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利
摘要:讓每一位學生參與課堂之中,能得到思維與能力的發(fā)展,確保其切實的課堂學習效果與體驗。但在以往傳統(tǒng)化小學教育中,大多教師顯然沒有完全落實這一點,過渡忽視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則是普遍的教學狀態(tài)。教師在授課形式上的主觀化行為影響了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因此,現今的小學英語教育應大力推行互動式教學模式,以此來搭建能讓學生自主發(fā)展的學習平臺。學生在互動教學模式下可與教師或者其他同學之間展開密切交流,分享學習觀點或成果,以提升學習效率,并得以關鍵能力的鍛煉。
關鍵詞:小學英語;互動教學模式;情景劇活動
從宏觀層面研究小學英語互動教學模式,主要可以分為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兩方面開展。而要從較為細化的層面研究互動教學模式的具體形態(tài),教師可通過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教學指導方式的變革以及教學手段的更新來得以實現,由此切實保障在各項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互動學習形態(tài),積極活躍其思維,提升其學習的興趣與課堂參與度,進而確保其學習成果與收獲。
1 基于師生高效交流的課堂互動模式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對之進行思維啟迪或能力引導的角色,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推行互動式教學模式,教師應先研究基于師生高效交流的互動方法,借由師生互動拉近彼此關系,讓學生愿意敞開身心接受教師的教育指導,活躍思維來解析相關語言問題,從而獲以能力的鍛煉。先從課程導入形式展開分析,傳統(tǒng)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注重對一節(jié)新課程的內容導入,因而學生在新知識或新內容的學習中往往會產生迷茫的狀態(tài),久久抓不清學習的重點。
為避免這種狀況,教師應更新教學引導手段,以生活化問題為導入活躍學生思維,拋出一些生活化問題與之形成密切對話交流,幫助學生提前掌握課程學習的重點。比如在PEP六年級《Ways go to school》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提前獲悉課程重點,教師可就“Our way to school every day.”為話題與學生之間形成密切對話交流。教師可具體與學生展開以下對話,T:“Boys and girls, what kind of transportation(交通工具) do you use to go to school every day?”——S:(學生這時還沒學習到新詞匯,因此可采取漢語化的口語交際);T:“Under what circumstances(狀況) would you take a different way to go to school?”——S:(這時學生可能說出在時間緊急、生病或者下雪、下雨天等不同狀態(tài)下的選擇方式)。最后教師通過“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探索有關多種上學方式的英語表述內容吧,”這句引導性語句做結尾,直扣本課重點。而在前期對話的問題拋出中,學生的思維也能慢慢與生活建立聯系,由生活經驗中領悟出本課重點,積極清晰思路,經由教師引導獲取基本思考,為后期的深度學習做好鋪墊。
2 基于游戲體驗的課堂生生互動模式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推行互動教學模式,除教學指導方式的更新之外,教師還可以善用教學資源來為學生搭建能力施展的平臺。而為了確保學生在課堂中持久的學習興趣,讓其投入最大的關注度,教師可通過游戲的設計與推行來保全生生之間的密切互動,借此讓學生通過趣味化的游戲體驗形式展開彼此之間的對話交際,又或者是思維碰撞,使之取得一定程度的學習成果。
比如在四年級《Weather》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完全化掌握與天氣相關的描述性詞匯及句式表達,教師可借助多媒體來構建游戲情境,在備課過程中設計與天氣描述相關的課件內容,由此展開“你做我猜”的游戲。由小組成員彼此配合,每一輪游戲開始時,猜題者成員需要在投影板下背對投影版觀看表演者成員的行為,表演者成員則參照課件中描寫天氣狀況的詞匯,或是借助其中呈現的圖片或動態(tài)圖示來進行動作表演。比如學生可以瑟瑟發(fā)抖表演出寒冷,進而猜題者可猜出“Winter, cold”等相關詞匯。由于本課教學內容的難度并不大,因此學生之間可通過行為表演展開游戲互動,以次獲取對重點語言知識的形象化理解,提升掌握效果。而在其他課時的一些復雜知識探索中,學生則可通過“你說我猜”的形式展開游戲互動,表演者通過口語化敘述的方式對某一詞匯或知識概念進行描述,借此與猜題者成員之間展開密切的對話交流,這既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與認知,又可使其獲以口語交際與語言構建表達能力的鍛煉。
3 立足于情境劇活動的課堂互動模式
在互動式教學模式推行中,教師要注重構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形態(tài),關注學生在各項學習環(huán)節(jié)中的自主化學習行為,以其為中心來優(yōu)化教學指導策略,并開辟途徑來鍛煉其相關語言技能。針對于此,教師可創(chuàng)設一些趣味性的課堂體驗活動,讓學生之間逐步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借此在身心愉悅的氛圍中施展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的完全化發(fā)展。例如教師可立足于情景劇活動來構建課堂互動模式。
比如在四年級《Shopping》教學中,在基本講解完成后,學生能初步掌握有關價錢詢問、尺碼或顏色詢問,以及其他方面的交易描述方式,并學習到與這些相關的一些詞匯知識。這時為了鞏固學生的知識記憶效果,并讓其在實踐使用中增進掌握,教師可創(chuàng)設情境劇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成員之間的彼此配合與互動。這樣,各小組可創(chuàng)設本組的情景劇活動,可以購買水果、衣服或其他生活化用品等來設計多類型情景劇主題,合理分配角色之后提取本課與交易相關的詞或句式表達來創(chuàng)編臺詞。由此,學生在情景劇中可展開彼此之間的對話交流,將所創(chuàng)編的臺詞通順表述,在劇情推演中獲取口語交際技能的鍛煉,而在前期臺詞創(chuàng)編中,則可對本課詞匯知識加以實踐使用,提升掌握效果。
4 總結
綜上,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構建,教師可以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為趨勢,極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指導策略,并利用現有的媒體設備或資源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能力施展的平臺,讓其接受知識的高效學習與鞏固,并獲以能力的鍛煉,維系最佳學習愿景。
參考文獻:
[1] 姚靜.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
[2] 楊洋.探究互動式教學模式——以小學英語課堂為例[J].農家參謀,2019.
(作者單位: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沙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