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芯怡
摘 要:新課標指出,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要致力于改進課堂教學過程,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思想政治實踐機會。對于高中政治教師,如何使學生更好的對知識進行研究分析,是構建高中政治課堂的根本所在。據此,筆者將對如何構建高中政治課堂進行探索。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高中政治課堂;構建策略
新高考背景下,政治學科的考核越來越傾向于對學生生活實踐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的考察。所以高中階段思想政治的研究性學習,既要把握課堂教學要求,還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堅持生本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有計劃地開展實踐活動,用各種教學形式來讓高中生參與思想政治的學習,這樣通過多樣化的課內、課外活動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的學習綜合能力定有很好的突破。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的特點
(一)綜合性
研究性學習就是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堂注重以人為本的精神,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思想政治素養(yǎng),對于高中生來講,思想政治的學習不僅僅涉及到思想道德培養(yǎng),還涉及了與多種學科之間的關聯(lián),任何一個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思想政治作為思想基礎,推進高中思想政治的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學會進行跨領域學習目標的構建,讓學生在不同學科、不同情境的學習時也能感受到思想政治的價值。
(二)實踐性
思想政治的學習相對來講不像數(shù)學那樣邏輯性特別強,它具有一定的延展性、開放性,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習時,推進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建立,要讓學生樹立起“質疑——探究——解決”的學習模式,重視學生學習的參與過程,讓學生的學習積極與生活、自然、社會相結合,強調教學內容的整合性,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體驗。
(三)主體性
高中思政研究性學習不僅僅要注重課堂的學習,還要注重學生對學習的基本需求,真正的做到讓學生能夠根據需求進行學習。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中,教師對于教材的選擇一定要完全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讓學生對于自己的學習有真正的選擇主動權,無論是學習的活動,還是學習的總結,整個過程都要以學生作為思政研究性學習的主體,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中學有所獲。
二、高中政治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推進學科的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高中階段,學科與學科之間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思想政治對于任何一種學科在語言上都是一個基礎。素質教育要求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每個學科都有其側重點,根據學習遷移理論,融合不同的學科特點,推進思想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能夠讓學生利用其已經學過的知識去記憶、理解其他的知識,并且,還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不同的學科以培養(yǎng)學生不同的學習素質,例如:音樂和思想政治結合,既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和美育,還能讓學生在音樂欣賞中提升其語言文化水平和藝術文化修養(yǎng)。
(二)抓住學生興趣,合理選取教材
對于高中生來講,在他們眼中好玩的好吃的就是興趣,因此,思政研究性學習的教材內容就必須要符合學生的興趣,從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出發(fā),讓學生以自己興趣為軸心進行學習能力培養(yǎng)。但是,教師在對學生資料選擇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學生選擇應以學生的選擇意愿為主,這是思政研究性學習的基礎和前提。也就是讓教師盡可能的做到少干預,禁止強制性制止,這樣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的學習自主性就會逐漸變強;第二,如果有的學生不喜歡任何一種學習素材,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的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學生既能做到相互選擇,也能做到相互提升,還可以讓學生在心理上能夠找到興趣所在;第三,有的學生喜歡多種學習素材,教師可以合理地將多種教材相互融合,讓學生進行參考性學習,這樣學生在知識面上也能得到最大范圍的拓展。
(三)適時應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
在思政研究性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質是最終目的。所以對于思政研究性學習的建立,教師可以進行周期性的思想政治學習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以提升其思想道德素養(yǎng)。如:教師科學合理的安排研究性學習活動,周一讀歷時故事,周二讀文學典籍;周三看電影等等。這樣在學生學習完后,讓學生為教師講故事,或者是以生活類學習素材為例,教師可為學生設置這樣的學習任務:“我們應當如何和他人相處”(培養(yǎng)學生的為人處世能力);“我們應如何多做好人好事”(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是哪些可愛的人,帶給了我們幸福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這樣的培養(yǎng)方式,既符合學生年齡段的要求,在效果上也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
結束語:新高考背景下,思政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理念不局限在課堂上,但是也不會脫離課堂,教師要重點把握好思想政治教學的實質,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的空間和自主權,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實踐活動,多方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信豐.江蘇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新課程教學活動研究[D].蘇州大學,2010.
[2]季敏.新高考改革下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下),2015(6).
[3]程優(yōu).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課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