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靈 楊柳清 李 亮 衡先培 吳韋賢 林 偉
1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福建省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福建 福州 350001
2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福建省人民醫(yī)院)超聲科,福建 福州 350001
3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福建省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福建 福州 3500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除酒精和其他明確損傷肝因素所致的肝細胞內(nèi)脂肪過度沉積為主要臨床病理特征,與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性密切相關(guān)的獲得性代謝應激性肝損傷的進展性疾病統(tǒng)稱,其包含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由其發(fā)展來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等[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NAFLD 患病率逐年上升,盡管NAFLD主要根據(jù)肝內(nèi)的病理改變來定義,但肝外伴發(fā)疾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是影響其預后的最重要因素,多項研究均提示脂肪肝與心血管病存在密切關(guān)系[1-3],但目前國內(nèi)仍缺乏脂肪肝中脂肪定量與冠心病嚴重程度的相關(guān)研究。為尋求簡便、經(jīng)濟且相對無創(chuàng)的手段評估二者的關(guān)系,本研究以超聲定量檢測NAFLD 患者肝臟脂肪含量(liver fat content,LFC),以Gensini 評分評估冠狀動脈狹窄(coronary artery stenosis,CAS)程度,旨在探討NAFLD患者LFC 與CAS 及其病變程度的關(guān)系,以提高NAFLD患者心血管病預防和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12 月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福建省人民醫(yī)院)收治353 例冠心病且同時行冠狀動脈造影術(shù)及經(jīng)腹部肝臟超聲檢查的患者,根據(jù)肝臟超聲脂肪定量檢查結(jié)果,將患者分為無NAFLD 組(LFC <9.15%,n =137);NAFLD 組(LFC >9.15%,n =216)。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心臟疾病如心臟瓣膜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2)長期大量飲酒者(男性:乙醇量>40 g/d;女性:>25 g/d)或2 周內(nèi)乙醇量>80g/d,或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全胃腸外營養(yǎng)、肝豆狀核變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導致脂肪肝的特定疾?。唬?)合并其他臟器嚴重疾病如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腦血管疾病、活動性炎性反應、免疫系統(tǒng)疾病、造血系統(tǒng)疾病患者、結(jié)締組織病、遺傳和先天性代謝性疾病者等;(4)既往有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shù)史。
所有患者入院時詳細采集病史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是否有吸煙史、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并計算體質(zhì)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并行肝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檢測LFC評價脂肪肝程度。于入院后第2 天檢測相關(guān)血液學指標,入院第3 天內(nèi)行冠狀動脈造影,以Gensini 積分評價冠狀動脈狹窄程度。
(1)診斷標準NAFLD 診斷標準參照2018 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診斷標準[2]。高血壓病診斷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 年修訂版)》[3]。糖尿病診斷標準參照《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4]。
(2)冠狀動脈Gensini 評分標準,由2 名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師對患者行規(guī)范冠脈造影術(shù)。運用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制定的冠狀動脈血管分段評價標準及Gensini 積分來評判CAS 程度[5]。應用Gensini 積分法對CAS 患者的冠狀動脈病變程度進行定量分析:狹窄<25%計1 分;狹窄25%~50%計2 分;狹窄51%~75%計4 分;狹窄76%~90%計8 分;狹窄91%~99%計16 分;狹窄>99%計32 分。不同節(jié)段冠狀動脈乘以相應系數(shù):左主干病變×5;左前降支近段×2.5,中段×1.5,遠段×1;第一對角支×1;第二對角支×0.5;左旋支近段×2.5,中段×1.5,遠段和后降支均×1,后側(cè)支×0.5;右冠狀動脈近、中、遠段和后降支均×1。以上積分求和,計算出每位患者的Gensini 總積分。由兩位心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評估,計算均值。界定冠狀動脈病變Gensini 評分>0 分為CAS。根據(jù)Gensini 評分標準將NAFLD 組患者分為CAS 亞組和無CAS 亞組。
