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學玲 張國瑞
【摘要】體驗式教學中的每個幼兒都是不同的,都會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化體驗,他們在參與教學活動時,通過不同的方式獲取和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是符合幼兒身心特點以及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目標的, 它強調師幼的雙邊情感體驗,教師欣賞幼兒、尊重幼兒,幼兒體驗到親切、溫暖的情感。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幼兒園美術教學;探索
本文系 2020 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體驗式教學法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CJYC20160766)研究成果之一。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一、體驗式教學法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應用意義的探索
“體驗式”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育形式,是指根據幼兒學習的需要,通過幼兒個人在教育活動中的充分參與,在教師的指導下從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加深對理性知識理解的一種教育教學方式。它是以幼兒為中心,讓幼兒“從做中學”“從體驗中學習”,以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力為核心。幼兒喜歡美術活動是源于幼兒的天性,而美術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通過體驗式教學法在我園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實踐中的應用,在以下兩方面表現出積極的意義:
(一)體驗式教學法能更好地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興趣是一切活動創(chuàng)作的源泉。體驗式教學法能更好地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積極、主動的活動。孩子們的情緒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感染。我們在教學活動中,除了應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和動作等情緒來感染幼兒外,更注重通過多種感官體驗、多媒體展示、操作活動等體驗、互動方式,將幼兒的注意力匯聚到具體的情境中,使幼兒主動學習, 學得有趣,學得愉快。
(二)體驗式教學法能更全面的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展能力 在體驗式美術教學中,教師引導孩子們不僅可以直觀的通過聽覺、觸覺等對圖片、景物等進行直覺審美,還激發(fā)他們通過思維邏輯、想象、情感等方面對以前的經驗知識進行重組、再造,并做出相應的語言、動作等反應,讓孩子們的感官和大腦、身體都充分的為學習活動“服務”。
二、體驗式教學法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教學路徑的探索
針對目前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在幼兒美術活動中如何運用體驗式教學法,讓我們的美術活動更加有趣和有效呢?在此以大班美術活動《感恩樹》為例,談談我們對美術體驗式教學實施策略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 一 ) 生 活 情 境 體 驗 策 略“感恩”是什么呢?如何把抽象的情感世界進行創(chuàng)作性
的藝術表現呢?在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我們結合大班孩子們的情感經驗,通過生活情境體驗策略引導孩子們拓展生活和情感經驗。首先,教師選擇有關感恩類繪本《彩虹的盡頭》,引導孩子們集體閱讀、交流后,孩子們知道“寶貝”并不是金的銀的或者珠寶,而是我們最愛的、最珍惜的一切的東西都可以稱為“寶貝”。孩子們的情感體驗被喚醒,紛紛都想來說一說自己的寶貝是什么。有的孩子說“坤坤是我的寶貝, 我們是最好的朋友!”,有的孩子說“爸爸媽媽是我的寶貝, 他們像天使一樣守護著我”,還有的孩子說“老師是我的寶貝,教會我很多很多的本領”……。從孩子們的話語中,我們能夠感知到幼兒對“寶貝”有一定的經驗,通過閱讀和交流繪本《彩虹的盡頭》,他們的生活情境經驗進一步提升。
(二)作品欣賞體驗策略
在活動第二環(huán)節(jié)作品欣賞活動中,教師通過 PPT 演示的方式,播放了一些其他幼兒園或其他班級幼兒的比較典型的人、事、物在不同位置的布局作品圖片。此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欣賞和交流同齡人的范例,引導幼兒加深對“寶貝”的理解,進一步積累構圖的經驗。我們請孩子們猜猜這些小朋友的寶貝是誰,從哪里看出來的,他用了哪些圖案、形狀和顏色來表達出“這是我的寶貝”?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經驗, 還說到了愛心、笑臉等個性圖案以及一些相鄰色和對比色等。在喚醒幼兒情感體驗后,教師讓情感及時嫁接,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寶貝是誰,為什么,自己會用什么圖案來表達。在幼兒分享的過程中,教師抓住契機,及時幫助幼兒梳理經驗, 引導幼兒提升繪畫創(chuàng)作方法,拓寬創(chuàng)作思路。
(三)支架式指導語策略
在活動第三環(huán)節(jié)畫前構思活動中,教師通過提出如何進行構圖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在共同思考和討論后,引導幼兒有計劃的構圖創(chuàng)作。教師提出問題:“一張畫紙這么大, 你會在中間怎么設計呢?”幼兒紛紛說,“要畫我和好朋友一起跳繩”,“要畫一個大大的愛心,在愛心里畫上爸爸媽媽和我”,“畫個大大的摩天輪,我們一家人在游樂場玩。” 根據幼兒的充分表達,教師再逐步引導幼兒在周邊怎么設計, 幫助孩子形成大體創(chuàng)作思路。
(四)音樂情緒體驗策略
在活動第四環(huán)節(jié) -- 創(chuàng)作活動中,幼兒分組創(chuàng)作,教師播放《聽我說謝謝你》的輕音樂,適時指導。這段音樂旋律優(yōu)美,充滿幸福感,能觸動幼兒的情緒,喚起幼兒心靈深處的畫面。在這樣的背景音樂中,幼兒專心致志地表達著自己愛的心意,全神貫注。繪畫結束,幼兒圍坐半圓,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伴隨著音樂,幼兒愛的心意和情緒情感得到盡情的釋放。
(五)交流分享體驗策略
在活動最后環(huán)節(jié)展示活動中,當幼兒創(chuàng)作結束后,教師把孩子在創(chuàng)作時的情景以照片或視頻的形式分享到一體機上,請幼兒欣賞和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遞進式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自我繪畫經驗,同時學習他人繪畫優(yōu)點,在分享的樂趣中再次提升幼兒的繪畫水平,激發(fā)幼兒再次創(chuàng)作的欲望。
四、結語
要從美術教育中衍生體驗情境、實踐活動中體驗美術審美感知、生活中遷移審美體驗經驗等路徑實際應用體驗式教學法,對教師的活動組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 需要幼兒教師對自身的相關能力以及專業(yè)素養(yǎng)進行進一步的強化,更需要我們在幼兒美術教育的道路上不斷總結經驗, 摸索經驗,這個過程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李艷梅 . 幼兒園體驗式美術研究 [J]. 時代教育,2017,04:
【2】王婷婷 . 體驗式教學在美術教學中的探索 [J]. 教育現代化 2018,5(38):366-377.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輝縣市市直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