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良
摘要:體育課程教育也是我國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成分,主要是通過加強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性發(fā)展,體育教育改革的大膽實施,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體育鍛煉使學生擁有一個健康良好的身體,并培養(yǎng)學生日常形成鍛煉的體育意識。本文主要以體育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的途徑以及實踐上來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創(chuàng)新;初中體育;教育教學
為響應新教育大綱改革的號召,需要在體育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在傳統(tǒng)教育的內(nèi)容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體育教育教學方式,摒棄傳統(tǒng)教育中強硬的體育教育教學模式,努力創(chuàng)新新型教育方式,提高課程教育教學的質量。結合實際情況,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培養(yǎng),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實現(xiàn)全面性發(fā)展,體育老師在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要著重注意在教學中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們對于體育活動的熱愛,讓學生們從意識上對于學習體育知識有一個深刻的認知,有利于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體能。
一、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讓學生在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性發(fā)展,體育教育改革的大膽實施,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體育鍛煉使學生擁有一個健康良好的身體,并培養(yǎng)學生日常形成鍛煉的體育意識[1]。
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職責。體育老師要積極對學生自身的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出由于身體原因而不能參加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學生,然后在教育教學中,時常反思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并對當前教育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地優(yōu)化和改進,提高教學方式的工作效率,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合理利用理論知識為學生提供示范和講解原因,對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時犯的錯誤及時糾正,并引導學生及時改正,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體育鍛煉習慣,讓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探索有了一定的認知。
二、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
(一)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性和實現(xiàn)途徑
在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學的目的并不只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是要對學生灌輸一種日常鍛煉的精神,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體育鍛煉的習慣。比如:我們在體育課上,以小組的形式舉辦一場活動,每個小組進行接木棒比賽,一位同學跑出一段距離后將木棒傳給另一位同學,看那一組最先傳完木棒,就算哪一組勝利,在此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還體現(xiàn)出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態(tài)度還能培養(yǎng)學生不服輸?shù)膽B(tài)度與團隊合作的精神,這些對于學生往后的學習與工作中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2]。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通過反復的強調,利用各種方法不斷提升學生對體育教學的理解,使他們從簡單的體育鍛煉教學上升到體育觀念教學,讓學生們在鍛煉中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升綜合素質,從各個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構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達到鍛煉目的,在教育教學課堂中老師應該圍繞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勇于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力,將有些課程內(nèi)容利用游戲的方式,以最為直觀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比如時代列車、兩人三足行、搬運競賽、足球穿梭比賽等經(jīng)典游戲等。在兩人三足行中,將三個人的腳綁在一起,通過比賽,培養(yǎng)學生在比賽中相互扶持、互相幫助的精神,體驗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團隊帶來成功的喜悅,在合作游戲中克服消極情緒,嘗試為對方考慮、幫助對方通過共同努力達到共贏。
(二)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解決方式
通常情況下,體育老師會給體育綜合能力比較突出的同學的關注稍微多一點,但如果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或者體育能力并不好的同學忽略不計,這種做法是不可行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教學要面向全體成員,以提高全體成員的體育運動水平為己任,向學生們推廣各種體育項目,通過借助多媒體播放豐富精彩的體育競賽,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體育,深化教育的教學理念,其次,體育老師通過合理設計體育教育化競賽,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進行體育鍛煉,通過合理科學的鍛煉方法,提高學生的各項運動技能,使得學校體育教育能真正的面向全體學生[3]。
在體育教育教學中,除了按照教育教學大綱的要求來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外,老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項體育活動,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體育活動,組織舉辦體育活動,比如:兩個班級進行籃球賽聯(lián)誼活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還能促進同學之間的友誼,能在收獲友誼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籃球水平,對于學生自由組織的比賽,還可以通過學校舉辦全校聯(lián)誼活動,對最后勝出的班級概予獎勵,激發(fā)學生加強鍛煉身體的主動性。
結論:在教學活動開展中,老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素質的提高,還應該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教學中,一些與教學工作相關的教學方法有一定的進步空間去提升和改良優(yōu)化,通過合理的教育教學方式對當前的教育方針,實現(xiàn)有效的體育課堂學習效率,為初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道平.淺談如何創(chuàng)新中學體育教育教學[J].赤子(中旬), 2013(12):202.
[2]尹斯春.如何創(chuàng)新中學體育教育教學[J].啟迪與智慧:教育版,2016.
[3]沈麗.分析探索如何創(chuàng)新中學體育教育教學[J].讀書文摘,2014, 000(008):P.144-145.
作者單位:綏化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