(3)超聲脂肪定量檢查方法及診斷標準,采用日本NemioMX 彩色超聲診斷儀,腹部凸陣探頭3.5~5.0 MHz。固定超聲儀器時間補償增益,測量深度設(shè)置為15 cm。圖像增益設(shè)定在可以清楚的顯示肝區(qū)回聲的水平。取患者平臥位,獲取肝右葉肋間隙超聲圖像和肝右腎矢狀面超聲圖像。檢查完畢后,應用HIH image 1.410 軟件分析超聲圖像,計算肝腎回聲強度比值和肝衰減系數(shù)等,最后得出LFC[6]。以LFC 超過9.15%為NAFLD 診斷標準。
(4)用日立76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空腹血 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PG)、 糖 化 血 紅 蛋 白(HbA1c)、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 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 C)、尿酸(uricacid,UA)、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anine aminotransa-minase,ALT)、 天 冬 氨 酸 氨 基 轉(zhuǎn) 移 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使用E170 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測定血清空腹胰島素(fasting insulin,F(xiàn)INS)水平,并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FPG(mmol/L)×FINS(μU /L)]/22.5。
18 kg/m2<BMI<24 kg/m2定義為體重正常,24 kg/m2≤ BMI <28 kg/m2定義為超重,BMI ≥28 kg/m2定義為肥胖。實驗室指標中ALT 正常值為0~40 U/L,AST 正常值為0~40 U/L,TC 正常值為2.3~5.2 mmol/L,TG 正常值為0.4~1.8 mmol/L,HDL 正常值為1.29~1.55 mmol/L,LDL正常值為2.7~3.1 mmol/L,F(xiàn)PG 正常值為3.9~6.0 mmol/L,F(xiàn)INS 正常值為1.9~23.0 mIU/ml。
應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guān)性采用Pearson相關(guān)分析;NAFLD 患者發(fā)生CAS 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當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吸煙者所占比例、飲酒者所占比例及實驗室指標HDL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NAFLD 組患者BMI、高血壓所占比例及糖尿病所占比例及均高于無NAFLD 組患者;實驗室指標中TC、TG、LDL、FPG、FINS、HOMA-IR、LFC、ALT、AST 均高于無NAFLD 組患者;CAS 患者所占比例高于無NAFLD組;Gensini 評分高于無NAFLD 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CAS 亞組患者BMI、高血壓所占比例、糖尿病所占比例及吸煙者所占比例均高于無CAS 亞組患者;實驗室指標中TC、TG、HDL、FPG、FINS、HOMA-IR、LFC 均高于無CAS 亞組患者;Gensini 評分高于無CAS 亞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將高血壓病、糖尿病、吸煙、BMI、TG、LDL、HDL、HOMA-IR、LFC 和FPG 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高血壓、糖尿病、吸煙、BMI、TG、HOMAIR、LFC 是NAFLD 患者發(fā)生CAS 的獨立危險因素(P< 0. 05,表3)。
NAFLD 患者根據(jù)LFC 分級,72 例LFC <14.2%、72 例LFC14.3%~20.3%和72 例LFC >20.4%,Pearson 相關(guān)性分析顯示,LFC >20.4%與血清HOMA-IR 和Gensini具有相關(guān)性(P<0. 05,表4)。
NAFLD 患病率占總?cè)丝诘?25%~45%[6-7],在糖尿病及肥胖等人群中更高,本研究中冠心病行冠脈造影患者中NAFLD 患病率達61.2%。NAFLD 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于普通人群,嚴重威脅人類健康。NAFLD 早診斷對于患者的治療至關(guān)重要,但目前國內(nèi)仍缺乏脂肪肝脂肪定量與心血管病關(guān)系的相關(guān)研究。夏明鋒等[6]建立的超聲無創(chuàng)肝臟脂肪定量檢測方法可利用普通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測,能夠反映脂肪肝嚴重程度,相比其他方法更為簡便、經(jīng)濟且無輻射。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及實驗室指標比較
表2 兩亞組患者臨床資料及實驗室指標比較
