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要】學校教育是我國國民接受基礎教育的主要陣地,但不是全部陣地,小學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意義。家庭除了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場所,也是幫助學生塑造良好品質、養(yǎng)成良好性格與學習習慣的的原始場所,甚至家長在家庭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很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片面的認為將學生送到學校就不需要再負責學生的教育工作了,這種認知顯然是錯誤的。本文總結了新形勢下家庭教育的幾個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希望能為家長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生;家庭教育;新形式;問題與對策
家庭教育是學生從出生開始接受到的啟蒙教育,家長就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作為學生啟蒙的負責人,家長要為學生講好“人生第一課”,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家庭教育的好壞對一個家庭的未來有著直接影響,國家是由一個個小家組成的,小家家庭教育的有效性更是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的希望之源、力量之基。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初步適應社會的時期,家長要運用家庭教育幫助學生度過這個關鍵期和轉折期,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
一、新形勢下家庭教育的問題
1.1重智輕德,忽略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很多家長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產生“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錯誤觀念,認為學生只有學習好、成績高才會有光明的前程與未來,在家庭教育中也常常重智育輕德育,缺乏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沒有向學生傳達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致很多學生無法形成正確的三觀,在教育教學中經常出現(xiàn)學習成績好、品行差的情況。殊不知,素質教育時代,學生學習、發(fā)展、升學、就業(yè)注重的是學生的全面素質,強調的是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現(xiàn)如今,成績已經不是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1]。另外,有些家長還容易忽略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生由于生活經驗較少,在產生心理問題時也不敢和教師進行傾訴,如果家長也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就會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甚至一些家長只以成績好壞論成敗,一點也不顧及學生的心理感受和訴求,這也是校園暴力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1.2缺乏家庭教育的經驗,家庭教育效果不佳
新課改強調家長的教育輔導作用,但是對一些學歷水平較低的家長而言,輔導學生做作業(yè)存在一定難度,不僅不能準確地找出作業(yè)中的錯誤,還經常誤導學生的解題思路,很多家長仍舊沒有家庭教育的意識,無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環(huán)境。調查表明,很多家長不愿意學習課文知識與家庭教育實用性理論知識,導致家長在開展家庭教育時經常缺乏家庭教育的經驗。而一些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長,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經常忙于應酬、出差、加班,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更別說家庭教育了,長此以往,學生會和家長之間產生隔閡,不愿意親近家長、聽從家長的安排。家庭文化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會直接影響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新形勢下家庭教育的對策
2.1注重全面發(fā)展,落實人的培養(yǎng)
家長要明確的認識到,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其目的都是培養(yǎng)人。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要重視對學生的培養(yǎng),引領學生成長,細化家庭教育的內容,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家長除了要關注學生智力的發(fā)展,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望、求知方式,加強德體美勞以及心理健康等其他方面的教育,要教會學生做一個善良、正直、真誠的人,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勞動意識[2]。家長要把小學生當做一個人去培養(yǎng),就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以平等的態(tài)度和學生交流。學生也是家庭的小主人,學生的成長不僅承載了家長的希望與期盼,對學生的一生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家長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強硬的控制學生,和學生平等對話交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
2.2言傳身教,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小學生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較強,經常會受到身邊大人的影響,下意識模仿家長的行為、語言,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家長要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對學生進行熏陶和感染作用,讓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更好地學習和成長。家長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身體情況以及興趣愛好等,當發(fā)現(xiàn)學生某一方面存在問題時,應及時給予制止和糾正,引導學生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3]。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家長可以許諾給學生一些獎勵,但是家長要確保,自己的承諾要言而有信,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同時,為了提高自身的輔導能力,家長要主動學習學生此階段學習的知識,為學生購置適宜的科普、文學書籍,和學生一起閱讀,點撥學生學習其中的知識與道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結束語:
小學生尤其是剛剛升入小學的學生,處于被喚醒、推動的關鍵時期,家長要充分發(fā)揮自己首要教育者和第一教師的作用,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落實人才的培養(yǎng),以身作則,通過家庭文化與家教家風為學生學習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熏陶和感染學生,提高學生自身素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用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教育學生,讓學生的身心都能夠得到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檸,周圓. 談小學階段家庭教育的問題梳理和對策[J]. 教育教學論壇,2020(08):198-199.
[2]劉慧娟. 小學階段家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 教育觀察,2020,9(27):41-43.
[3]凌南娟. 談小學階段家庭教育的問題及對策[A]. 中國環(huán)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chuàng)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國博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C].中國環(huán)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chuàng)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