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萬強
摘 要:高中物理天體運動是物理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而在天體運動這一教學內容之中,最重要的便是衛(wèi)星變軌的相關內容,這一內容涉及角速度,周期,線速度等基本知識。只有處理好這三者的關系,才能在日常的物理教學及復習過程中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日后提供高學生考試能力,提供便利,對此本文針對如何進行天體運動中衛(wèi)星變軌相關內容展開教學及復習進行了策略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變軌運動;角速度;線速度;周期;教學復習策略
科教興國。理科的相關知識是促使國家科技發(fā)展的基礎。而在這其中,物理學科的相關知識則是重中之重。對此學好物理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錯過了海洋,我們不能再錯過太空,為適應時代發(fā)展,我國必須大力發(fā)展航空航天技術,所以這就使物理教學中的天體運動以及衛(wèi)星變軌內容變得十分重要,對此筆者就如何進行天體運動中衛(wèi)星變軌的教學提出了相關方案。
一、掌握學情,問題啟發(fā),合作探究
在進行衛(wèi)星變軌這一內容的教學時,首先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老師應該意識到,學生處在高一階段,教學時應注重趣味性和相關知識理念結合,同時老師還可以借助相關的問題活躍課堂氣氛,同時掌握學生有關天體運動的知識基礎,便于老師設立教學目標,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開闊學生的思路。
在教學過程中,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借助信息科技手段,播放相關視頻,如神舟系列的發(fā)射,空間站的建立,同時為活躍課堂氣氛,老師也可以借助最近熱點講述,如:“《流浪地球》這部影片中有一個片段,讓地球脫離原來的軌道。其實也是衛(wèi)星變軌問題?!痹诨钴S了課堂氣氛之后,老師可以趁機提出問題:“根據相關視頻,我們可以看到,當給予衛(wèi)星一個適當的力時,衛(wèi)星就會發(fā)生相應的變軌,那么這個力的大小和什么物理量有關?相應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學生回答:“根據相關公式,發(fā)生變軌時所使用的力與周期,角速度,線速度,半徑有一定的關系。”老師回答:“好,同學們,接下來我們?yōu)榻鉀Q衛(wèi)星變軌問題,我們將一一講述相應的角速度,線速度,周期相關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該注意結合萬有引力定律,同時注意相關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鞏固物理知識,并初步掌握學生基礎,改進教學方式。
二、理解概念,結合例題,重點分析
在天體運動衛(wèi)星變軌的教學中,有三個物理量是最為重要的,周期,加速度以及線速度。在進行相關加速度,線速度,周期的相應講解時,首先要講述相關物理量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比如周期是指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運動一周所要用的時間,一般用T表示;同時老師可以進行相關拓展,比如周期與角速度相關,角速度一般用w表示,兩者的關系為T=2π/w,而角速度是指單位時間內走過的弧度。而對于線速度,是指曲線運動時的即時速度,速度方向沿切線方向等等。同時老師還要向學生講述相關的包含物理量的公式,使學生初步對公示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接下來的知識運用提供便利。
同時為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老師可以進行相關例題的講述,結合相關重點進行分析。比如老師可以設置以下題目:現(xiàn)有一圓形軌道I,與橢圓軌道II相較于A點,橢圓軌道的近地點為B,為兩點的線速度,周期,加速度,以及相應動能的關系。根據題意我們可以看到,B點的引力勢能小于A點,而其整體機械能守恒,所以相應的動能就大于A點,所以B點線速度大于A點。而若想由圓形軌道進入橢圓軌道,必須變軌,降速,所以圓形軌道的A點速度,大于橢圓軌道的A點速度,同時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可以得知相應的橢圓軌道,橢圓軌道周期短,同時根據加速度a=F/m=GM/r2,兩者距離地心距離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通過實際例題進行相關的教學,進行相應的重點分析,使學生學會物理習題的解題技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三、講解技巧,構建體系,提高能力
同時天體運動相關知識比較零散,所以老師在帶領學生復習相關知識時,可以結合相關例題進行講解,同時注意知識牽引,幫助學生構建物理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老師可以布置相關例題,如:現(xiàn)發(fā)射一顆衛(wèi)星,現(xiàn)在近地圓形軌道I運行,之后發(fā)往橢圓軌道II,之后再發(fā)往圓形軌道III,軌道II和III相切與B點,軌道I和II相切于A點,地球半徑為R,軌道III半徑為r,軌道I和III速率大小關系是多少,學生展開運算,最終得到v1=,v3=同時GM=gR2,如此v1=,由于軌道III半徑大,所以第一軌道速度大,同時,老師可以進行相關的拓展,比如告訴學生v=就是第一宇宙速度,通常學生會出現(xiàn)錯誤,很多學生往往在算出第一宇宙速度后,會認為第三軌道的速度為,因此會認為點軌道的速度較大。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老師要及時講解,比如告訴學生,重力加速度是常量,但也與半徑有關,所以他不是一個不變的常量,通過相關例題,使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同時適當拓展延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應該注意知識點遷移,如體現(xiàn)周期,加速度,角速度之間的公式關系,結合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引出新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四、完善考核,及時鞏固,歸納總結
高三是一個總復習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自制力相對減弱,所以為提高復習效率老師可以適時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對學生的物理知識加以鞏固,同時注意知識遷移,可以結合多媒體,制作相應的課件,將相關的物理知識用思維導圖表現(xiàn),使學生直觀的理解記憶,同時理解不同物理知識的異同點,自主進行歸納總結,構建知識網絡。同時老師還可以布置課后習題,在下一節(jié)課開始前進行講解,綜合天體物理的基礎知識,講述具體的解題技巧,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綜上所述,若想提高物理學科中天體運動與衛(wèi)星變軌的教學效率。首先需要老師做好課前準備,掌握學生情況,借助相關問題引導,鼓勵學生探究;其次,老師還應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概念,結合例題,分析重點知識,講解解題技巧,幫助學生理解相關難點,樹立學習物理的自信心;最后還要建立合理考核制度,歸納知識,適當布置課堂任務,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吳欣.衛(wèi)星變軌教學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4(26):249-250.
[2]李攀.對高中物理衛(wèi)星變軌問題中三個物理量的分析[J].學周刊,2018(0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