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體育課程教學實踐中,經(jīng)常會有一些學生表現(xiàn)出害怕、逃避、精神不振、不愿意做動作等由恐懼心理導致的行為。這種恐懼心理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動作的效果,如此會使他們在學習中逃避練習、動作失誤,甚至發(fā)生安全事故,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如何克服學生的恐懼心理,以幫助學生有效學練運動技術、發(fā)展體育技能、激發(fā)運動興趣就成為每一位體育教師需要思考的課題。
關鍵詞? 學生? 消除? 體育課? 恐懼心理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8-030-02
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是體育教師有效培養(yǎng)學生果敢、頑強的心理品質的主要渠道。為了使體育教學效率更高,教學效果更加理想,體育教師應認真分析學生體育學習中形成的心理障礙的原因,并據(jù)此有針對性地采取合理的教學措施來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一、學生產生體育學習恐懼心理的原因分析
第一,自身條件的不足是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產生恐懼心理的主觀因素。首先,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可能會造成他們學習的心理障礙。有良好學習態(tài)度的學生,其學習主動性強,有克服學習困難的勇氣,能迎難而上,善于控制和化解不良的消極情緒。反過來,那些學習態(tài)度不佳的學生,當遇到學習苦難時就會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畏難情緒較大,尤其是在完不成動作或發(fā)生一些傷害事故后,恐懼和逃避的心理就會更加強烈。其次,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基本保證,這就使得身體素質方面的缺陷勢必造成學生學習的困難。再次,不好的學習基礎會加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障礙,影響后續(xù)的學習。最后,學生不同的氣質類型也會使他們在面對學習困難時有較大的表現(xiàn)差異。例如,當面對有一定難度的動作練習中,抑郁質學生可能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抑制和反感行為,表現(xiàn)出動作遲疑、無節(jié)奏和恐懼,動作的完成更多為失敗或勉強完成;膽汁質學生在練習中則表現(xiàn)為敢于挑戰(zhàn),有點“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覺。學生在動作學習中行為的變化與心理息息相關,自覺性與盲目性、自制與放任、勇敢與怯懦等,都與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意志品質有關。
第二,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失范容易造成學生的恐懼心理。首先,教材內容設計的科學性如何會影響學生學習運動技能的效果。教材內容過多、過難都會使學生喪失或減弱學習動作的信心,甚至形成厭惡感和恐懼感。相反,教材內容過于簡單或者過少,學生又會因此而缺乏自我效能感,弱化了學習動機和興趣。其次,教師組織教學的方式刻板、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缺乏新意、講解語言單調乏味、技術動作示范不規(guī)范等,會使學生對技術動作有種心里沒底的感覺,這也會間接形成他們的恐懼心理。再次,過分強調體育教學的安全性會適得其反,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緊張心理。最后,教師的風格也會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在體育課中,個別體育教師在不關注學生實際情況下,一味強調統(tǒng)一標準與要求,這樣就使部分學習困難的學生長期體驗失敗感,從而使他們對新內容的學習產生畏懼情緒。
第三,開放和復雜的學習環(huán)境是學生產生恐懼心理的外部因素。首先,基本上所有的體育課堂教學都是在室外環(huán)境中進行的,這會給長期在教室中學習的學生帶來不同的刺激。在這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學生要根據(jù)復雜且變化的條件來完成動作,這會給他們的生理和心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此時的學生尚不具備完成動作的能力和經(jīng)驗,他們就會把動作的難度和危險程度考慮得過多、過大,由此產生恐懼心理。其次,開放且復雜的學習環(huán)境本就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不同學生對復雜環(huán)境的適應程度不同,而這就會對那些適應環(huán)境能力較弱的學生形成明顯的心理障礙。再次,由于體育學習的過程是開放性的,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是瞬時公開的,所以有的學生看到老師示范動作完美或其他同學完成的動作流暢、優(yōu)美后,再對比自己的笨拙動作,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從而逃避練習。另外,有的學生在看到或聽到別的同學由于動作失誤而受傷后,也會心有余悸,致使形成恐懼心理。最后,場地、器材的完善程度也是導致學生出現(xiàn)體育課堂教學恐懼心理的原因之一。
二、消除學生體育課程學習恐懼心理的措施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
動機,是指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因或動力。首先,教師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要鍛煉出強健的體魄,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日后走向社會打好基礎。其次,教師要將體育教學任務講清楚,用符合學生認知方式的形式適當闡述體育與心理、生理,體育與健美,體育與健康的關系。最后,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在線觀看比賽視頻或光盤等方法,多層次、多渠道地讓學生對體育有全面的了解,以此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又能促使學生消除階段性的學習心理障礙。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需要與愿望,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期充分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幫助學生克服恐懼心理。
(二)加強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對恐懼的心理承受能力
體育教學中總有一些技術較為復雜且有一定危險性的教學內容。在教授這些內容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性格、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過程中要不斷鼓勵他們勇敢、頑強的品質,如此可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恐懼心理的承受能力。
(三)合理選擇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有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學習掌握來說有一定難度,這顯然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運動的興趣。為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秉承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如降低動作難度、改變運動規(guī)則等?,F(xiàn)在,新興的運動項目層出不窮,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把一些學生喜愛的、可操作性強的運動項目引入課堂,如輪滑、軟壘、軟式排球等。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或其他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有選擇性地把一些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引入課程教學,如滾鐵環(huán)、打陀螺、抖空竹、竹竿舞等。如此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四)恰當選用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恰當選擇和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這不僅能給教學帶來一些新鮮感,還有利于消除學生在課堂中產生的恐懼心理。實踐證明,當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心情愉快時,恐懼心理就會減弱,如此可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五)加強身體素質練習,樹立學生學習體育的信心
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差,不能完成技術動作,造成了他們在練習動作時產生了膽怯、恐懼的心理。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掌握各項技術的基礎,如果學生身體素質較差,不具備完成動作的能力,在運動練習時就會缺乏完成動作的勇氣和信心。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要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體育課,且要在課中安排一些提升身體素質的練習。
(六)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學習效率
第一,和諧的體育教學課堂能讓學生有一種自如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首先,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鼓勵會使學生心情愉快,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會更加順暢。其次,教師要為人師表、關心學生、尊重學生,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
第二,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用生動、簡明、扼要的語言講解,展示優(yōu)美的示范動作。如此使學生能在羨慕教師運動能力的眼光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欲望。這是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恐懼心理的有效方法。
第三,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避免安全事故。首先,要做好體育器械安全檢査工作,包括物的環(huán)境,如場地平整,體育器材牢固等。對不符合教學要求的器材要及時更換,從而營造一個安全的上課環(huán)境,給學生一種安全的感覺。其次,在學生做練習時教師應加強對其的保護與幫助,這樣能讓學生放心、大膽地做動作,排除學生對練習的恐怖心理,有效防止傷害事故發(fā)生。最后,教師還要教會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以及對課堂紀律嚴格要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根據(jù)產生恐懼心理的不同原因,體育教師要不斷總結、完善教學方法,采取相應措施來消除恐懼心理,而且還要更新教學理念,充分利用體育課堂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此外,教師還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多給予他們關心與鼓勵,使他們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顧源.高中男生支撐跳躍練習中恐懼心理產生的原因和調節(jié)方法的實踐研究:以上海七寶中學為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齊永靈? 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