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志波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7-084-02
摘? 要? 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比實驗法等針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在排球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混合教學法在排球發(fā)排教學中具有優(yōu)越性,對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議教師在排球教學中合理運用混合式教學法,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 ?排球發(fā)球? ?教學應用
混合教學法是利用線上慕課+線下課堂進行混合式教學,同時也要實現(xiàn)課前、課中、課后無縫連接。而真正有效的混合應該是多層次混合式,即線上線下的高度融合。本文通過探討應當怎樣進行混合式教學,才能促進排球發(fā)球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湖北工業(yè)大學2019級80名普招的學生作為實驗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了大量有關排球發(fā)球教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法
有關文獻10篇 書二本
2.數(shù)理統(tǒng)計分析法
運用統(tǒng)計方法,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并分析實驗結果。
3.教學實驗法
把研究對象平均分為2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人。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習的內容均為排球標準。授課時數(shù)為8學時,實驗組采用混合式教學方法授課,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法授課。
混合式教學方法:線上→線下→線上重點難點重復→線下鞏固實練? 強調線上線下高度融合。
傳統(tǒng)教學方法:線下→總結→再練? 不強調課后線上學習
實驗一:實驗組與對照組首先學習排球技術動作方法。
實驗二:學習排球發(fā)球的所有動作,并把80名學生隨機分成2組:A、B對照組,各組把每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在課后采取不同方法學習。一組結合線上練習,一組線下練習。每組都是8次練習。
實驗結果評價:根據(jù)排球發(fā)球動作規(guī)格要求,分別對實驗對象進行動作質量評定并打分。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研究結果
1.教學實驗組發(fā)球準確度平均值為4.5,少于對照組平均值0.1且P>0.05無顯著差異
2.教學實驗組發(fā)球準確度平均值為11.5次,高于對照組平均值2.5次,且P<0.05有顯著差異
3.教學實驗組發(fā)球準確度平均值增值為7.0次,高于對照組平均值增幅2.6次,且P<0.01,存在很大差異。
結果表明:上、下線混合式教學方法對提高發(fā)球技術效率明顯,可廣泛應用于排球技術教學與訓練中。
(二)分析與探討
1.優(yōu)化教學資源
線上可讓學生更多接觸與相關排球教學有關的影像,教法等內容,比老師傳統(tǒng)授課方法更新。
(三)極大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使學生不限于課堂 ,可線上教學實現(xiàn)對無空間、無地點,無時間甚至對無進度限制的進行自由自主的學習,能改進學生對排球技術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夠促進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主體地位角色。
三、結語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使教學高度的融合,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當今體育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對排球教學實效起到關鍵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宏梅,洪云.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為例[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38(004):107-111.
[2]孫娜.基于超星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以高職《虛擬現(xiàn)實建?;A》為例[J].中國新通信,2019.
[3]虞重干.排球運動教程[M].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