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云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形成豐富的多元化思維,在其日常生活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體現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價值。因此,本文針對小學中高年級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進行研究, 希望能夠進一步改善教學體系,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教學;數學教學;解決問題
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背景下,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解決問題能力,這也是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從多個方面來滲透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相應的啟發(fā),提高學生的解題興趣和能力,進而保證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效果。
一、對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材產生充分的了解,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
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求教師能夠對數學教材產生詳細、充分的了解,明確教學大綱以及教材的重點內容,對教學的目標產生把握,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以及認知能力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制定出更加符合學生實際特點的教學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學的方法體現出多樣性的特點,達到因材施教的具體目標。要求教師能夠對其所教學學生的整體情況產生一個全面的了解,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都產生相應的認知,使學采取的教學模式能夠和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產生充分的融合。例如,在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過程中涉及到對長方形的周長進行計算的問題,一些學生可能會對“(長 + 寬) x2”的形式理解更快,而一些學生可能會更加容易理解“長x2+ 寬 x2”的形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中,能夠結合學生差異性的解題思維來進行選擇。教學過程當中,不管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哪一種方式,教師都需要對其進行認可和尊重,從而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有效創(chuàng)新。除此之外,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針對所有的解題方法,教師都應當對學生進行耐心的講解,從而保證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對所有的解題方法都能夠理解,在后續(xù)的學習過程中更加自主地去選擇采用的具體方法。
二、明確培養(yǎng)學生多樣化解題方法的目標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并分析解決問題的具體方式。因此,小學數學中,當發(fā)現可以采取多種解題方法的問題時,教師就需要對其進行重點的講解,讓學生對這些問題產生全面的了解,從而能夠保障教學的實際效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夠對學生的整體情況產生全面的認識,并基于掌握數學能力以及數學理論知識為教學的目標,引導學生去進行探索和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最有效方式。首先需要教師來提出數學的問題,并讓學生去尋找相應的解題方法,之后由教師來提出在不同思路下的具體解題方式,讓學生能夠對這些有差異性的解題方式產生自身的認知,并能夠在不斷的對比和選擇之下,選擇出更加符合學生自身認知的解題方式。在此之后,教師還需要基于具體的題目來分析在這些多樣化的解題方法之間存在的客觀聯(lián)系,對其進行詳細、深入的分析,從而能夠讓學生對有差異性的解題方法產生更全面的了解,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能夠得到豐富。
三、適當引進一些有針對性的例題,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學習和生活經驗的缺乏, 導致其學習能力以及相關的認知體系仍然不夠成熟,對于問題進行分析以及研究的效果自然也不是十分理想。缺乏實踐經驗的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可能會更加傾向于結果,而忽視了問題的分析過程,在此基礎上,學生的解題思路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拓展,創(chuàng)新思維也得不到培養(yǎng)。除此之外,由于學生的差異性,他們在對于同一個問題探究的解題方法過程中通常會能夠尋找到更加奇特的方式,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尋找并引進一些更加典型的數學例題,將這些問題通過合作等模式讓學生進行解決,通過小組之間的討論和交流,尋找問題的多樣化解法,而學生則能夠了解不同問題之間的差異性,并掌握多種解題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了解到例題的重要價值,通過例題的引入來引出更多深刻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對這些問題產生細致的理解 [1] 。
四、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主動去解決問題
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始終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講解并傳授解題的相關方式,從而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數學教學的束縛,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樹立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首先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讓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解題,并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問題,了解到問題在多個方面的解決效果。實際上, 數學的教育過程需要充分體現出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去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并主動去操作和動手進行解決,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開放,充分體現出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價值。應當了解到,小學數學問題的解題教學過程中更加應當重視解決問題的多種方式,而不是不同的運算方式, 要求教師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了解問題的解決方法,幫助學生形成多樣化的思維體系。
結語:
綜合上文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現代小學數學教學對教學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會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積極地探索問題并發(fā)現問題。與此同時,體現出學生思維模式的多樣化特點,使學生在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更加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綜合素質提升,實現我國的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玉紅 . 小學高年級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究 [J]. 亞太教育 ,2019,12:25.
[2]曾露婷 . 淺談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提升的方法與策略 [J]. 師道:教研 ,2018(8):161-161.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平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