關研究,重點分析多模態(tài)理論基本概念、理論下改革內容、改革必要性、改革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改進措施。
關鍵詞:多模態(tài)理論;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164(2020)48-0120-03
一、多模態(tài)理論基本概念
多模態(tài)理論本質上是將多種有益于目標的資源集中,形成多模態(tài)框架,框架內各資源是以模塊形式存在的,且彼此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能夠借助其他模塊的長處彌補自身短處。因此在模塊關系得當?shù)臈l件下,多模態(tài)框架是趨于完善的,總是有方法去解決來源于目標的問題,并進行妥善處理,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同時多模態(tài)理論還具有較強的泛用性,在多個領域均可使用,包括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教師可以將一切有益于學生產生良好體驗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資源集中,構建多模態(tài)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框架,隨后依照以上流程來進行教學,結合學生需求來選擇對應的模塊,即可保障學生產生良好體驗[1]。
二、多模態(tài)理論下公共英語體驗式教學的改革內容
(一)教學模式
教師要選擇有益于學生體驗的教學方式,如網絡直播、教學軟件、線上下結合等,這些方式都可以作為多模態(tài)體驗式教學框架的構建元素,然后對各元素進行整理,根據各元素構成模塊的功能、特征、優(yōu)勢等將它們合理排列,讓框架趨于完善,讓教學效用充分發(fā)揮。以網絡直播、教學軟件教學方式為例,前者優(yōu)點在于教學實時性良好,能夠讓師生在網絡中會面,便于雙方展開有效交流,而缺點在于存在時間限制,若師生任意一方在生活中遇到了突發(fā)事件,就無法參與直播,教學會被迫中斷,且在非教學時間雙方很難進行有效交流;后者優(yōu)點在于沒有時間限制,教師可隨時在軟件中上傳學習資料,學生也可以隨時下載資料進行學習,過程中還能暫停,而缺點在于實時性不強,不便于師生交流,也不利于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因此,網絡直播顯然更適合用于新知識的傳遞,其實時效性強的特征能夠讓學生及時反饋遇到的問題,教師也能第一時間解答,而后者更適合用于復習、預習,具體時間任由師生自己安排。依照這一邏輯,在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只要將對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分配給不同模塊,就能對多模態(tài)框架進行梳理[2]。
(二)教學方式
體驗式教學提倡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的方式進行體驗式學習,但在以往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中,學生依舊是跟隨教師主觀意見來開展活動的,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沒有發(fā)揮,個人想法難以體現(xiàn)。這種情況無法讓學生對活動進行深入體驗,甚至可能導致學生產生不良感受,內心抵觸公共英語課程。因此現(xiàn)代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在多模態(tài)理論下應當對自身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要借助多模態(tài)中的某個模塊給予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加之教師適當?shù)匾龑б约ぐl(fā)學生主動性,促使其積極參與活動,得到深入體會,以保障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質量。值得一提的是,引導教學方式屬于柔性教學方式,教師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時,首先不能將自身視作主導者,而是引導者,將學生放在主導者地位上,讓他們自主參與活動;其次要根據學生活動表現(xiàn)進行合理引導,不要過多干涉。如學生在活動中嘗試了自己構思的學習方法,這時教師不要干涉,但當學生在該學習方法中遇到了問題時,教師可進行引導,告訴學生當前問題應該怎么解決或者自己構思的學習方法存在什么問題,提出改進方向。
(三)教師團隊
在多模態(tài)理論對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進行改革的同時,教師團隊會遇到很多新的工作要求,如網絡直播模塊的成立就要求教師要具備熟練的直播教學技巧,懂得如何操作直播軟件、知道如何使用軟件功能、了解怎樣處理突發(fā)狀況等。而在改革之前多數(shù)教師團隊對這些要求并沒有太多認知,自身教學能力結構與多模態(tài)下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框架不符,因此在改革時也要對教師團隊進行同步改革,結合多模態(tài)框架擴張教師團隊能力結構。具體方法上,建議對教師團隊展開培訓,培訓要注重三個要點:其一,培訓內容中至少要展示什么是多模態(tài)理論、多模態(tài)理論在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中要如何應用、現(xiàn)有多模態(tài)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框架要如何操作及信息平臺的相關教學技巧、操作方法、功能作用等;其二,培訓中應當展示多模態(tài)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案例,目的在于借助案例的直觀性對教師舊觀念進行沖擊,讓教師了解到多模態(tài)理論的重要性、以往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中的問題,隨之成立新觀念,接受多模態(tài)理論;其三,培訓中應當包含考核機制,有必要對受訓教師進行考核,了解他們是否真正掌握了多模態(tài)理論及相關教學技巧,如果發(fā)現(xiàn)缺陷,則應當重復培訓,直至完全掌握。教師要借助生動有效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將學生引入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教師的作用下發(fā)揮自主性,將自己被激發(fā)出的積極情感貫穿到學習過程中,把學習視為自己的需要,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3]。
