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丹
體育是重要的國民健康教育事業(yè),關系到群眾健康水平。體育也是學校教學重要的教學科目,影響學生身體素質。高校作為優(yōu)秀體育資源集合地,能夠輻射體育引導作用,帶動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增強學生體育素養(yǎng)?!敖】荡龠M”理念作為全民健康體育理念,要求高校擴大體育教學作用,將其應用于教學改革當中,提升體育教學價值。故此,文章將分析體育教學有效載體,研究教學改革設計,旨在提升體育教學效果。
“健康教育”促進理念是于1986年所提出的理念,建議將體育運動轉化為社會行為與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該理念發(fā)展至今日,內容被不斷豐富、完善,指導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并同我國全面健身理念進行深度融合。在高校教學改革中,將“健康促進”新理念應用于全面健康教育當中,能夠提升體育教學改革深度,提升整體教學水平。由此可見,分析在體育教學改革中應用“健康促進”新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1 “健康促進”新理念下體育教學有效載體分析
1.1“健康促進”新理念實質
“健康促進”新理念是體育價值與體育意義的深層次升華,強調體育對于人們身體健康的影響,闡述了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敖】荡龠M”新理念提出背景,主要是由于在人類健康受到威脅,希望能夠通過“健康促進”新理念促進人類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提升人類身體健康素質?!敖】荡龠M”新理念對各國體育事業(yè)造成深遠影響,尤其在教育領域中,引領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能夠讓高校體育教學更加全面,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1.2“健康促進”新理念融合
“健康促進”新理念強調提升人的身體素質,屬于健康教育范疇,但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卻依賴于體育方式執(zhí)行。我國教育部門為了落實“健康促進”新理念,將體育教學進行深度改革,部分學段體育課程內容被改名為《體育與健康》,均強調了體育與健康教育的關系。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健康促進”新理念開展教學設計,不僅從專業(yè)角度開展體育競技教學,也延伸了體育教學價值,讓體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化、多樣化,強調體育教學的本質屬性。
1.3“健康促進”新理念關系
“健康促進”新理念下,要理解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了解“健康促進”新理念對于二者的促進關系。從概念范疇而言,健康教育與體育教育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間有互動、有交叉,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由體育所帶來的益處。因此在體育教學當中,教師要將體育教學視野放寬,設立多重體育教育目標,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發(fā)揮高校體育教學價值。
1.4“健康促進”新理念載體
學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希望,高校則是國家未來優(yōu)質人才培養(yǎng)基地,關系到國家未來發(fā)展。“健康促進”新理念實踐過程中不能夠僅依靠口號、宣傳去落實,而需要落實到具體的行動當中。高校體育教學是國家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方向,也是落實“健康促進”新理念的有效載體。
2 “健康促進”新理念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設計
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主要分為公共課與專業(yè)課兩大模塊,在專業(yè)課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對于學生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但在公共課教學中目的性不強,均沒有很好地落實“健康促進”新理念。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設計主要從目標、內容、模等多個方面開展,提升教學改革水平。
2.1教學目標
高校體育教學目標主要從學生心理健康、身體素質、社會發(fā)展、專業(yè)技能等幾方面發(fā)展,因此教學目標可以分為直接性、發(fā)展性、持續(xù)性三大目標,對應學生不同的體育教育成長需求。
第一,直接性目標設計。直接性目標指的是體育基本知識、體育基本能力、體育基本生活,讓學生通過體育活動獲得體育健康等直接性能力需求,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個性能力,并改善學生生活作息習慣。
第二,發(fā)展性目標設計。發(fā)展性目標從學生長遠發(fā)展角度考慮,希望學生能夠通過體育鍛煉陶冶個人情操,從直接的體育活動中獲得更深層次內容,提升高校體育教學價值,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完成求知與成才的綜合性發(fā)展。
第三,持續(xù)性目標設計。持續(xù)性目標設計,是從體育教學的整體連貫性、系統(tǒng)性考慮,并通過體育教學目標進行優(yōu)化,從持續(xù)發(fā)展角度考慮學生的體育能力與健康教育成長需求,科學設計課程內容,注意不同階段體育教育目標變化。
2.2教學內容
無論是高校體育專業(yè)課還是公共課,在教學內容設計上不僅要注重教學內容設計的專業(yè)性,更要考慮其健康教育價值,讓學生專業(yè)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同時,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需求也能夠得到滿足。因此在教學內容設計時,需要考慮到從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專業(yè)技巧、教學難度四個方面進行深度分析,確保教學難度與學生實際需求相符合,并且能夠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增強體育技能,對于學生肌肉群發(fā)展、心理健康素質均能夠起到促進作用。例如:跨欄教學過程中主要包括起跑、過欄動作、欄間跑技術動作等內容,能夠對學生的肌肉爆發(fā)力、上肢與下肢平衡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訓練,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教師在選擇內容時,明確技巧訓練后所帶來的益處,合理安排集體訓練、個人訓練、比賽訓練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2.3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執(zhí)行教學內容的具體方法,能夠實踐目標教學價值,讓教學內容更好地落實到實際教學當中。具體方法如下:(1)互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帶動活動氛圍,也有助于師生、學生之間交流實際能力,提升教學效果;(2)評價教學。對于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分析體育活動對于學生身心健康與專業(yè)技能的影響,由此為學生制定個性化教學計劃,提升評價教學價值;(3)活動教學。“健康促進”新理念下強調利用多種資源開展教學,將活動教學應用于其中,可以帶動更多的群體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甚至能夠從學校延伸到社會、延伸到學生家庭,讓學生在學校、家中都能夠得到充分鍛煉。
2.4教學資源
在“健康促進”新理念下開展教學改革,需要多項教學資源作為支撐。從“健康促進”新理念下出發(fā),教師可以動用多項教學資源開展教學工作。主要資源有以下幾種:第一,學校資源。學校資源是指教師資源、器材資源、操場資源、社團活動資源;第二,社會資源。社會資源主要是指高校體育賽事、城市體育賽事等大型體育活動;第三,家庭資源。家庭資源是指由家庭所提供的體育教育氛圍。從客觀情況來說,高校在落實“健康促進”新理念時,學校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也得到一定開發(fā),但家庭資源利用不足。但在新冠狀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如何利用家庭資源開展體育教學也成了研究重點,教師可以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教學、家?;咏虒W、家長參與教學幾個方面,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提升實際教學效果。
3 結語
體育是一項全民事業(yè),對于增強國民素質,改善國家體育精神面貌具有重要價值。高校是我國高等體育資源集合地,集合了最專業(yè)、最優(yōu)秀、最全面的體育資源,也培養(yǎng)了眾多體育人才,提升了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夠預防各種疾病的發(fā)生,干預學生生活方式,給予學生健康的精神生活。文章中針對如何開展教學改革進行了分析,高校在落實“健康促進”新理念時,要從把握教學目標、模式、內容等多方面內容,科學設計教學內容。同時,高校體育教師要結合各校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改良教學方案,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其體育教學價值。
(作者單位:海城建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