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要:眾所周知,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好的導師。如果學生對所學知識感興趣,會更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且教學效果會跟隨學生興趣而提升。相反,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課堂氣氛將變得沉悶無聊,課堂教學的效果也隨之降低。初中數學在整個初中階段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初中數學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堅持素質教育,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帶動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程改革;教學實踐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是抽象知識的并且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盡管高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理性和邏輯思考能力,但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嚴重依賴個人感知和直覺認知的學習方法方法。從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出發(fā),初中數學教師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學策略,對教學指導理念加以創(chuàng)新,改善原有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探究信息技術的應用,嘗試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建生活課程,并通過上述三種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優(yōu)化信息技術應用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的數學知識點更加復雜,難度也更高,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傳統教學模式指導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教師向學生介紹知識,盡管這種方法在短時間內會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但從長遠來看,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懈怠,不利于長遠時間內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和發(fā)展。在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提高了了生活各領域的發(fā)展步伐,改善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對教育也有一定的改善。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推動教育改革并增加課堂趣味性。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信息技術的引入,優(yōu)化知識的表達方式,并用生動的圖畫和聲音代替枯燥的教學語言,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優(yōu)化學生的課堂體驗。教師還可以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設定教學目標,增強學生的學習意愿和積極主動性,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三維立體圖像相關知識時,由于本章中的知識更加復雜,如果學生想學習好,需要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力。在傳統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只是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利用黑板為學生描述三維圖像,向學生傳授知識,這不僅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知識探究興趣,而且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不利于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使用多媒體工具,在學生面前展示物體的不同維度圖像,以便學生可以了解三個圖像的視角和在特定的觀察角度下得到一定觀察結果。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更新知識的呈現方式,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愿,同時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二、協作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養(yǎng)
合作是新課程改革中強調的一種重要教學形式,可以有效消除學生個人獨自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思維障礙。同時,合作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能夠增強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因此,初中的數學教師可以將整個班級分為4-6人為單位的學習小組,并在小組成員之間確立分工,以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討論的機會;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分配任務,充分鼓勵和調動學生的協作積極性,促進小組合作的自然發(fā)生,指導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討論和互動。
三、創(chuàng)建與生活相關的教學課堂
數學知識來自現實生活,通常也用于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紤]到這一點,如果教師想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需要了解數學知識中的生活特征,創(chuàng)建一個以生活為導向的數學課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接近現實生活或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發(fā)生的情境,并通過合理的方式將其介紹給學生,以便學生可以感受環(huán)境并在其中思考問題,逐漸形成從現實生活種汲取營養(yǎng)的學習習慣,并掌握反映現實生活的探索和思考方法。
例如,當一位教師講授一元二次方程課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如下的情境:在周末,兩個朋友邀請C一起去購物,共花費500元。其中,A和B花費了全部錢的70%,A花費了B的錢多了100元。教師要求學生計算花費的錢數,為了使情況更加真實,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情境構建。接下來,教師指導學生找到未知的數字,并列出與情況相關的定量關系,以幫助學生列出方程式,并順利解決問題,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教師應及時更新教育培觀念,以提高教學水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理念已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學會以與時俱進。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的學習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方面,可以提高理論水平,學習主要專業(yè)的理論知識,擴大知識面,并為學生提供廣泛的教學知識。另一方面,可以是技術性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教育技術和方法正在迅速更新。因此,教師需要適應這種變化,跟上時代的步伐,學習先進的教學技術,并允許先進的教育和教學技術來幫助教學。教師應提高職業(yè)發(fā)展質量,總結長期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經驗,反思教學的利弊,思考教育和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通過專題和調查提高職業(yè)發(fā)展水平。
首先,教師需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學習新的課程概念,理解初中數學課程目標并將其與課程標準進行比較。其次,教師應該學習更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擴充自身知識儲備。教師可以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閱讀教育和教學論文,聽專家講座以及觀看優(yōu)秀的初中數學教學相關課程,上述方法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教育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技能,教師自身也應重視對學生開展全面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結合自身的特色和學生學習特點,形成獨有的教學風格。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教師教學行為必須轉變,這樣才能主動適應并投入到新課程改革進程中,真正落實新課程的總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楊國治.探究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模式[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4):149.
[2]王海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3):255.
貴州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