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慧
摘 要: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呈現(xiàn)爆炸式增長,而根據(jù)新聞標題選擇新聞信息已經(jīng)逐漸成為受眾的一種習慣。微信新聞作為一種網(wǎng)絡新聞模式,具有隨時隨地可讀,可以轉發(fā)的便捷特點已經(jīng)成為一種流行的傳播方式,新聞標題結構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因此,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進行創(chuàng)新尤為必要,新穎且有吸引力的標題很容易打造出新聞“爆款”,反之,新聞也會隨之失去光彩,點擊量和傳播效果都會大打折扣。本文主要從微信公眾號文章標題的編輯入手,探討分析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的創(chuàng)新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2-00-02
與微博有所不同,微信公眾號不用擔心所發(fā)布的新聞消息會被海量的信息淹沒,但是由于微信公眾號的準入門檻比較低,訂閱號的類型也比較雜,在這種情況下,不能保證新聞消息能夠被受眾及時的讀取,為了更好的提升微信公眾號的點擊量,微信公眾號還需要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而對于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標題相當于敲門磚——敲開讀者心房的磚。得標題者,得閱讀量,得微信公眾號讀者的芳心。為此,微信公眾號就要尤其注意標題創(chuàng)新問題,緊緊抓住讀者的吸引力。
一、結合時代發(fā)展,適應引用網(wǎng)絡詞匯(蹭熱點+名人效應)
微信公眾號的受眾人群大多比較年輕化,對于網(wǎng)絡用語的敏感性會比較高,為此,在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上可以適當?shù)匾镁W(wǎng)絡詞匯,從而更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網(wǎng)絡詞匯是結合當前的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而衍生出來的比較形象、又能具體表現(xiàn)事物含義的新詞。比如,近幾年比較流行的“扎心” “佛系” “吃土” “為你打call” “生病ICU” “帶貨”等等。微信公眾號在進行標題編輯時,融入網(wǎng)絡詞匯不僅可以有效吸引受眾的關注度,而且還可以加深受眾對新聞內容的印象。2020年4月7日上午,《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的《“小朱配琦”首度在線“營業(yè)”,為湖北帶貨超4000萬元!》,帶貨是指利用名人效應來進一步帶動商品的銷售,這則新聞內容是2020年4月6日晚央視新聞主持朱廣權和李佳琦同框,帶來“謝謝你為湖北拼單”公益直播,從而加快湖北的經(jīng)濟復蘇,利用“帶貨”一詞,不僅向受眾傳遞了新聞內容的主題,同時,還加大了新聞信息的影響力。如今網(wǎng)絡購物直播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新型的銷售途徑,結合當下熱門網(wǎng)絡詞匯來編輯微信公眾號標題,可以有效拉進與受眾之間的距離,進而有效提升微信公眾號的傳播。微信公眾號作為新媒體傳播的一種形式,其發(fā)展必然要和互聯(lián)網(wǎng)息息相關,為此,在新聞標題的編輯上必然要和網(wǎng)絡密切相聯(lián),充分利用網(wǎng)絡熱詞,才能有效提升微信公眾號的點擊量,進而有效提升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
二、有效設置懸念,激發(fā)受眾的興趣
傳統(tǒng)新聞基本上都是文字內容,而標題基本上是對內容的概括和總結。微信公眾號采用的是“文字+圖片”的方式。為了使受眾增加對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度,可以采用設置懸念的標題編輯方式。概括式的標題內容往往會使得人們在閱讀完標題之后,對文章內容失去興趣,而懸念式的標題更容易激發(fā)人的閱讀興趣。例如,3月11日,荊門晚報微信公眾號的推文《荊門人健康碼又變灰了?權威回復來了!》,在這篇推文標題就采用了設置懸念的方式。疫情期間,湖北省的健康碼一直都是人們高度重視的話題,而題目中提到了人們對健康碼變灰的疑問。利用健康碼變灰這種疑問,人們會思考健康碼為什么會變灰?健康碼怎么重新變綠?持有健康碼如何在全市范圍內通行?第二個懸念是湖北健康碼在哪幾個省市能互相承認,湖北人持有健康碼到外省是否還要隔離?懸念式的標題有效激發(fā)了人的興趣,會使人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閱讀意向,這樣推文就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在微信公眾號題目編輯過程中要善于應用懸念式的標題方式,普通的概括式或者陳述式的標題形式難以激發(fā)人的關注度的,而疑問句的方式可以讓人在閱讀題目的同時進行思考,從而有效提升受眾的興趣,進而提升微信公眾號的點擊量。
