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琦
摘要:語文課程作為九年義務教育基礎課程之一,能開拓學生的眼界,能增加學生的見聞,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能健全學生的人格,能教授學生做人、做事的智慧,能傳遞民族文化與精神,地位顯著,意義諸多,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人認為語文在應用中就能學習,無需另花時間,因此將精力放到了其他學科上。其實,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具有自己的學科屬性,有著自己的一套知識體系,學以致用只是學科目標之一,且要達到這一目標的前提是學生有內(nèi)容可用,有能力用,因此提升對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成為了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第一步,繼而用思想帶動行為,改善教學環(huán)境,提升教學質(zhì)量?;诖耍疚囊孕W語文課程為例,嘗試探究學科教學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途徑;課改背景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31-239
新時期,新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不再滿足于詞語的識讀,句式的積累,向著更高的目標發(fā)起挑戰(zhàn),即完成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這三個目標的指引下,包括筆者在內(nèi)的教師們都不得不轉變教學方向,調(diào)整教學進度,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用新武裝自己,具體如下所示:
一、正視挫折,不驕不躁
教與學都是一個過程,對師生來講都是一種挑戰(zhàn),教師閱歷足,心智成熟,因此遇到困難、挫折時心態(tài)平和,不驕不躁且能想辦法攻堅克難,提升自我,而學生年齡少,認知水平低,抗挫能力差,遇到困難、挫折時第一想法就是放棄,逃避,嚴重的會喪失學習的自信心,面對學生出現(xiàn)的這一問題,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學建議:教師要教會學生正視挫折,戰(zhàn)勝挫折,看淡挫折,提升思想境界,修身養(yǎng)性,眼界開拓,以期有更好地發(fā)展。
如,在學習《小青蛙》這一課內(nèi)容時,學會認讀“青”“情”“清”“晴”“請”五個同音形似字是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生字的認讀對學生來講難度較大,更不用說認讀同音形似字了,因此大家出現(xiàn)了很多的錯誤,即便是筆者一次次地糾正還是沒有按著計劃完成教學任務,令師生情緒壓抑,心情沮喪,課堂氣氛一下子降到了冰點,教室里安靜極了。很快,筆者就回過味來,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準備重新教學,而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點燃課堂氣氛,重新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敢于面對挫折,克服挫折,看待成敗,因此筆者組織了一場講故事大賽,讓學生們自己開動腦筋,自選題目,確定內(nèi)容,編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故事,且情節(jié)豐富,趣味橫生,方便記憶,但有一個規(guī)定,那就是要將“青”“情”“清”“晴”“請”這幾個生字囊括其中。擔憂學生不知道怎么辦,筆者還進行了示范行為,為學生提供了效仿的對象。就這樣,用這一種方法學生解決了認讀生字的問題,協(xié)助其學到了新的語文知識,讓其有了學習的自信心。
二、寬容學生,民主教學
學生是一個螺旋上升的個體,會取得一些成績,也會出現(xiàn)各種錯誤,當問題、錯誤出現(xiàn)的時候,大部分教師選擇批評、指責學生,責令其立即改正。筆者不同,筆者選擇寬容學生,理解學生,認可學生,只要學生直觀意識上不是故意的就值得原諒,旨在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與畏懼感,拉近師生關系,營造民主教學氛圍。
如,在學習《靜夜思》這一首詩歌時,筆者制定了教學計劃,設計了教學活動,其中一個活動就是讓學生利用十分鐘的時間完成詩歌的朗讀與背誦,大家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還是沒有按時按成教學任務。筆者雖然失望,但沒有將過錯推到學生身上,而是從自身找原因,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不是要求太高?還是背誦時間過短?亦或是方法不對,學生背不過?一番思考后,筆者認為主要責任出在自己的身上,因此原諒了學生并調(diào)整了教學計劃,由學生自主背誦改為由教師帶領背誦,且引進了繪畫因素,邊背邊畫,加深直觀印象。當然,如果學生有什么好的點子也可以提出來,分享自己的智慧成果,協(xié)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三、營造環(huán)境,感染學生
教學環(huán)境是一個由多種不同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tǒng),廣義的教學環(huán)境是指影響學校教學活動的全部條件,狹義的教學環(huán)境特指班級內(nèi)影響教學的全部條件,包括班級規(guī)模、座位模式、班級氣氛、師生關系等。一個生動、溫馨、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可以感染學生,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讓其愿意學習,主動學習。
如,在學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一篇文章時,筆者就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確保教室良好的通風、采光、照明條件,還組織學生進行了自主閱讀活動,給予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以期能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興致,讓其順利完成自主閱讀任務。再如,學到《帶刺的朋友》這一課內(nèi)容時,筆者嘗試建立一種教學相長、交往互動,平等對話的師生關系,因此從備課活動開始,筆者就與學生進行了互動,尊重學生的地位,聽從學生的建議,挖掘?qū)W生的潛能,因此能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喜愛,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學到《司馬光》這篇文言文時,筆者了解學生的現(xiàn)狀,知道學生的心理,因此不再施加教學壓力,而是盡可能做到語言豐富有趣,活動趣味橫生,教學目標切實有效,以期能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用環(huán)境感染學生,調(diào)動大家的情緒。
四、巧用評價,培育自信
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中不可獲取的一環(huán),是教師們常常使用的教學手段之一,用來點評學生,營造課堂,但部分教師只發(fā)揮了教學評價消極的一面,用其指責學生,苛待學生,從而掩蓋了或忽視了學生的發(fā)光點,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為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學建議:教師要學會使用評價,合理使用評價,發(fā)揮評價積極有利的一面,畢竟學生未來的路還很長,不能從小學階段就失去學習的自信與激情。
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這篇文章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意識??梢钥闯?,教學目標多,難度大,不僅是學生,就是筆者也產(chǎn)生了教學壓力,但還是要腳踏實地的教學,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提升。就這樣,在筆者的帶領下,學生們?nèi)〉昧艘恍┏煽?,但也犯下了一些錯誤,面對這樣的結果,筆者十分欣慰,因為大家付出了努力,得到了回報,雖然有些瑕疵,卻瑕不掩瑜,值得肯定,因此筆者給予了大家積極的肯定,讓學生心情愉快,充滿干勁,有信心做的更好。
綜上,做好小學語文課程需要教師思想重視,行為謹慎,小心探索,認真教學,為此筆者總結出了上述幾條教學方法,以期能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為教育教學事業(yè)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于春玲,李玉賢.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5(24).
[2]黃家明.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30).
作者單位:安化縣東坪鎮(zhèn)泥埠橋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