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玲
【摘? ?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結合起來,實現(xiàn)知識教學與人才培養(yǎng)的雙重目標。其中,審美建構能力影響著學生的分析和總結能力。以語文閱讀為培養(yǎng)目標,引導學生感受語文閱讀的魅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長遠來看,其不僅能實踐新課程改革理念,而且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實現(xiàn)教學目標。鑒于此,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審美建構? 初探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44
小學語文教材摘錄的文章,蘊含著深刻的美學內涵,使文章更具吸引力、感人性、啟發(fā)性。小學生比較情緒化,也比較敏感,他們更喜歡文字里含有深刻的感情。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內在學習特點,加強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提高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同時,確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性。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的重要性
人的文化心理結構可以分為智力結構、倫理結構和審美心理結構三個方面。因此,教育應該分為三個方面:智力、道德和美。從人類需要的角度來看,人類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而發(fā)展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而美學屬于發(fā)展的需要,這是發(fā)展和精神的需要。發(fā)展需要是人類發(fā)展的最終需要。當代中國教育不僅是為了人類的基本需要,也是為了人類的未來發(fā)展。美補充人類的情感,增強人類的理性,并為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提供基礎??梢哉f,美塑造了人的個性,而語文具有強烈的魅力,小學語文閱讀通過對形象的感知和對文本的體驗,來培養(yǎng)學生的心靈。孩子是純潔自然的,美的本質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梢哉f,愛美是兒童的天性,是一種不需要外力推動的心理傾向。這種向往美的傾向會反過來影響孩子的行為、情感和思想。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強化審美建構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能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欣賞豐富的文本,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定期督促學生閱讀筆記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通過提示閱讀文本,提取文本;通過中外名著欣賞,引導學生欣賞文本;通過組織不定期的閱讀欣賞研討會,收集學生的智慧,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實現(xiàn)學生審美能力的相互評價和相互提高。
(二)引導學生感受自主閱讀中的“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付諸實踐,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獨立閱讀,讓他們體驗閱讀的“美”。為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語文教師可以恰當地引導學生,使他們能夠主動地發(fā)現(xiàn)文章中蘊含的“美”。從長遠來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建構能力,增強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減少語文閱讀教學的阻力。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到課文分析中來。通過自主閱讀,學生可以擺脫教師的“束縛”,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審美標準,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他們甚至可以通過閱讀掌握文章的主要思想,確定包含“美”的內容,從而避免教師無休止的解釋。
(三)加快推進小學語文閱讀的評價改革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教師多說,學生少練”的現(xiàn)象仍然比較普遍,小學閱讀教學難以深入到教學實踐中去。要有效地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從評價方式入手,努力做好閱讀測試命題。在閱讀評價改革中,應以整篇文章的把握為基礎,把握文章的語言要素,以中心內容、核心思想和寫作理念為語境,注重學生的語感能力。比如“你覺得文章里的某某怎么樣?”或者“你覺得文章里的某某怎么樣?”此外,有必要考查學生接觸全文的能力,以關鍵詞和句子為出發(fā)點,讓學生接觸全文。如果學生想要回答問題,他們應該對整篇文章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且掌握文章的重點句子。另外,隨著學生學年的提高,他們在考試中的閱讀量也會增加,因此學生的閱讀速度也會相應提高。
(四)體驗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中的“美”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建構能力。如果教師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閱讀情境,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審美建構能力的目的。情境創(chuàng)設是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師結合課文內容、教學目標等,營造學生閱讀欣賞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閱讀。目前,小學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多采用多媒體技術,以拓展教材內容,豐富學生視野,深化課堂教學的意義。實際上,這種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感受文本中的“美”,實現(xiàn)審美建構能力的培養(yǎng)。
(五)凸顯文本中的美,驅動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
美就在我們身邊。小學語文閱讀文本中無處不存在美,如語言美、語感美、語法美、結構美等,都可以從文本中直觀地發(fā)現(xiàn)。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突出文本中的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感受美。如,在進行小學語文《找春天》閱讀教學時,首先,語文教師運用音頻工具把《找春天》這一文本的標準朗誦播放出來,悅耳且抑揚頓挫的朗誦馬上充斥整個教室,學生感受到了《找春天》文本的語感美;之后,教師運用PPT分別從詞語、語法、組織結構三個方面對《找春天》的精華點給予凸顯,比如詞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害羞”,讓學生用這四個詞來模仿春天的寫作,讓學生品味原文,解讀這四個詞的內涵,在精讀和模仿寫作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這四個詞對春天來說是生動形象的描寫。
三、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把審美建構能力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積極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在此前提下,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涵,解決以往單一教學的不足之處。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深化課程教學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賢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建構探索[J].語文課內外,2019,000(033):207.
[2]張東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000(005):187-188.
[3]丁慧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的初步探究[J].中外交流,2019,026(038):346.
[4]阮幫祿.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J].教師,2018,000(003):93-94.
[5]李曉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探討[J].甘肅教育,202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