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銳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在發(fā)生變化。特別是初中物理實驗中融合了新的教學方法,正在用信息技術整合物理實驗知識,能夠起到大幅度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質量。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物理教學正在走向專業(yè)化和科學化。本文以信息技術為背景,以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希望學生積極參與物理課堂組織的教學活動和實驗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信息技術;融合教育
初中物理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但是最終由于初中生認知淺,掌握的知識也有局限性,不能對復雜的物理實驗結果有正確的認識,導致物理課堂教學低效,無法真正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起到較大的培養(yǎng)效果。為此,教師應該改變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觀和學生觀,能夠與時俱進,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工具,提高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加強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效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將邏輯性較強的知識轉化為具象性的知識,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實現對傳統(tǒng)物理課堂的提高,保證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物理素養(yǎng)的可持續(xù)提高。
一、初中物理實驗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原則
1.直觀性原則
教師將信息技術納入實驗,應重點向學生直觀地展示實驗過程。特別是邏輯性比較強的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啟發(fā)性原則
物理實驗具有很強的探索性,教師將信息技術納入實驗,使學生積極探索,使學生積極融入課堂組織的教育活動。學生在物理實驗中受到啟發(fā)時,不僅能使學生掌握的物理實驗知識更加扎實,還能使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在實驗中感受到知識的樂趣。
3.科學原則
物理實驗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實驗相結合,讓學生學習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發(fā)展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一定程度保證學生學習物理的愉快體驗性,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二、初中物理實驗與信息技術融合的策略
1.將信息技術融入實驗教學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利用信息技術的直觀特點,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物理實驗上。這樣才能使學生集中精力學習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學生不僅可以主動探索實驗知識,還可以鍛煉實踐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實驗課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學習實驗知識,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實驗現象,與學生一起討論實驗現象的原因。教師在課堂上整合物理實驗,可以使學生主動引導和驗證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物理課包括很多物理實驗,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學習更多的物理實驗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自己參與實驗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只有學生參與實驗過程,才能在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因此,教師應在初中物理實驗課中改變灌輸式教學模式。單一的教學方法不能使學生對實驗知識有深刻的理解,運用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生探索學習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2.物理實驗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第一,教師整合物理實驗和信息技術,使教師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教授更多的知識,使學生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有充分的學習熱情。其次,教師要提高信息技術運用的效率,深入發(fā)掘物理實驗的理論知識,根據知識優(yōu)化教學過程,通過信息技術展示邏輯性較強的知識,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物理實驗知識。最后,教師在選擇教學模式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信息技術具有交互性的特點,在初中物理實驗初中習學生的理論知識有很大的優(yōu)勢。特別是很多實驗軟件符合物理實驗的規(guī)律,不僅能使學生模仿實驗過程,還能提高學生的理解力,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物理知識。通過幾何畫板等計算機軟件,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探索物理實驗,用信息技術模擬實驗過程,擴大對知識的理解。初初中生剛剛接觸物理實驗,對實驗現象不太了解,教師把信息技術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掌握物理實驗的本質。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有更明確的學習思維。
3.讓學生們觀察實驗
在過去的教學條件下,學生們觀察到物理實驗的能見度下降,一些實驗只要學生分散注意力就看不見。同時坐在后排的一些實驗看不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質量。教師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可以通過多媒體擴大實驗過程,學生可以觀察整個實驗階段,積極參加實驗課,對學習充滿熱情,在規(guī)定的學習時間內學習更多的物理實驗知識。
另外,一些實驗需要良好的場所條件,不能用多媒體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教師可以使用外部攝像機將實驗過程直接展示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物理實驗中有很多學生肉眼看不到的細微反應。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擴大這些小反應,并將實驗過程更清楚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例如,在《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知識講座中,很多教師根據教科書分階段進行實驗。向學生展示裝滿水的玻璃瓶光的變化,但學生座位的位置不同。部分學生遠離實驗材料,無法清楚地看到實驗的全過程,因此教育質量不好。因此,教師可以將實驗過程投入多媒體,使所有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光的折射現象,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頻繁,不僅能讓學生明確觀察實驗過程,還能讓學生主動探索實驗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另外,信息技術可以補充以前的教學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應在初中物理實驗中開拓視野,不斷探索教學經驗,使學生更容易學習物理實驗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使得學生不僅具有濃厚的物理興趣,還能夠為有效課堂的構建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呂曉曉,吳培廷.初中物理實驗與信息技術融合教學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5):158-159.
[2]金如貫.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有效融合[J].教育現代化,2018,5(27):379-380.
[3] 鄒興文.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0):136.
四川省岳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