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麗 岳娟寧
摘要:目的:分析對自然分娩產婦運用激勵式護理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產科96例自然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產婦均為單胎、足月的初產婦,依據(jù)護理模式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48例產婦,對照組產婦運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48例,觀察組產婦在此基礎上運用激勵式護理。結果:2組的第3產程時間比較中P > 0.05;觀察組的第1產程、第2產程、總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P < 0.05;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率、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對照組,且P < 0.05。結論:對于自然分娩產婦運用激勵式護理可有效加快產程進展并改善母嬰結局。
關鍵詞:自然分娩;產婦;激勵式護理;價值
一、前言
自然分娩是產婦最主要的分娩方式,是指胎兒和附屬物由母體自然娩出的全過程。產婦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受到產力、產道、胎兒和精神因素影響,容易產生產程時間延長等情況[1]。特別是產婦的精神心理因素產生的影響作用較大,所以,對于自然分娩的產婦還需做好科學的護理干預,特別是給予產婦鼓勵和激勵來提升其自然分娩信心對于加快產程進展,以及改善母嬰結局等均具有重要作用[2]。激勵式護理是近年來的新型護理模式,也是心理護理中的一種,更加注重護患之間的語言溝通,運用鼓勵、引導式的語言來提高患者的信心和勇氣。近年來有報道指出激勵式護理在自然分娩產婦應用中能夠提高自然分娩率[3]。鑒于此,以下將探究對于自然分娩產婦運用激勵式護理的臨床效果。
二、資料以及方法
(一)臨床資料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產科96例自然分娩產婦,均為單胎、足月的初產婦,依據(jù)護理模式分組,即觀察組:48例,年齡22~33歲,均值為(28.4±0.5)歲;孕周38~42周,均值(40.5±0.3)周。對照組:48例,年齡23~32歲,均值為(28.6±0.3)歲;孕周38~42周,均值(40.4±0.5)周。2組臨床資料對比P > 0.05。
(二)方法
對照組產婦運用常規(guī)護理,如了解產婦的孕周和病史等情況,加強產前健康宣教,并在分娩過程中給予心理疏導和體位指導等;觀察組產婦在此基礎上運用激勵式護理,方法如下:
1. 激勵式心理干預
產婦入產房后由助產士為產婦提供一對一的心理疏導和干預,助產士積極與孕婦進行溝通和交流,同時帶領其盡快熟悉產房的人員和環(huán)境,快速消除其緊張感以及陌生感。在與產婦交流期間應該詳細詢問其妊娠經過、體格檢查情況以及孕產史等情況,并通過語言交流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性格特點以及受教育水平等。在此基礎上為產婦進行產前的健康知識宣教,同時給予充分的情感支持使產婦能夠了解自然分娩的相關知識,幫助產婦正確看待自然分娩過程中的宮縮陣痛,不斷提升產婦的自然分娩信心。由于許多產婦特別是初產婦缺乏對分娩知識的掌握和了解,同時,錯誤地以為選擇自然分娩方式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并需要承擔更大的痛苦,采取剖宮產手術的安全性更高。所以,需要通過加強健康知識宣教來改變產婦的錯誤認知,使其了解到自然分娩以及剖宮產術兩者的優(yōu)勢和弊端。特別是要向其講解自然分娩對于產后恢復的幫助,與剖宮產術相比自然分娩更具安全性且創(chuàng)傷性更小等[4]。比如,剖宮產術的應用中可能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容易誘發(fā)子宮破裂、腹腔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相關并發(fā)癥。同時還要幫助產婦分析剖宮產術引用過程中可能對胎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并且與陰道自然分娩的胎兒相比,多動癥等發(fā)病風險明顯上升。在此基礎上,引導產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科學地進行分娩方式的選擇。
2. 家庭與社會支持
家庭成員以及社會給予產婦的支持,對其心理狀況具有極大影響。特別是產婦在待產期心理應激狀態(tài)較重,通過引導家屬和朋友等給予充分的心理支持,更有利于改善產婦的負面心理狀態(tài),提升其自然分娩信心。所以在產婦分娩之前,需要有針對性地對產婦家庭成員特別是丈夫開展健康知識宣教,引導家庭成員為產婦營造舒適良好的家庭氛圍以及支持氛圍,并糾正家屬在生育觀念方面的錯誤認知,從而使產婦獲得良好的親情關懷和溫暖,使其維持樂觀開朗的心理狀態(tài),并消除產婦產前對自然分娩出現(xiàn)的擔憂感以及恐懼感,不斷提升其自然分娩的信心以及依從度。
3. 心理暗示假慰
產婦進入到產程階段后,助產士需要提供一對一的陪伴分娩,在尚不能進行無痛分娩前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導樂分娩。例如,可通過播放節(jié)奏較為舒緩的音樂,來轉移產婦的注意力,同時指導產婦通過進行馬拉澤呼吸來幫助緩解疼痛感。除此以外,還要做好與產婦的語言溝通和交流,了解其身心狀態(tài)以及感受,盡可能滿足其合理需求。在溝通的過程中還可通過對產婦背部進行適當?shù)陌茨?,從而轉移其注意力并緩解疼痛感。向產婦講解其他同等條件取得自然分娩成功的臨床經驗,從而提高產婦的自信心和勇氣。監(jiān)測產婦的產程進展,密切關注宮口擴張情況、宮縮情況以及胎先露的下降情況等,與此同時運用假慰方式加強產婦的干預,并不對宮口擴張相關的實際情況如實告知產婦,可以將檢查結果向產婦進行講解等。
(三)評價標準
