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琴
摘要:我國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隨著“互聯(lián)網+”口號的提出,說明我國家家戶戶基本都接入了互聯(lián)網,但仍不能忽視一些偏遠地區(qū)的農村學生,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可能不方便的同時也形成了一些困惑與苦惱需要教育者幫忙改善。
關鍵詞:互聯(lián)網+;農村初中學生;學習生活困惑與苦惱;教育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4-072
一、引言
目前隨著我國已進入互聯(lián)網+時代,互聯(lián)網在普及的同時,也讓很多低收入家庭能夠享受到互聯(lián)網帶來的便利,互聯(lián)網也在走進人們的生活中,但大部分農村家庭學生家受光纖組建困難或地理位置偏遠等原因,即使是時至今日可能家里也沒有寬帶,用手機上網發(fā)現信號又有一定程度缺失,與城里的孩子相比有所損失,由于初中學生要在農村學校度過三年時間,這三年因為使用互聯(lián)網不方便而給學生帶來的傷害也需要通過分析的形式來給農村教師指點迷津,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二、互聯(lián)網+時代農村初中學生的困惑與苦惱形成的主要原因
首先,農村初中一般建立在鎮(zhèn)政府所在的地區(qū)附近,與縣城或城市內的初中相比,師資力量本身就比較薄弱,因為學校的地理位置比較偏遠,教學環(huán)境和生源質量也是捉襟見肘的,一般只能吸引本鄉(xiāng)鎮(zhèn)或附近周邊鄉(xiāng)鎮(zhèn)的適齡學生,這些學生的父母往往都是沒有多少收入的農民群體,因自身文化水平就比較一般,又不是很懂當代初中生的教育方法,因此大部分學生都缺乏一定的學習能力,只能看著城里的孩子一邊用互聯(lián)網一邊在好條件的初中上學望而卻步。
其次,目前通過“互聯(lián)網+”的形式,讓教育不僅僅局限于線下辦學,學生完全可以通過電子設備連接互聯(lián)網,在線上完成對自身學習需求的拓展,但是農村初中學生到今天恐怕在周末的時候也沒有對應的條件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學校辦學條件比較有限,學生還對在信息課上用電腦登網頁感到興奮,因此辦學條件的差別直接讓農村學生產生了自卑心理。
同時,目前針對農村初中學生可報考的高中學校很有限,一般只能在同縣域內報考,每個縣一般只有幾所普通高中,由于教育環(huán)境的惡劣和學生對自身學習態(tài)度的不重視,農村初中的中考成績常年在同縣內所有初中學校中排名末位,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既不利于招生也不利于形成一定的辦學口碑。
三、互聯(lián)網+時代農村初中學生的困惑與苦惱現狀分析
由于城里的學校目前仍有大批的教育資金供學校提升辦學質量,因為教育環(huán)境的不同,城里的優(yōu)秀學校一般還會經常招錄高水平人才來就業(yè)。農村學校本身的薪資水平和生活環(huán)境會直接導致教師的大量缺口,在教師數量本身就少的前提下,教師平均年齡與同類城里學校相比要大很多,由于教師接受的教育培訓次數要明顯少于城里學校,且因互聯(lián)網不發(fā)達,鎮(zhèn)內居民也沒有多少教育子女的優(yōu)秀理念,進而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一般,讓學生也沒有多少學習的興趣。
另外很多農村家庭的學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一般只有學生本人和爺爺奶奶輩的親屬,再加上初中這個年齡段,學生進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都與小學階段相比有了明顯的變化,這個時候是非常需要父母關心孩子的成長問題的,然而這些學生的很多父母連基本的和教師溝通學生問題都做不到,也給學校辦學帶來了一定困難,帶來了學校和家長通訊受阻的問題。
四、互聯(lián)網+時代農村初中學生的困惑與苦惱解決的思路
首先,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聊的方式,來把學生家長都拉到一個群里,雖然很多家長都出門務工,但是人手一部手機還是可以做到的,學生家長本身可能沒有多少時間孩子的在校表現,也容易忽視他們在這個階段產生的一系列心理問題,因此需要教師和這些家長多聯(lián)系,促進家校溝通的同時提高互聯(lián)網的利用率。
其次,在課余學生上自習的時候,可以由教師牽頭,開展一系列的素質拓展活動,比如舉辦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活動,這些活動舉辦的形式和規(guī)模和城里的學校大致相仿,讓學生們看到自己和那些在城里初中上學的同學有同樣的待遇后,可以消除學生的自卑感,讓學生充滿自信,讓他們覺得城里初中和鄉(xiāng)村初中沒有區(qū)別。
同時,做為鄉(xiāng)村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吸收其他同類初中的教學優(yōu)勢,取長補短的同時,邀請學生對自己的教學工作給建議,不要因為地理位置偏遠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就對教學工作產生放棄的心理,而是要看到學生們有問題后積極反思,也可以嘗試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比如利用投影設備在課堂上開展互動式教學,把多媒體演示文稿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課件引入課堂,還可以嘗試讓學生提前準備教學內容后對其他同學授課,教與學主客體的轉換容易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五、結束語
雖然“互聯(lián)網+”政策的提出意味著我國已進入全民互聯(lián)網時代,但農村學校的互聯(lián)網建設仍處于萌芽期,做為教師不僅要時刻讓學生們消除教學環(huán)境惡劣帶來的自卑感,還要通過自身創(chuàng)新的模式充分提高教學水平,讓學生們滿意。
參考文獻
[1]劉海霞. 對農村中小學教育現狀的困惑與反思[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7(11):76.
[2]孔慶利. 濃醇初中學困生轉優(yōu)的現狀與思考[J]. 中學教學參考, 2013(18):104.
[3]歐曉霞. 農村中學生心里困惑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 濰坊學院學報, 2008(4):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