三、改革必要性
(一)理論層面
多模態(tài)理論的綜合性使其可以包羅萬象,在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改革中可使用的一切方式方法都可以容納到多模態(tài)框架中,作為框架組成部分發(fā)光發(fā)熱。因此多模態(tài)理論與其他改革方法并不存在沖突,相反還能給其他改革方法提供融入空間。這說明多模態(tài)理論在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改革中的可行性良好。而在多模態(tài)框架中,眾多改革方式方法的缺陷都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彌補,其優(yōu)勢可以得到襯托并得以充分發(fā)揮,這是其他改革方法在單獨使用的情況下無法達成的,因此多模態(tài)理論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有必要將之應用于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改革中。
(二)現(xiàn)實層面
在現(xiàn)實層面上,因為不同學生在各方面的取向上存在差異,所以單依靠個別改革方法對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進行改革,會導致改革成果依舊不滿足所有學生的取向,而取向不符就會使得學生無法得到良好體驗,這是一個現(xiàn)實問題。面對這一問題,在多模態(tài)理論下就要兼顧所有學生的需求,面向不同學生采用與其取向相符的模塊進行教學即可。因此即使在現(xiàn)實層面上也有必要采用多模態(tài)理論對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進行改革,其具有其他方法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四、改革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一)模塊設計主觀化
在多模態(tài)理論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改革中,教師需要選擇有益于學生體驗的資源來進行模塊設計,而選擇時可能會出現(xiàn)模塊設計主觀化的問題。所謂模塊設計主觀化,就是教師在選擇改革資源時依照自身主觀想法來進行選擇,這種選擇方式或許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其中必然會存在一些缺點。原因在于體驗源于學生的想法,教師依照自身想法來進行選擇,會導致多模態(tài)框架脫離實際,很有可能不滿足部分學生需求,使得此類學生不能得到良好體驗。因此在采用多模態(tài)理論對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進行改革時,教師不能主觀地進行模塊設計,必須要遵從學生想法。
(二)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
經多模態(tài)理論改革,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中包含了多種教學方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意愿來進行選擇,而其中有部分教學方法在約束力上比較弱,因此可能導致學生選擇這種方法,自身則不認真學習,使得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如多模態(tài)框架中常見的“離線課”就是一種約束力弱的教學方法,學生可以自由安排學習時間,這使得部分學生可能因為“貪玩”而選擇這種方法,過程中只用很少的時間來進行學習,其余時間都用于娛樂活動,而教師很難察覺這種問題,因此很難進行治理或教導。
五、應對問題的改進措施
(一)學生需求調研
面對模塊設計主觀化的問題,教師必須意識到學生在模塊設計中的重要性,在改革中也要以學生為本選擇相關教學資源。但要根據學生需求來進行模塊設計,就必須先了解學生需求,因此建議教師在模塊設計之前對學生需求進行調研[4]。同時,學生的需求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因此需求調研工作需要定期展開,而每次調研完畢后都有必要對模塊設計進行調整,增設新的模塊或者對原有模塊進行優(yōu)化。
(二)活用網絡功能進行監(jiān)督,設立備用管理方案
多模態(tài)教學板塊中部分模塊所代表的教學方法確實存在約束力弱的問題,這一點無法改變,但為了保障教學質量,教師在多模態(tài)理論公共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改革中就要活用網絡功能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5]。例如教師可以統(tǒng)計學生在“離線課”中查閱資料的數(shù)量、每次查閱資料的時長等,根據這些數(shù)據即可推斷出學生是否在認真學習、學習質量如何。同時,在監(jiān)督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答疑解惑,初期可以采用提醒等簡單方式進行管理,但如果沒有起到效果,教師就要通過備用管理方案進行強制管理,因此在改革中有必要設立備用管理方案,專門應對此類現(xiàn)象。
參考文獻:
[1]閆洪勇,曲秀艷.多模態(tài)體驗式教學視角下的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視聽說課堂設計[J].中外企業(yè)家,2017(08):179-180.
[2]朱艷.論基于變構學習理論的高職英語多模態(tài)體驗式教學模式[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6(05):148-150.
[3]胡尚峰,田濤.體驗式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49-51.
[4]馬麗娜,南紀穩(wěn).探究體驗式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06):70-71.
[5]王學東.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24(06):131-133.
(薦稿人:徐振春,齊齊哈爾市廣播電視大學教學部主任,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