表3 NAFLD 患者發(fā)生CAS 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表4 NAFLD 患者不同LFC 分級下HOMA-IR 與Gensini 評分相關(guān)性
文獻中性別、年齡、飲食習慣、生活方式被證實是NAFLD 易感因素[8]。本研究中NAFLD 組與無NAFLD組男性、年齡、吸煙、飲酒所占人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赡茉蚴巧鲜鲅芯渴腔谝话闳巳?,而本研究入組冠心病人群年齡較大,平均年齡>60 歲,隨著年齡增長可引起內(nèi)分泌功能紊亂,性激素水平下降,影響脂肪代謝,運動量減少,更易出現(xiàn)肝臟脂肪沉積,因此NAFLD 患病率也高于普通人群,但人口統(tǒng)計學指標及生活方式未體現(xiàn)統(tǒng)計學差異,恰好可排除其對研究干擾。其次,代謝綜合征組分方面,既往有研究顯示NAFLD患者中有60%~80%肥胖人群,66%~85%有胰島素抵抗及18%~33%的糖耐量減低或2 型糖尿病[7-9]。與以往文獻相同的是,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NAFLD 組患者BMI、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及胰島素抵抗患病率均高于無NAFLD 組患者。NAFLD 除肝臟的臨床表現(xiàn)外,會增加心血管及代謝風險,NAFLD 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疾病風險比普通人群增加2 倍[1,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NAFLD 患者ALT、AST、CAS 患病率、Genisi 評分均高于無NAFLD組患者,說明NAFLD 患者不僅肝損傷加重,而且冠狀動脈病變加重,與文獻Treeprasertsuk 等[8]報道一致。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高血壓、糖尿病、吸煙、BMI、TG、HOMA-IR、LFC 是NAFLD 患者發(fā)生CAS 的獨立危險因素,與Tavakoli 等[9]冠心病一般危險因素類似。多項循證研究認為脂肪肝與吸煙關(guān)系不明顯,本研究也顯示吸煙在兩組患者中所占比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CAS 亞組患者吸煙者所占比例均高于無CAS 亞組患者,而且吸煙是NAFLD 發(fā)生CAS 的獨立危險因素,可見吸煙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損害作用顯著。而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這些危險因素導致CAS 機制可能為通過內(nèi)皮功能障礙、平滑肌細胞增生肥大、血管炎性反應、高凝狀態(tài)、內(nèi)膜脂質(zhì)堆積纖維化等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出現(xiàn)心血管病變[10-12]。目前LFC 是否為CAS 的危險因素仍存在爭議,Treeprasertsuk 等[8]指出LFC 可能還不能預測冠心病的發(fā)生及病變程度,亦有研究表明LFC 是NAFLD 患者發(fā)生CAS 的獨立危險因素[13],本文研究結(jié)果與后者相同。其機制可能與脂代謝異常有關(guān)[14],TG 在肝臟的積聚是NAFLD 肝細胞變性的主要原因,TG 升高可帶動TC 升高,則可形成混合型高脂血癥,TC和LDL-C 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以血管損傷為主。因此,NAFLD 患者的高LFC 及脂代謝異常參與心血管病發(fā)生發(fā)展,這與本研究結(jié)果FLC 是NAFLD 患者發(fā)生CAS 的獨立危險因素相一致。
冠狀動脈硬化與NAFLD 具有共同的高危因素,其中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紊亂、肥胖作為代謝綜合征組分不僅是NAFLD 也是心血管病傳統(tǒng)高風險因素,可見NAFLD 與心血管病的關(guān)系密切。既往研究認為NAFLD介入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主要原因是兩者有共同的病理學基礎(chǔ)即胰島素抵抗[15]。而本研究也提示NAFLD組HOMA-IR 高于無NAFLD 組,HOMA-IR 又是NAFLD合并CAS 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為了進一步了解胰島素抵抗在NAFLD 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故采用國際公認的Gensini 評分評估研究對象CAS 嚴重程度,以LFC 三分位分組后,發(fā)現(xiàn)HOMA-IR 是NAFLD 發(fā)生CAS 的獨立危險因素,并且與LFC、冠脈病變程度呈正相關(guān)。本研究提示HOMA-IR 是NAFLD、代謝綜合征及相關(guān)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礎(chǔ),可能參與NAFLD、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綜上所述,NAFLD 通過多種途徑促及方式進動脈粥樣硬化特別是冠心病,而冠心病是心腦血管病的主要疾病部分,因此早期診斷并治療NAFLD 對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總之,NAFLD 比冠心病發(fā)生更早,且二者有密切聯(lián)系。NAFLD 患者應常規(guī)行肝臟脂肪定量檢測,有利于對其早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監(jiān)測和及時干預。