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麗
摘 要:一部圖書想要最終與讀者見面,需要經過作者的辛勤勞動、出版社編輯和總編的艱苦工作,歷經層層工序、重重考驗,方可順利呈現在讀者面前。先不論圖書的經濟效益如何,圖書中最忌諱出現錯別字、錯誤用語、敏感語句等,只有加強了圖書編前審讀工作,才能確保圖書在出版及發(fā)行中暢通無阻、吸引更多受眾群體。這樣來看,圖書的編前審讀工作至關重要。鑒于此,我們針對圖書的編前審讀工作進行深入探究,提出個人觀點和想法,以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圖書;編前審讀;工作思考
中圖分類號:G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1-0-02
圖書編前工作是繁重的,是不容易的,圖書審讀成效直接關乎圖書整體質量,一個小瑕疵、小毛病,都有可能將圖書拉入萬丈深淵,這也是它存在的最大價值和意義。正是由于圖書審讀的重要性,才需要在這上面花費較多心力和精力。當然,新時期、新環(huán)境下,對于圖書編前審讀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也由此引申出了本次的主題研究。
一、圖書編前審讀的重要意義
(一)可更好地貫徹黨的出版方針、政策
圖書的出版具有突出的社會服務特質,因此,圖書的內容需要把控和了解,才能在政治層面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突出的更正、規(guī)范有助于讀者真正了解黨的方針與政策,才可以更配合黨的方針、政策來辦事、做人。除此之外,不同類型的圖書可為黨的方針、政策分擔重任,而審讀則成為了確保這些圖書內容符合標準與要求的利器。以黨政刊物而言,有較強的教育意義,也可以發(fā)人深省,如果沒有編前審計的干預,很可能造成刊物質量得不到保障,且內容的錯誤率、敏感度將大大提升,那么,人民與大眾則會輕易受到負面、消極內容的影響,不利于社會安定、和諧,由此可見,編前審計的重要性。從宏觀層面而言,編前審讀具備貫徹黨的出版方針、政策的重要意義,是連接黨與人民群眾的較好“橋梁”,這是毋庸置疑的,有由此奠定了其地位與價值。
(二)可檢查選題計劃的制定和執(zhí)行情況
選題計劃是調控書刊出版的主要依據,每個出版社每年都會制定選題計劃,然后上報機關單位進行批準,可以這樣理解,選題計劃關乎圖書出版社一年的計劃和發(fā)展方向。圖書的出版與否,是與其內容是否合乎規(guī)定相關的,符合規(guī)定的可出版和發(fā)行,如果不符合規(guī)定的則退回申請、不予批準。當然,在選題計劃實施過程中,也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而出現調整計劃的現象,如遷就部分讀者需求去改書名、該內容等,很容易造成禁書的出版泛濫。面對這種狀況,只有審讀出版的圖書才能發(fā)現,才可制定和執(zhí)行選題計劃提出的新要求,便于檢驗工作的順利、精準的進行。
(三)有助于提高編輯的政治、業(yè)務水平
圖書質量的高低往往取決于編輯的個人寫作水平,以往圖書只要好看、吸引人,則可將作者納入“好作者”的行列,但是,這種評判標準在隨著時代、社會變化而發(fā)生著變化。在編前深度工作的出現及持續(xù)推進下,更多的作者意識到了編寫過程中的政治角度、政治問題、業(yè)務水平,只有充分符合黨的精神、人民群眾的正能量口味,才能進一步提升突出的價值與質量,這是新時期衡量圖書質量的最新標準,也使得更多作者為了提升圖書競爭力而加強了自身約束、管理,也竭盡可能地加強了自身建設,促進了圖書行業(yè)的發(fā)展。雖然作者編寫圖書過程中難免出錯,但是提高警惕和重視程度,還是有著積極作用與影響的,這得益于編前深讀工作的持續(xù)化發(fā)展。
二、圖書的編前審讀工作現狀分析
“堅持正確導向,弘揚社會正氣”是出版社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出版社最需要遵循的根本性政治原則。當下,我國出版社在面臨激烈競爭的同時,也在面臨深刻改革,可謂關鍵的轉折期,不只是國內,甚至國際上的環(huán)境也在變換,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形勢復雜化等等,這些促進了西方文化的滲透,使得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趨于多元化,人們的思想正在發(fā)生轉變,如何將圖書編寫的吸引讀者、實現喜聞樂見,并打造與突出圖書的個性及特點,成為出版社的重要目標與重要導向,這是當前圖書行業(yè)的重要使命和重要任務。這對于社會輿論把控與導向均有著重要意義,對此必須要保持頭腦清醒,并對其有正確及深刻的認知,才能第一時間抓住時代機遇、做出正確抉擇。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圖書行業(yè)競爭愈發(fā)激烈和殘酷,更是加強了在圖書編前的審讀工作,為圖書質量的提升帶去保障,較大程度規(guī)范了圖書市場,也避免了不良圖書的泛濫,可謂圖書編前審讀工作帶來的積極影響。就在各個出版社保持著熱情與激情投身圖書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圖書的編前審讀工作中產生了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在愈加凸顯,已經嚴重干擾到了圖書行業(yè)的發(fā)展,也進一步威脅到了圖書整體質量,那么這樣的隱患無疑需要迫切解決。
