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
摘要:班級管理是對整個班級事務的有效管理,其活動主體是班主任和學生。但在部分地區(qū)的班級管理中,仍然存在本位管理的思想問題,通常以班主任的主觀意識作為管理策略,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導致學生在素質培養(yǎng)方面存在不足,進而影響學生的整體發(fā)展?;诖耍疚恼聦﹃P于新形勢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方法
引言
班級管理主要指根據(jù)一定的要求,帶領學生對班級中的各項活動進行合理調控,從而實現(xiàn)最終教育目標的過程。在素質教育深化實施的背景下,班級管理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新時期的小學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應該對具體的育人要求有更加準確的把握,并以此為基礎實施更具針對性的班級管理措施。
一、新形勢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現(xiàn)狀
(一)管理形式單一化
由于每個學生從小生長的環(huán)境、接受的教育和自身認知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導致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性,而且這種差異是非常合理的存在,通過各種因素的作用只能縮小,并不能完全消除這些差異,這就給小學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增加更大難度。有些班主任不太懂得變通,并未形成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的意識,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這種單一化的管理方式難以滿足新時期下對小學學生提出的管理工作需求,以至于不能取得理想管理成效。
(二)缺少導向性管理方案的完善
很多時候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事物上缺乏導向性的計劃和目標,這樣很難將管理工作充分展開和完成。因為缺乏明確的目標,加之學生的年齡較小,很多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班主任的意圖,這樣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大大小小的差錯。最主要的是班主任自身教學管理方式有待完善,會影響到自身的發(fā)展和提升。而班主任作為學生在學校中接觸最多的重要角色,發(fā)揮著不可小視的作用,對學生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可見如果班主任不能很好地完善自己的管理計劃和目標,不僅會影響到實際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還會影響到學生自身學習計劃的規(guī)劃,不能起到正面且積極的影響。
二、新形勢下小學班級管理的工作方法
(一)建立師生共建機制,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
班主任和學生作為班級管理活動的主體,在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摒棄傳統(tǒng)班級管理的本位思想,樹立和諧平等的管理觀念,建立師生共建機制,引導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使學生真正發(fā)揮管理效能,并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從而達到有效管理的教育目的。同時,在班級共建的管理實施中,班主任除了合理安排學生的管理崗位外,還應起到監(jiān)督、指導的作用,正確引導學生。
(二)塑造集體形象,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主任首先要轉變班級管理理念,將其從針對廣泛個體的管理變?yōu)獒槍w的管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生活在一個集體。而學生的思維比較跳脫,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強,只是對他們進行概念上的教導是不行的,還要采取喜聞樂見的方式讓他們逐漸進入到集體的狀態(tài)中。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構建起一種以班級為基礎的集體形象,然后帶領學生共同對這個形象進行完善,為形象加入更多、更豐富的內(nèi)涵。至于具體選擇什么樣的形象則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與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有效結合,讓這個形象能夠獲得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可。
(三)注重人格教育,提升班級管理活動的實效性
在班級管理當中,完善的人格教育通常需要經(jīng)歷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加強認知教育,幫助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價值觀念。為此,我會不斷引導學生對客觀事物與現(xiàn)象進行全面的觀察和分析,并且會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理性分析客觀事物的能力;第二,拓寬學生心理空間。通常來講,小學生在日常學習、交往、生活當中難免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所以我會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從而維護學生健康的心理發(fā)展空間;第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完善。教師的指導只是提供一種外在的幫助,為了真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必然需要引導學生不斷進行自我反思,使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和改正自身的缺點。
(四)提高自身修養(yǎng),用行動感化學生
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取決于班主任自身的業(yè)務水平以及修養(yǎng),就小學生而言,其心理素質逐漸發(fā)展成熟,然而依舊存在一些細節(jié)問題,同時會下意識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班主任就是學生最喜歡模仿的對象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小學班主任重視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以及修養(yǎng),確保能夠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并給學生三觀養(yǎng)成樹立標桿。首先,需要班主任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精神,在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給學生留下為人正直、品德高尚、無私奉獻的印象;其次,懷抱滿腔熱枕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重視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積極學習先進教育理念,擁有樂觀精神以及自信的工作態(tài)度;最后,在學生面前維持良好形象,用自身一言一行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模仿過程中受到良好品質熏陶。
(五)家校聯(lián)合共育,優(yōu)化家校管理
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畢竟學生不僅是在學校中學習,還會受到家庭的影響。因此,很多情況下單純依靠班主任管理無法達到預期的管理目標,而融入家校聯(lián)合共育途徑可以提高班主任管理的效果,優(yōu)化教學管理效果。因此,班主任可以借助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優(yōu)勢,通過釘釘、微信、校訊通等多元化的交流平臺與家長溝通交流,在溝通交流中分享管理經(jīng)驗,傳授管理技巧,從而全面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想要較好地完成班級管理工作乃至開創(chuàng)出班級管理的新局面,就必須將學生的主動性充分激發(fā)出來,真正從班級整體的角度加以考慮并采取行動。只要能夠在把握住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一定能取得更好的班級管理效果,為學生成長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蘇兵.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式方法研究[J].學周刊,2020(03):165.
[2]康忠泰,王蓮萍.芻議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191.
[3]陳秋霞.運用正面教育開展小學班級管理的途徑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