1. 比較2組產婦的各個產程時間。
2. 統(tǒng)計2組產婦的經陰道自然分娩率、產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等。
(四)統(tǒng)計學方法
涉及數(shù)據(jù)以SPSS19.0分析,數(shù)據(jù)標準差以( ±s)描述,組間數(shù)據(jù)t、χ2檢驗,P < 0.05即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結果
(一)產婦產程時間對比
2組的第3產程時間比較中P > 0.05;觀察組的第1產程、第2產程、總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P < 0.05,如下表1所示。
(二)母嬰結局對比
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率、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對照組,且P < 0.05,如下表2所示。
四、討論
自然分娩是人類繁衍后代的一個正常生理過程,任何一個身體健康、足月妊娠、產檢正常的育齡適齡婦女在正常情況下都可進行自然分娩娩出胎兒。然而許多產婦特別是初產婦缺乏對自然分娩相關知識的掌握和了解,容易出現(xiàn)對自然分娩的誤解,認為剖宮產術的運用更有利于確保安全性和降低風險性[5]。自然分娩對寶寶的好處有:減少新生兒肺炎發(fā)生率,刺激新生兒神經發(fā)育,幫助新生兒建立免疫系統(tǒng);促進催產素分泌,有助于母乳喂養(yǎng),有助于產后恢復,促進母嬰感情等然而與自然分娩相比剖宮產的相關并發(fā)癥風險更高,同時也對產婦的身體健康產生一定影響,所以還需通過調整產婦精神和心理因素來提升自然分娩率。妊娠滿28周及以上,胎兒及附屬物從臨產開始到全部從母體娩出的過程,稱為分娩。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足周期間分娩,稱為早產。妊娠滿37周至不滿42足周期間分娩,稱為足月產;妊娠滿42周及以后分娩稱為過期產。在自然分娩過程中,產婦的精神和心理因素起著較大的影響作用,例如心理狀態(tài)變化容易造成身體機能出現(xiàn)改變,如出現(xiàn)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以及肺內氣體交換不足等情況,容易誘發(fā)子宮缺氧并產生宮縮乏力以及宮口擴張速度減緩等情況。同時負面情緒也容易造成產婦的體力過快消耗,并誘發(fā)神經內分泌的改變,非常容易產生心理性難產[6]。所以需要加強產婦的心理干預,通過應用激勵式護理能夠充分結合產婦的心理特征加強產婦的心理疏導,通過運用科學的心理干預技巧來提升其自然分娩自信心。特別是當進入產程階段后,通過加強激勵式的語言引導,能夠幫助產婦維持興奮狀態(tài)并提高其注意力,有助于加快產程的順利進展并提高自然分娩率。激勵式護理的應用也可有效降低新生兒窒息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這是因為產婦分娩期間若出現(xiàn)焦慮擔憂等負面情緒,容易影響宮內環(huán)境并使產程時間進一步延長[7]。通過加強激勵式護理給予產婦心理疏導和鼓勵,有利于促進產程的順利進展,因此,可更有效地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風險。本次的對比結果表提示,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以及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在母嬰結局的比較中,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而產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這提示,對于自然分娩的產婦通過運用激勵式護理可有效提升護理質量。
五、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自然分娩產婦運用激勵式護理,可有效加快產程進展并改善母嬰結局。
參考文獻:
[1]陳亞利.優(yōu)化分娩護理聯(lián)合硫酸鎂濕熱敷在足月單胎妊娠初產婦自然分娩產后會陰水腫中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9,32(24):4075-4077.
[2]馬蓮萍.探析延伸化助產護理干預對自然分娩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及產程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9,19(A2):308+310.
[3]李帥.護理干預對初產婦自然分娩焦慮及產后疼痛出血的干預效果[J].中國農村衛(wèi)生, 2019,11(23):50-51.
[4]趙新新,董婷婷,黃友麗.孕晚期綜合護理干預對自然分娩初產婦焦慮情緒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9,26(12):81-83.
[5]肖海燕,劉偉武,李玉英,肖霞,陳恒,李莉,徐秀英,李云端.導樂分娩鎮(zhèn)痛儀結合體位管理與一對一陪伴分娩在促進自然分娩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 2019,34(19):4567-4570.
[6]湯春仙.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自然分娩初產婦心理狀態(tài) ?產程及泌乳功能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9,23(27):3918-3919.
[7]寧小紅.護理干預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自然分娩成功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哈爾濱醫(yī)藥, 2018,38(06):59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