這些問題主要體現為三方面;忽視編前審讀、忽視對政治內容的審讀、審讀隊伍質量的層次不齊。這三類問題是在調研突出出版行業(yè)現狀后歸納與總結出來的,主要聚焦在編前審讀工作階段中。面對這樣的狀況,出版社領導必須要重視并組織精英干部去討論,從而制定與推出新的解決方案和計劃,確保這些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從而增強圖書質量與吸引力。
三、圖書的編前審讀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面對圖書編寫審讀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追溯問題源頭,從而采取多種措施,全方面地改善現狀及解決問題,以下是總結與歸納的建議,具體如下:
(一)建立和加強圖書的編前審讀工作
相對于編后審讀來說,編前審讀工作更為合理、有效、及時,其作用和功能遠超編后審讀,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除此之外,編前審讀還可進一步節(jié)省成本與積蓄實力,有助于出版社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面對忽視編前審讀的問題,各個出版社要積極地加快、加大改革,重新審視與認知編前審讀工作的內涵、本質及其重要性,進而增加對編前審讀工作的重視程度,并加大投入與支持力度,為此付出人力、物力、財力,全方面重視和推行起來。具體的是在責任編輯審讀過后,再審讀一遍,增加了一道審讀工序,將圖書審讀工作落實的全面且嚴苛,確保審讀工作過后,圖書再無漏洞與瑕疵,最終整體提升圖書質量和可靠性。另外,還應從各級重點圖書和高校的各類教材開始入手,在審讀過程中,可邀約專業(yè)的老編來共同完成審讀工作,他們的工作經驗較多、工作更為熟練,新編可從中積累經驗與技巧,實現“以老帶新”,從而將審讀工作水平上升一個新臺階。實踐表明,這種辦法是有積極作用的,可確保圖書質量符合檢查標準,檢查合格概率可大幅度提升,在各級評獎中獲獎的圖書也大多為編前審讀的圖書,由此可見,建立和加強圖書的編前審讀工作是有必要的。當然,在加大與加強編前審讀工作進程中,還需挖掘編前審讀的深層含義、目的及價值,才能竭力發(fā)揮與體現審讀的真正作用,這樣一來,編前審讀工作才能合理、順利的展開,不必要的損失才能避免和躲避。
(二)落實全方位審讀,確保圖書選題質量、內容質量和編校質量
對圖書的政治傾向、政治問題進行審讀至關重要,這是圖書發(fā)行的原則和底線,更是編前審讀過程中最重要的考察內容,負面與富有煽動性的內容是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與出版原則的,可在社會與人群中發(fā)揮負面影響和作用,這是不允許產生的,由此也成為編前審讀人員最應引起關注和注意的內容,因此,要真正的將圖書的政治內容審讀重視起來,從而與黨和國家站在一起,加強對圖書政治方面的審查,及時標注與剔除敏感字眼、負面的煽動言論,還要將嚴重存在此問題的圖書退回進行整體調整和訂正,確保為人民大眾呈現正能量的圖書信息。宏觀層面來講,對圖書政治內容的認真審讀,可維護社會安定與國家安全,可提升人民大眾思想覺悟和意識,是有重要意義在的。微觀層面來說,可讓人們汲取圖書中的“營養(yǎng)”,從而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個人修養(yǎng)與內在品質,可朝著建設精神方向邁進一步,有著現實價值和功效。除此之外,審讀人員還需從全局出發(fā),認真考究圖書選題的合理性、內容質量的達標性、編寫有序性,確保圖書題質量、內容質量和編校質量得到切實保障。不僅如此,還要審讀封面、前沿、目錄等細節(jié)內容,確保其文詞一致、內容相符,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圖書的整體質量。
(三)將審讀工作與審讀人員培訓有機結合起來
在圖書行業(yè)發(fā)展新視域下,審讀人員也需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從而順應社會發(fā)展趨勢和市場發(fā)展趨勢。相關出版單位要積極針對審讀人員的能力、素養(yǎng)落實各項培訓,并與審讀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確保培訓有現實意義,從而滿足審讀工作真正需求。培訓前,可以邀請老編來擔任培訓導師,也可邀約外界優(yōu)秀編輯來擔任培訓師,實現“以老帶新”“以優(yōu)帶差”,從而促進審讀人員隊伍全面進步與發(fā)展。培訓后要積極展開考核,以此來確保審讀工作人員真正受益,也以此渠道和辦法來精準了解與掌握審讀工作人員的業(yè)務水平、素質與道德水平,從而為圖書質量的不斷提升提供堅實的后盾支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圖書進行編前審讀工作有其價值和意義,是市場發(fā)展與社會需求共同呈現的結果。為了提高圖書質量,出版社應當提高對審讀工作的重視程度,并結合發(fā)展目標、審讀要求、讀者興趣制定與落實各項提升深度水平的措施,確保深度工作更具有效性。此階段中,切勿忽視審讀工作人員的培養(yǎng)問題,為審讀工作人員提供各種鍛煉與學習的機會,從而助力出版社實現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巧巧.淺談如何做好圖書的編前審讀工作[J].科技傳播,2020,12(5):65-67.
[2]任肖琳.淺論增強學習意識對做好審讀工作的重要性[J].傳播與版權,2019(12):52-54.
[3]丘平.圖書審讀報告規(guī)范化撰寫的若干思考——以《廣西白蟻》審讀報告為例[J].視聽,2019(9):248-249.
[4]孫冬梅.淺談審讀翻譯類圖書時編輯需要具備的研究求證精神[J].出版參考,2019(7):7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