三、利用標點符號,強化情感色彩
在傳統(tǒng)新聞標題中標點符號出現(xiàn)的概率是非常小的,但微信公眾號新聞題目則有所不同,往往標點符號更能突出文章的情感色彩,加深受眾人群的關注度。而且通過標號符號,受眾可以判斷新聞的性質,從而判斷該新聞是否在自身關注范圍內容。例如,荊門晚報微信公眾號的標題最前端,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一符號,在這一符號中經(jīng)常會注明【關注】、【薦讀】、【提醒】等內容,以此來吸引受眾的關注。
除了使用【】這個符號外,在微信公眾號題目編輯中@、引號、問號、省略號、感嘆號的應用也是非常高的。符號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文章的情感色彩,從而有效提升受眾的關注。2019年11月25日,荊門晚報微信公眾號推送過這樣一篇文章《冷??!荊門下雪了!》,在這個標題中一連使用了3個感嘆號,進而有效提升了受眾的關注度。標點符號的合理利用能夠起到一定的誘導作用,進而增加受眾對于新聞內容的關注度,為此,微信公眾號在進行題目編輯時要合理利用標點符號,充分發(fā)揮標點符號的作用,進而有效提升微信公眾號的閱讀量。
四、注重新聞標題的接近性
衡量新聞信息是否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取決于受眾的接受程度,為此,新聞信息要盡量生活化、通俗化,便于受眾理解新聞內容。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的編輯也是如此,微信公眾號只有充分切合受眾的心理,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曾發(fā)布過這樣一篇推文《姑娘網(wǎng)貸3萬割雙眼皮,結果……最后竟騙來1800萬》,網(wǎng)貸、割雙眼皮這樣的行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在標題中采用這樣的字眼能夠進一步拉進和讀者之間的距離,題目用通俗的方式揭示了網(wǎng)貸的后果。盡管我國在不斷加強金融監(jiān)管力度,但是仍有一些人為了物質需求而不斷采用不法行為,最終造成害人害己的結果。同時,3萬和1800萬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們認識到網(wǎng)貸的巨大危害,從而遠離網(wǎng)貸。此外,題目的接近性還包括標題的情感化,例如,微信公眾號“有書”發(fā)布過這樣一篇推文“婚姻中,要允許女人強勢,男人軟弱”,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家庭中,女性的地位都是逐漸上升,通過這一文章也讓人們能夠正確認識女性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新聞標題的接近性越強,越容易引發(fā)受眾的情感共鳴,從而有效提升微信公眾號的媒體影響力。
五、注重多元敘事方法的應用
從傳統(tǒng)新聞標題來看,傳統(tǒng)的新聞標題都比較單一。在新媒體時代,如果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仍采用單一的方式,則很難吸引受眾的關注,為此,新聞標題要注重多元化的敘事方式,可以提升題目的故事性,從而有效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例如,荊門晚報微信公眾號曾推文《女子婚前崩潰:“查了男友征信,我選擇分手!”網(wǎng)友留言全是血淚史》,在這個題目中所涉及的征信問題看似比較夸張,但是也說明個人征信的嚴重性,個人征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人品和資產(chǎn)情況,如今很多人都認為婚前有必要查個人征信,從而更好的保障自身利益。由此可見,微信公眾號的標題不僅要能夠激發(fā)受眾的關注度,同時,還應該注意利用微信公眾號標題來引導更多人進行思考。微信公眾號在題目編輯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多元敘事方法的應用,從而有效提升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
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信息傳播,不僅在傳播方式與傳統(tǒng)媒體存在較大的差異,而且公眾號新聞更加重視內容的趣味性和故事性,這樣才可以在眾多的新聞消息中提升關注度,為此,微信公眾號就需要從新聞標題入手,利用標題來吸引受眾的關注,進而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參考文獻:
[1]徐超夏.基于媒體類微信公眾號的新聞標題研究[J].新聞世界, 2015(8):216-217.
[2]郭歡葉,馮陽.淺談黨報微信公眾號新聞報道標題撰寫藝術[J].采寫編,2018,157(2):47-49.
[3]夏臨.淺談媒體微信公眾號新聞議題選擇和標題制作原則[J].采寫編,2017(00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