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闖 關壬銓 張鈺昆 于長春
摘 要:高中生物學科是理科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初高中生物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由于一些地區(qū)生物學科不參加中考的現狀,導致學生步入高中后在生物學學科的學習上產生了較大的困惑,這就使初高中生物學教材銜接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以《分子與細胞》為例,根據初高中教材設置和初高中教學研究現狀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初高中;生物學;教材銜接;《分子與細胞》
1.引言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生命科學體現出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曾經預言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隨之,基礎教育階段生物學科的教學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1-2]。由于一些地區(qū)生物學科不參加中考的現狀,導致新高一學生在生物學科的學習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初高中生物學教材銜接就顯得尤為重要[3-5],本文以高中生物學必修一教材《分子與細胞》為例,淺談初高中生物學教材銜接。
2.初高中生物學教材銜接
2.1《分子與細胞》的重要性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是新高一學生進入高中時接觸的第一本高中生物教材,相比于初中階段的學習,初中生物多是對宏觀生命體的介紹,而高中生物直接進入分子與細胞水平的學習,學生接觸有一定難度。例如,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jié)《從生物圈到細胞》中直接給出SARS病毒的實例,此前,對于病毒的具體結構教材并沒有提及,學生對于“非細胞結構類型的生物——病毒”中的“非細胞結構類型”其實是模糊的,需要教師給予單獨介紹,這樣的知識空白區(qū)還存在于其他章節(jié)。必修一的教材是必修二《遺傳與進化》和必修三《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兩冊必修教材的基礎,如果學生不能在必修一的學習中建立良好的生物學學習方法,在頭腦中出現清晰的分子與細胞水平的生物學學習意識,整個高中生物學科的學習都將非常吃力。所以,《分子與細胞》在高中生物學課程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初高中《分子與細胞》教學現狀分析
新高一學生在初中階段對生物學科的學習中,普遍淺顯的認為生物學科的學習僅僅是對身邊常見的動物、植物的分類與結構進行學習,屬于機械記憶的過程,更多學生把生物學歸結為“文科”類的學科,更有同學認為生物只需要“背誦”就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成績。在高中生物學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發(fā)現事與愿違,再按照原來的方法對生物學進行學習難以取得理想的成績。同時因為生物不參加中考的特點,很多同學在初中時對生物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是“六十分萬歲”,更有一些地區(qū)的一些學校追求中考升學率,生物課時大量被其他學科占用,新高一學生幾乎不了解最基本的生物學知識,為高中的生物學學習埋下隱患。
高中生物教師,從參加工作起,即在高中任職,雖對高中教材爛熟于心,卻從未刻意對初中教材進行翻閱了解,更少有教師對初中教材進行過詳細的分析研究,對初高中教材中出現的知識漏洞并不了解。同時,新高一生物教師大都剛剛經歷過學生高考,對學生的認知還處于高三“總復習”、“大綜合”階段,往往忽略了一些基本的定義概念,機械的認為剛剛步入高一的新同學和自己剛剛教過的高三畢業(yè)生具有相似的知識儲備,很多簡單的概念,學生并沒有了解,甚至第一次聽說某些專業(yè)名詞,但教師往往對這些內容一帶而過,使學生產生較大的疑問。
2.3初高中《分子與細胞》教學現狀的解決措施
針對新高一學生在初中階段對生物學科的學習方式,新高一教師應該利用第一節(jié)課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告知學生之前的學習方法不再適用于高中階段的生物學學習,要想透徹的了解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知識,必須學會將生物學當作“理科”去學習,及時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同時,在第一個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刻意放慢教學進度,按照學生初中的思維與學習方式,逐步向高中的學習方式進行過度,幫助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生物學的學習。對于一些地區(qū)的盲目追求升學率,忽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今后學習埋下隱患的現象,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加強檢查力度,改變考核方式,不能聽之任之。
針對高中生物教師對初中教材了解較少、甚至不了解初中教材的現象,教師本身應該利用課余時間主動了解初中教材,尋找初中教材與高中教材的銜接點及相對應的知識漏洞,及時發(fā)現問題并在自己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予以完善,力求補全初高中教材間的知識漏洞。初高中教師要增加交流的機會,每學期初的集體備課,主要集中于同地區(qū)不同高中之前的教師在一起進行交流,教育主管部門,要多組織初高中教師進行深入交流,使高中教師能夠更好的了解初中生物學教學現狀,并有針對性的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完善。同時,新高一教師要盡快適應高考后角色的轉變,自己從一個學生知識的查缺補漏者,變回了新知識的傳播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3.展望
針對初高中教材銜接的現狀,要做好初高中生物學教材銜接,要求高中生物教師要充分了解初中生物教材并結合自身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分析出初高中教材的銜接點,并根據學生對初中知識的掌握情況,調整好基礎知識講授的詳細程度,并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其盡快的適應角色,適應高中階段生物學科的學習特點,以期學生能更好的適應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
參考文獻
[1]蔣園.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生物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170.
[2]李偉偉.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校外教育,2019(20):48-49.
[3]王丹.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與細胞》模塊與初中生物教學銜接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4]韓萌萌.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問題及對策[D].河南大學,2018.
[5]郭佳.《分子與細胞》模塊初、高中生物重要概念銜接的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第一作者:劉闖,1992年8月生,女,漢族,吉林松原人,吉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學教學
通訊作者:于長春,男,吉林四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