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曉玲
摘要: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往往體現(xiàn)著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近年來,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是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重視的問題。它不僅僅關系著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也影響著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思維能力的提升。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以核心素養(yǎng)要求為基礎,以陶行知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為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制定出有效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語文 思維品質 培養(yǎng)研究
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過分強調應試技巧和解題能力,卻忽視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深入發(fā)展背景下,現(xiàn)代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多數(shù)都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先進性,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加強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個性特點的關注,將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落實在語文教學中,由淺入深,逐步遞進,引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
一、基于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睘楹诵牡纳罱逃碚?,在他的觀點中,教育的根本意義在于生活,生活貫穿教育始終。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活動空間僅限于教室內,他們的學習內容多以書本為主。實際上,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就必須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回歸生活,在語文學習實踐活動中感受身邊事物的美好,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在這一過程中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此,教師應轉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利用新穎的教育工具和教育方法來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自由翱翔的小鳥,突破思維局限,提高思維品質。
例如,教師在教學《草蟲的村落》一課時,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內心情感,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使其在閱讀過程中體會作者如何用心觀察大自然,怎樣通過豐富的想象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感受。首先,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引導學生分析作者觀察草蟲的過程,增強學生對課文內涵的理解。隨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室,去學校的各個角落發(fā)現(xiàn)獨特的生命,在細心觀察的過程中加以想象,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由此一來,學生便會帶著好奇的心態(tài)去感悟生命的靈性,在情感的共鳴中實現(xiàn)與大自然的心靈對話。這相較于單純的課文閱讀來說,更有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生活事物進行觀察,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實際的引導下感受語文學科所具有的生活性,提高他們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
二、基于課堂提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提問,目的在于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為學生學習思維的發(fā)展指明方向。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往往比其他人更為強烈,作為教師,我們應加強對小學生精神需求的關注,巧妙利用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有效的課堂問題,以誘導學生對教材文本主動思考、主動質疑,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討論環(huán)節(jié)中。在對問題解決和探索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思維品質,增強學習思考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老人與海鷗》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老人的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以及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細細品味其中蘊含的深厚感情,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真情,揣摩作者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變得更為具體化。隨后,教師可以提出疑問:文章整體結構分為幾層?每層結構都表現(xiàn)了什么?并且鼓勵學生在閱讀學習中自主分析文章。學生在探究后便會回答:文章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主要講的老人喂海鷗、與海鷗親切說話,表現(xiàn)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而第二部分講的是海鷗在老人死后展現(xiàn)的令人震撼的畫面。由此一來。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積極對文本深入思考,思維品質得到培養(yǎng)。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巧妙設計提問環(huán)節(jié),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質疑,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促使學生主動投入文本探究中,這對于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三、基于討論交流,提高學生思維品質
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下,許多教師逐步加強對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而課堂交流討論作為鍛煉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受到了眾多教師的青睞和重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積極開展交流討論,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各抒己見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共同交流和探討中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能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鍛煉了自身的思維品質。因此,教師應針對課堂教學內容來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例如,教師在教學《少年閏土》一課時,需要引導學生在課文學習中抓住作者描寫人物的語句,對閏土這一極富典范性的人物形象進行認識和感知,了解閏土是一個聰明能干且性格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這篇課文利用“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作為線索,刻畫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干的農村少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深入理解和分析“我”與閏土相識、相知和相處的過程,從閏土給“我”捕捉鳥、撿貝殼、看瓜刺猹和跳魚兒這四件事中入手,切身感受“我”與閏土之間的友誼。為了讓學生能夠鍛煉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課文內涵和感情的理解把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小組中爭辯研讀,解決對課文存在的疑問,共同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深化對閏土形象的認知。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去查找魯迅先生的有關資料,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和文章時代背景,在和同學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的感悟。由此一來,學生學習積極性自然能夠得到提高,合作學習能力也能得到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也能有效提升。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組織開展課堂討論,讓學生能夠在交流的過程中深化自己的理解認知,這不僅有效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四、基于閱讀教學,提高學生思維水平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有效開展直接關系著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和閱讀思維的拓展?,F(xiàn)如今,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是許多教師在教學中追求的重要目標。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往往離不開對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訓練。因此,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針對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個性需求來制定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廣泛的閱讀題材中鍛煉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充分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觸摸春天》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讓他們從盲童的角度出發(fā),將自身情感融入對課文的閱讀過程中,體會文中主人公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談話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主動談談自己對春天的理解和看法。許多學生會從分析春天的景色入手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春天是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隨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在“我仿佛看到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這一句話中,作者為什么要用“多姿多彩”這個詞語來形容盲童的內心世界呢?你們覺得合適嗎?這時候,學生便會主動思考,回答:“雖然安靜的眼睛失明了,但她仍愿意打開心靈的窗戶去感受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她的內心里裝著春天的美好?!痹谶@一過程中,學生也能學會挖掘文章的重點語句,對其進行深入理解,提高閱讀技巧的同時,也提高了思維品質,提升了閱讀素養(yǎng)。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基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鍛煉思維品質,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機會。
五、基于寫作和口語訓練,增強學生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寫作技巧,能夠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和他人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這不僅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學生思維水平的重要標志。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已然成為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的問題。但是,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種較為復雜的思維過程,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思維技巧。作為教師,我們應基于語文教學內容,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寫作和口語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課時,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感受潑水節(jié)熱烈祥和的氣氛,體會潑水節(jié)的難忘。這時候,教師便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相關圖片和視頻,引導學生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結合課文對當時快樂的場面進行想象,并且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這不僅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品質。隨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他們自主研讀或是小組合作探究,體會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傣族人民的喜悅心情的,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由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在思考過程中學習一定寫作技巧,也能發(fā)揮自身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自身的思維品質,全面發(fā)展。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基于寫作和口語教學,有效使學生掌握學習技巧,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品質,促使學生語文思維不斷發(fā)展。
六、結語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重視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策略,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滿足學生多方面學習需求的同時,給予學生更為豐富的學習體驗,促使他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不斷活躍思維,提高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思維品質的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吳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J].江蘇教育,2001(10):25-26.
[2]格日吉.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J].內蒙古教育,2012(0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