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貞平
【摘 ? ?要】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教師通過有效的開展合作學習,能夠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利于構建更加高效的信息化教學課堂。基于此,在進行教學實踐研究過程,要重視有效的探索如何開展合作學習,以此才能進一步提高合作學習效率。希望結合實踐研究,能夠為學生日后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高中 ?信息技術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94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程開展過程,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分組,從而加強學生合作學習能力,以進一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在進行合作學習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要重視精心的設計合作教學方案,從而才能不斷提高合作教學研究水平,具體分析如下。
一、以生為本,精心設計教學任務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之中,合作學習的模式是建立在任務驅動模式基礎上的,只有設置良好的教學任務以及內容,才能將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充分展現,為后續(xù)合作學習的內容做好充分的鋪墊工作。所以,作為教師而言,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之中,并非僅僅作為旁觀者、指導者的身份,而是要充分深入學生群體之中,將教材進行切實剖析,找出教學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并將其精心設計與提煉,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的放矢,幫助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模式,攻克學習過程中的難點,積極引導學生之間就知識點的討論和分析,引導學生有序地展開合作交流和互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加強學生的交流意愿,使得學生減少對合作學習的畏懼心理,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積極思考他人所帶來的問題,從而切實深化自己的學習思維,建立充分的信息技術學習自信心。例如,在課程《文字以及處理技術》的教學過程之中,該模塊的教學內容是學生過往沒有直接接觸過的內容,其中要求學生針對文檔的內容做到自主編輯,并以優(yōu)美、有序的方式加以排列組合出來。鑒于其學習的難度相對較大,教師即可考慮讓學生之間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展開。教師則需要根據教學進度以及內容,引導學生之間互相討論與分析,積極確保每一位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以及長處,互相借鑒自己學習過程中的經驗,引導學生互相結合、互動知識點,使得學生的排版能力得到長足的進步,幫助學生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達到最高的學習效率,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二、著眼學情,合理分配學習小組
就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合作模式來看,學生學習的質量與團隊的分配結構有著之間的關聯,盡管分組沒有直接的規(guī)定,但大多需要依據一定的規(guī)范和要求出發(fā),才能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全部價值。例如,在針對信息技術中的基礎知識點教學的時候,由于整體知識的學習難度相對較小,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也是圍繞活躍學習氛圍,因此在分組的時候教師不用刻意進行編排,遇到需要學生討論和交流的時候,讓學生在上下左右的位子附近進行小聲交流,既可達到合作學習的模式,也契合知識點學習過程中活躍課堂氛圍的目的,是一種相對較為基礎和普通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而在難度相對較大的課題學習過程之中,教師就需要充分考量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能力情況,進行合理的人員分配組織合作學習,例如,在進行課程《演示文稿自定義動畫設置》,教師將基礎的知識點講解完畢后,需要學生互相討論與實踐操作,由于該模塊的知識點門檻難度較大,基礎較差的學生表現會差強人意,為了避免學生出現不理解的情況,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學習,讓能力不同的學生組合起來,以互幫互助的方式進行學習,力求釋放每一位學生的才能,在良好的氛圍下進行實踐操作,不僅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更能因此加強學生交流,形成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三、設定目標,提高合作學習效率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合作學習明確了激發(fā)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發(fā)揮合作學習的最大價值。而為了進一步落實這一教學目標,就需要加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將每一位學生提升學習效果擺在核心要義。合作學習的模式下,教師要加強對小組的巡邏和檢查工作,確保學生不會出現“頭狼”的現象,即某一位學生在小組中過于優(yōu)秀和突出,其他學生對其依賴情緒較為嚴重,反而造成自身學習的惰性,不利于所有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教師必須為每一個學習小組、學習成員分配好學習任務,確保每一位學生不論自己的學習基礎如何,都能夠發(fā)揮自己在組中的作用,使得學生能夠公平、健康的環(huán)境下,得到良好的成長。對此,教師需要在布置完具體的教學任務過后,將具體的學習方法與規(guī)則進行分配,使得每一位學生在小組中能夠達到“各司其職”的目的,教師也要做好對學生實施的考察與點評,助力其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實踐操作。例如,在學習網頁制作的設計規(guī)劃相關知識點時,在完成這個任務時,教師要針對小組當中各個成員的實際情況,將每個人的特長都發(fā)揮出來,有效進行素材的搜索和美工設計等等不同分工。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當中,以課堂任務為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相關任務。只有充分發(fā)揮“公平、公正”的原則,才能確保每一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價值與作用,得到真正意義上鍛煉與進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校效果才能達到最佳境界。
四、結束語
在進行教學實踐研究過程中,為了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深入教學實際,科學的引入合作學習模式,以此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為學生信息技術水平提高提供有效助力,希望結合以上研究,能夠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提高提供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張麗.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68.
[2]袁育濤.小組合作學習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228-229.
[3]吳衛(wèi)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初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